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价值观对独生代行为的影响及营销启示

时间:2022-04-14 09:43:48

文化价值观对独生代行为的影响及营销启示

摘 要:在对消费行为的研究中,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同世代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定位,这也会对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从文化价值观的五个维度的分析入手,介绍了中国独生代的文化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对于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后总结出营销启示。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独生代;消费行为;个性营销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38-01

1 问题提出

从1979年开始算起,我国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已经有30年了,独生子女家庭已经是中国家庭的最主要生存模式,且主要存在于城市。独生代生活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生活环境的不同,使他们的消费行为上跟父母一代有了明显的不同。因此深入研究独生子女的消费行为,对未来中国的消费者行为研究非常重要。从文化价值观角度出发,研究文化价值观对于独生代的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世代”代表有一定共性的一类消费者群体,每个世代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定位。世论认为世代才是理解世代社会变迁和文化继承的关键,出生于同一世代的人经历过共同的社会、政治、历史和经济环境,因此会产生相似的观念和行为(Deli Hawkins,2000)。

卡尔•曼海姆教授1997年发表的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世代问题的经典之作。曼海姆教授认为世代是社会变迁的基础,没有世代就不会出现社会变迁。

德国消费者行为家海尔姆特•施丘特( Hellmut Schütte,1998) 作为第一个系统深入研究中国消费者行为的西方学者,首次研究了中国的消费者世代细分问题。由于当代中国消费者世代细分的标称不甚妥当,对世代细分仍然勾勒得不够细腻。因此,CMC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划分:1945年前出生的为社会主义信仰者一代;出生于1945到1960 年之间的为失落的一代;1960到1970年之间的为幸运的一代;1970到1980年之间的为转型的一代;1980年以后出生的就是独生代。

综上所述,从各世代消费者后天成长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出发进行分析,最终概括出各代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差异,这对营销来说就很有针对性。

3 研究分析

独生代子女出生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外部环境完全不同于父母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全球化、多元文化的熏陶下,独生代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审美要求,有了自己的特色。笔者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的五个维度来分析独生代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对于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影响。

3.1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作为中国社会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核心化,居住形式单元化、封闭化这些因素大大减少了他们向外交往的机会。作为4-2-1家庭的中心,他们生而孤单,没有兄弟姐妹,是众多长辈关注的焦点。他们更关心自己,习惯获取而非付出。

独生代是目前中国消费者中个人主义观念最为强烈的一代,西方文化价值观对他们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偏爱个性化消费,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在乎个人的享受和情感体验,喜欢彰显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并称之为“酷”。这与父母辈处事体现的集体主义有明显的不同。

3.2 不确定回避

他们的不确定回避水平在目前中国消费者中是最低的。他们充分利用电脑和网络,是完全数字的一代;他们吞吃着大量的资讯,是刷新的一代;他们乐于接受外来事物,是快餐的一代。他们是很多新产品(服务)的率先使用者,也往往是时尚潮流的引导者。他们习惯了超前消费,钱包里装着各种信用卡,并不担心还贷压力,被人称为“月光族”。这和父母辈高储蓄来应对不确定的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正做着我们在这般年龄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句话道出了多数父母的心声。

3.3 权力距离

独生代在权力距离维度上的表现水平也是目前中国消费者中最低的。独生代藐视传统文化中森严的等级、身份制度,他们讨厌长辈对他们的约束,渴望民主和自由。他们通过竞争来获取自己的职业岗位和社会地位,信奉知识改变命运,个人能闯出自己的天地。和父母辈生活在理想主义的时代不同,独生子女更加注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十分积极,喜欢简单的人际关系,绝大多数人没有太强的权力欲,愿意成为工具型人才,在具体的岗位上做具体的事。“有没有用”是他们判断知识的标准,“能否找到好工作”是他们选择专业的初衷。

3.4 男性化与女性化

独生代生下来就是家中唯一的宠儿,他们没有兄弟姐妹,是众多长辈关注的焦点。这意味着他们在家中从没试过跟别人抢东西吃、争衣服穿,他们基本上可以要什么有什么。而社会上,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自由、平等意识深入人心。男女平等思想的传播,使得重男轻女的思想越来越没市场。故在男性化与女性化这个维度上,他们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3.5 长期与短期导向

