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时间:2022-04-15 12:42:29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片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平均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以及24h血压变异率中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得到了明显降低;治疗前后6个月,患者的患者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EF)等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片;临床疗效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症的最主要危险因素[1]。一旦患上高血压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高血压患者数量有明显上升的趋势[2]。因此,采用积极有效的降压措施对患者病情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分布39~78岁,平均年龄62.4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病程7.8年。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4]:排除患有心脏瓣膜病、继发高血压恶性肿瘤以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对降压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排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

1.2方法 ①2.4mg物苯磺酸氨氯地平(上海泸源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编号H20100182),温水口服,2次/d,分早晚服用;12.0mg氢氯噻嗪(上海泸源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编号H2009722),2次/d,温水口服,分早晚服用,以4w为1个疗程。②对患者服药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严格记录患者服用前后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以及24h血压变异率等情况。③之后,所有患者均持续服药半年,对患者服药前后进行心脏彩超的复查,详细记录患者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EF)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进行。同时,记录服药期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情况。④所有患者服药期间均不可服用其他降压药,影响研究结果。

1.3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 SPSS16.O 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χ2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用药前后患者的各项测定指标数据以x±s表示。P

2结果

2.1患者服药2个疗程后血压结果分析 见表1。

由表中数据可知,治疗后患者平均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以及24h血压变异率中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得到了明显降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前后6个月,患者心脏结构以及心功能改变情况 见表2。

由表2中数据可知,治疗前后6个月,患者的患者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EF)等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但是该病的治愈率却较低,是临床上影响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上讨论的重点。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临床上加大了对高血压治疗方法的研究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平均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以及24h血压变异率中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得到了明显降低;治疗前后6个月,患者的患者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等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综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柯元南,黄竣,诸俊仁,等.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片剂对单药控制不良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9):794-799.

[2]常淑玲,李菲,任珊,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性高血压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12,21(16):1909-1910.

[3]姜红,柯元南.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中国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4(7):605-608.

[4]穆春苓,赵翠萍,侯洁宁,等.不同服药方法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有效性和平稳性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11):1010-1013.

上一篇: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门诊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实施... 下一篇:浅谈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