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狭义社会学视角浅析如何发现社会事实

时间:2022-04-14 08:13:58

从狭义社会学视角浅析如何发现社会事实

摘要:本文先对“社会事实”这一社会学重要概念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简要概括了郭大水老师狭义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最后以南开大学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为例从狭义社会学的视角对其入手分析,并用SPSS数据统计以及理想模型建构的方法说明如何发现社会事实。

关键词:狭义社会学 社会事实 狭义社会学视角

一、引言

“单一、侧面”的狭义社会学视角是由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的郭大水老师针对目前社会学界“综合、整体”的社会学视角提出的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视角,它为解决当今社会学研究进路上的多种困惑以及探讨社会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思路。本文基于对郭大水老师狭义社会学视角及研究方法的理解,结合对南开大学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浅析如何从现象中发现社会事实。

二、概念界定

“社会事实”一词是法国社会学的奠基者迪尔凯姆所使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这也是他为了社会学研究的需要而确定的学科研究对象。既然我们要发现社会事实,那么首先我们先要了解它的具体概念,明确什么是“社会事实”。但是对于社会事实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之间也存在着很多争议。亚历克斯。英克尔斯在《社会学是什么?对这门学科和职业的介绍》中指出,要了解一个学科,就先看看这个学科的创始人说了什么。那同样的,了解一个学术名词,我们也要看看它的创造者说了什么。基于这个观点,我们就来看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对社会事实的定义。

迪尔凯姆在书中指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通过迪尔凯姆对社会事实的界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事实具有的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社会事实具有外在性。定义中明确表示了它是一从外部“给予个人约束的”,结合迪尔凯姆在书中第一章对什么是社会事实的阐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会事实独立客观地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一经产生就不依赖于个体而存在。此外,概念中指出社会事实“给予个人以约束”和“具有其固有存在的”,这体现了强制性是社会事实的第二个特征。社会事实是一种个体必须服从的,带有强制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强加于个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社会事实的第三个特征则它的普遍性,正如概念中强调的“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也就是说,社会事实与其在个人身上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它普遍或广泛存在于一个社会之中。

三、何为狭义社会学视角

狭义社会学视角是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的郭大水老师,在为解决社会学学科规定性讨论中诸多困惑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具有“单一侧面”特殊性且具有历史根基的社会学视角。郭老师的狭义社会学认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对“社会的”理论自觉与方法揭示。所谓“单一侧面”的社会学视角中,“单一”是指社会学视角的唯一性或单面性,即无需借助“综合”来规定社会学的学科对象与性质;所谓“侧面”是指复杂现象中的“社会的”方面,这不是整体而仅仅是一个侧面。这种“单一侧面”的狭义社会学视角避免了“关系整体视角”等研究进路带来的诸多困惑(如:“关系整体视角”与内省式的社会学如何划清界限等等困惑,详见郭大水老师的《论单一侧面的社会学视角与视域——客服社会学对象讨论中七个困惑的新思路》),为解决社会学学科定位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明确了社会学这种“社会的”与经济学“经济的”、政治学“政治的”、心理学“心理的”等众多学科具有平等的学术地位。

郭大水老师的狭义社会学视角为在同一层次上讨论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将其解析为理论对象和经验对象。郭老师在其著作中指出,社会学的理论对象即可看成对“社会的”构成分析,这种“社会的”因素由三个相互关联的成分组成,一种是韦伯曾经指出的“指向第三方的”因素,一种是人类互动中意义产生的“情景定义”过程,还有一种就是相对典型的社会价值标准因素,即迪尔凯姆所谓的“社会事实”。此外,社会学的“经验对象”是对“社会的”侧面的识别分析,它以“标榜性”行为为标志,靠抽象思维把握“社会的”侧面观点,在社会行为方式“可选择”的基础上才得以识别出“社会的”意图。

在简要阐述完郭大水老师对社会学研究视角的规定性说明以及研究对象的贯通性说明,接着简要概括郭老师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上兼容性的论述,目前社会学的三种研究方式是社会统计分析模式、理想型模式和社会实验模式,不同的研究方法是可以叠加的,同时也应该是相互配合的,他们之间既有独立性又有兼容性,研究方法的选择要根据研究者的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者对方法的驾驭能力来适当选择,当然,研究方法本身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

四、如何提取社会事实

笔者从郭大水老师在狭义社会学课上做的橘子分析实验得到启发,想要从狭义社会学的视角,用社会统计分析和理想型模式建构的方法,了解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社会事实。随后我选取了南开大学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南开大学二食堂门口随机发放了80分调查问卷,有效回收问卷为80份。

问卷中包含消费结构、消费方消费来源等多方面问题,调查问卷附在论文最后,下面我来详细描述调查结果。

在问题4,除基本消费外,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的问题中,有28.8%的同学选择交通与通讯,有31.2%的同学选择购物,有7.5%的同学选择学习,有10%的同学选择交际情感,有1.2%的同学选择文体健身、有2.5%的同学选择了旅游,有5%的同学选择了其他。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除了基本的生活学习消费外,其他消费项目逐步增多。主要包括学习、休闲及娱乐、人际交往消费等几大方面。这种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反映出90后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渴望拥有高质量的物质生活的想法。我们可以讲这个调查分析结果归纳为:90后大学生消费结构多元化。