霍夫斯泰德将长期导向定义为:基于未来回报的美德的培养,尤其是坚韧和节俭。而短期导向是指与过去和现在相关的美德培养,尤其是尊重传统、爱“面子”和履行社会义务。长期与短期导向的维度表明了一个文化对传统的重视程度。在“时间导向”维度中,对祖先的崇拜是属于过去导向的。与权力距离维度不同的是,中国人在时间上的过去导向并未随时境的变迁而消失,大多数中国人仍然是过去导向的。

4 营销启示

4.1 品牌营销

独生代生活在一个产品过剩的环境,由于生活条件的另面视前一篇情况可加可不加不断改善,他们对于经济保障的强调逐渐减弱,而归属、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变得愈益重要。他们在消费方面更加讲求自身消费质量与总体生活品质的改善,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独生代主体消费意识的快速苏醒和膨胀。

而现代资讯的无孔不入使得独生代可以从各种宣传渠道中了解品牌的价值,他们是与土洋品牌共同成长的一代,他们喜欢品牌,但并不忠诚,常常在品牌之间换来换去,懂得用品牌彰显个性,对品牌和款式都有自己的见解。攀比的心理、面子的心理,也是独生代选择品牌消费的因素之一。

4.2 时尚营销

独生代追求时尚的表现是:乐于购买和拥有更多具有表象性、体现先人一步、与众不同的标志性物品。独生代在消费中对于价格因素敏感度的降低,显示了其“想买就买,喜欢就买”的消费特征,而对于时尚元素的追逐,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消费市场的结构。产品款式够新颖、外观够华丽、功能够独特,符合其一,独生代可以毫不犹豫地掏钱购买,淘汰掉手上的产品。独生代常常凭借自身的知识优先权向父母传递着消费一线的新信息,同时影响着父母和家庭的消费决策。

4.3 个性营销

他们偏爱个性化消费,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 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而在乎个人的享受和情感体验,追求个性彰显、与众不同。这就要求企业的产品要体现个性和主人翁的意识。个人消费主体意识的崛起,企业必须迎合这种趋势。“我选择,我喜欢”,安踏公司依靠这句话,吸引了无数喜欢个性主张的青少年的心,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企业成长为一家大公司。企业营销方案能否吸引独生代参与,不再一味孤立宣传产品好,有参与意识的营销才能成功。

4.4 网络营销

企业要利用网络这一快速成长的虚拟渠道。青年消费者习惯使用网络,企业网站可将企业信息或产品目录到网上,供青年消费者浏览使用,并透过网络搜集青年消费者名单,建立顾客的数据库资料,了解自己顾客的网络兴趣点,来展开针对性营销。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正从“单项传播”转变为“双项交流”。网络营销可以形成口碑效应,给企业带来大量的顾客。网络可以实现定制化服务,建立网上商铺,方便“宅男”“宅女”网上购物。

5 结论

针对独生代的营销,企业显然要有许多独特的地方。企业要强力地塑造品牌的个性化特点,同时要深入地挖掘独生代的生活形态,并将独生代生活中的元素和品牌的诉求结合起来,让企业的品牌形象有足够的张力。同时,企业要注意产品的多样化形式,开发出具有不同风格、形状、外观和色彩的产品,并要结合当前的流行趋势,才能更好地迎合他们的需求,抓住独生代的核心利益诉求点。企业还需要随时关注这部分群体的变化。对于独生代来说,只有不断变化且不背离他们的价值取向的品牌才是让他们能够继续追随的品牌。

参考文献

[1]黄升民等著.多种形态的中国城市家庭消费[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5.

[2]Karl Mannheim.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M]. Transation Publisher,1997.

[3]卢泰宏等著.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85.

[4]梁秋生.“四二一”结构一种特殊的社会、家庭和代际关系的混合体[J].人口学刊,2004,(2):61-65.

[5]卢泰宏等著.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12-315.

上一篇:游乐园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探讨 下一篇:基于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市场营销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