浅议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时间:2022-04-15 02:40:45

浅议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使课堂最有效呢?下面是我对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一、备课要充分

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备课充分很关键。在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备课要做到“八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案,备教法、学法,备教学器材,备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备习题。教师应该认真学习英语的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用创新的思维和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教师要全面的理解所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从而分层次英语教学。

二、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1.教师必须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同时,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它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英语课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教师讲授需把握分寸

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应恰当的讲。蜻蜓点水或过深过透地讲都无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思维锻炼。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恰当的讲,还要注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根据维果茨基的学习潜力理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他们的年龄与心理力量所许可”,即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强调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英语课应该精讲、多说、多练。

3.精炼课堂的提问艺术

人们常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问一些不带思考性的简单问题,和一些带有暗示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会使学生厌倦,影响学习效果。问题难易适度并具有启发性,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

4.探究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但是,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学生们分组围坐在一起,教师宣布讨论开始,教室里马上是一片嗡嗡声,谁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干什么。有的小组则分工和意图都不明确,学生不知所措;还有的学生就自个儿在玩……几分钟后,小组汇报。这样的合作有效吗? 无效!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1)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2)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3)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5.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英语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因此,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课后尽心辅导

辅导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课堂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对于人数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成绩两极分化的班级,课下对学生进行辅导就显得更为重要。辅导要有针对性,辅导的方法应因人而异,做到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培优扶差。教师课下对学生的辅导,是教师有责任心、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技巧相结合的艺术表现。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英语,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面对“世界第一高楼”热议有关部门为何“态度... 下一篇:事无不可对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