在问题5。你最常用的消费方式和问题6,你是否有网购经济,以及问题13,买东西时对品牌的态度和问题,16,你的购物态度,19,购买物品收到哪方面影响最大上,我们的调查结果如下:同学们最常用的消费方式大多数为网购,其次是超市采购。有97.5%的同学有网购经历。同学们对品牌的态度方面,有一半的同学选择了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更倾向于买品牌,还有小部分同学选择的是必买品牌,也就是说大家对品牌还是有一定的倾向性。在购物态度这一题中,有63.8%的同学选择了根据价钱、需求等实际情况购买物品,大家消费更趋于理性。在对商品的选择中,36.2%的同学根据习惯选择商品,18.8%的同学主要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此外还有部分同学主要根据商品价格个商品外表购买产品。通过这几道题我们能够看出90后大学生是富有活力和思想开放的一代,他们乐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90后大学生在消费中具有追逐时尚、张扬个性的特点。他们追求自我喜好,有品牌意识,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同时也体现了理性和成熟的消费观念。这个调查结构课归纳为:90后大学生消费时尚化、个性化、理性化。

在上面提到的问题5。你最常用的消费方式,问题6,你是否有网购经历,以及问题17,拥有电子产品的情况,几乎所有同学都有手机,绝大多数同学有电脑,多数同学有MP3 MP4,将近一半同学有照相机或数码相机,部分同学有电子词典。可以说同学们的电子产品拥有率是非常高的。我们通过这几道题可以归纳出:90后大学生消费方式网络化、电子化。

问题4显示出有10%的同学生活费主要花在交际和情感方面,在当代大学生中上网、唱歌、吃饭、看电影等等成为师生、同学、朋友、恋人、社团、学生会等发展和延续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这可归纳为:90后大学生消费情感化。

问题18,经济来源和问题19。消费的物品是否关注环保或健康,我们得到如下结果:虽然有部分同学有奖助学金以及打工所得,但是绝大多数同学缺少个人时间和空间,他们没有条件和能力靠自己赚钱,所以以依靠家庭为主要经济来源。此外有将近75%的同学关注消费的商品是否健康,笔者认为这大概和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大量报道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密不可分。我将其归纳为:90后大学生消费来源单一化,消费意识健康化。

综上所述,我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将调查结果建构为如下的理想型:(1)90后大学生消费结构多元化。(2)90后大学生消费时尚化、个性化、理性化。(3)90后大学生消费方式网络化、电子化。(4)90后大学生消费情感化。(5)90后大学生消费来源单一化,消费意识健康化。

理想型中90后大学生消费来源单一化,之前也提到过,是由于大学生缺少个人时间和空间,他们没有条件和能力靠自己赚钱,所以家庭要履行赡养孩子的这种责任,这种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可再现与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身上,它存在于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法律和道德规定的一种义务,具有外在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特征。90后大学生消费来源单一化背后隐藏的社会事实之一就是家长赡养子女的责任,如果所有大学生的父母都放弃对子女经济支持的这一责任,我相信从现象中建构出来的理想模型则不再是大学生消费来源家庭化、单一化。此外,其他几个方面如90后大学生消费结构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理性化、网络化、电子化、消费意识健康化,如果其中某一方面是出于90后大学生的一种炫耀、标榜、显露或者以他人行为结果为自己行为的动机的这种指向第三方而产生的社会现象,那么它就是狭义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比如,A是看到B买了电子产品,名牌产品等等,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老土选择了消费电子产品和名牌商品,或者C为了跟大家保持一致而不被排斥才去参与这种聚会类的情感性消费,那么狭义社会学就可以介入,在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现象背后的“社会的”因素。其实,现实生活中这类例子也不在少数,比如,人民网就曾报道:某学校大一新生要挟家长买iphone 4s手机,家长如果不给买就弃学。以及凤凰网的报道:新生开学要买苹果三件套,家长怨年入五万花掉一半。这类社会现象反映出当今社会,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严重,一味追求名牌、追求高品质生活,而不顾家庭经济条件以及家长经济承受能力的一种非常态的越轨心理和行为。究其本源,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浮躁的社会风气“潜规则”所驱使,而产生的新生入学消费攀比化的现象。大学新生从全国各地汇聚到一个地方上学,同学们刚开始还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但是从每个人身上的“装备”,就大体可以辨别出一个人的出身、家庭经济实力和品味、是否时髦等基本情况,基于此,部分新生则会“打肿脸充胖子”,为了显示出自己家庭经济实力雄厚,或为了表明自己很时尚、很时髦,处于一种不能被别人看不起或者想把别人比下去的想法,而不惜一切代价要求家长买昂贵的电子产品等消费品。在这里,大学新生入学消费浮躁攀比化就是一种社会事实,这种消费行为是指向第三方的,即指向即将要在大学遇到的同学们,购买名牌产品不仅仅是处于自己喜欢,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给第三方看以起到显示、炫耀的作用。它是存在于大学新生入学消费越轨化各类具体表现现象之外的,在一定程度上较为普遍的社会事实,这种社会事实能够作用于大学新生的每个个体,它驱使新生产生一种“必须买”、“不买不行”、“不买别人看不起”的心理和外在效果。于是,越来越多的这类新闻不断被媒体报道出来,刺激着大家的眼球。但是如果不是上述的假设,而是A纯粹就是喜欢B的那个电子产品或名牌商品,而C也是自愿想参加某个聚会,并不是出于上述目的的指向第三方的动机时,这就不是我们狭义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对象了。

五、结论

通过对狭义社会学视角的简要概述以及我对南开大学学生消费观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对狭义社会学的视角以及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但碍于笔者现阶段仅为南开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学术素养以及理论知识的缺乏,以及思考问题角度单一、层次尚浅等缺陷,对郭大水老师狭义社会学的认识还处于最低层次,因此本文难免会有许多纰漏和不足之处。

但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是,郭大水老师的狭义社会学能够为当今社会学存在的许多争议以及困惑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范式,这为社会学的发展与创新以及其自身的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我相信狭义社会学现在仅仅是一个开始,日后必将在社会学领域大放光彩,这还有待于我辈不断学习和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湖北省荆州市粮食产业集群建设的现状、问题及... 下一篇:浅议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导游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