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与窥视

时间:2022-04-14 05:41:48

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博客,在初期被赋予了新型媒介和新型传播方式的美好形象。但随着博客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发展,个人话语权在博客的实现程度遭到质疑,在看与被看之间,博客的监视与窥视,分别代表着博客的权利范围与心理机制,主宰着博客未来的发展方向。

圆形监视理论与个人话语权

网络的开放与自由是吸引大批网民趋之若鹜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媒体中,个人的信息权受到极大限制,个人只能作为受众出现,被动地接收信息。因此,喜欢发表评论的个人在网络上找到了宣泄点和突破口。从BBS、门户论坛到博客网站,从一轮轮的评论、发帖,直到自立门户书写个人博客,个人的信息传播权利得到极大的满足与实现。由此有人认为博客的出现完成了个人话语权的实现。

实际上,这种话语权又是虚幻的和脆弱的。通过博客信息,无论是私人信息抑或是一些公共博客,都有赖于网络技术。博客作为一个技术平台,它的开放、自由、共享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可能性。博客为个人提供了一个自我书写、自我表达和沟通交流的渠道,但任何媒介技术的运用都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的构型,虚拟空间反映的更多是现实的权利格局,先进的传媒技术有时甚至可能导致权利再分配中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在传媒与博客的互动中,名人与“草根”的分野,包括话语权的鸿沟正在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缩小。

权力与话语是法国著名思想家福柯终其一生所研究的对象,在福柯看来,复杂的权力关系已经渗透到社会、文化、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以英国哲学家边沁设计的“全景敞视监狱”作为现代社会建制――从家庭到学校,从工厂到军营,从医院到国家机构――的隐喻,来说明现代社会是如何运用无所不在的注视/监视以实施对身体和心灵的规训的:在那里,“囚犯”处处可见,而监视者却是隐匿的;在那里,可见性的想象被一种统治性的、无所不在的注视所取代……总之,在那里,可见性与不可见性、外在性与内在性、隐匿与敞开等都被编织在一种“绝对的看”中。①“圆形监狱”的概念让权力位于圆形中心,对周围的受监视者进行全面渗透的观察。

这种监视在网络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实名制。其实早在2003年,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就提出了网络实名制的想法。国内一些高校的校园BBS(如南京大学小百合)也已在2004年时完成了实名制的过渡。如今,博客实名制的推行也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博客实名制意味着博客用户必须进行后台的实名登记。

实名制引发的是权力监视的社会想象。福柯在《规训和惩罚》一书中借由监狱的历史,指出了现代社会的监视技术。而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则指出,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随着电子交流模式的兴起,对应于电子文化的正是福柯所说的规训权力。这种新的权力形式,表现为对象征符号的复杂操纵,而网络信息、数据库等首当其冲。因此,实名制推进和造就了一个监视社会。这不仅为自由的现代价值所难以接受,同时也使自由表达丧失的国人,更加感知到国家身影的无处不在。实际上,即使在实名制的讨论出现之前,权力也无所不在。例如网管对整个论坛的监控、版主对版内发帖权限的控制等。

窥视与暴露:看与被看

窥视首先建立在隐私或者秘密的普遍性基础之上,无数的隐私或者秘密压迫着人们,逼迫人们开发自己的感官功能。②人类社会科技空前发达,但是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人们内心的空虚。博客的出现正是填补了人们的极为空虚的心理。文化表面的万象纷呈,常常是旧知识还未及仔细咀嚼,新概念就铺天盖地而来。博客是一个观看景观的窗口,人们也需要这扇窗口满足心灵的认同和安抚。

在已经发展成熟的传统媒体中,窥视的心理机制已经成为一种运作逻辑和机制。比如电视节目中一度大行其道直到现在也极有观众缘的“真人秀”节目,通过拍摄展示普通人或明星在特定环境下或日常生活中的状态,来吸引观众关注,满足观众窥视他人在非常态下(隐私状态下)的一举一动。如果说电视节目暴露隐私与满足窥视需要节目制作者煞费周章、精心策划,以及代价不菲的制作费用,那么,网络博客袒露隐私就成了一件既快捷方便且几乎不需要什么费用的事了。

有窥视就有暴露。博客作为一种新型媒介为这种窥视提供了新的可能。博客主人暴露隐私或绯闻,观者乐得其所。在暴露与窥视之间,双方都获得极大的满足,不仅是感官上的满足,也有的人借此达到成名的目的。与美国人把博客当做新闻工具不同,中国人更多地是把博客当做一种写作载体,不论是明星或是草根,以博客记录个人日常生活、生存状态还是占据了主流。

通过博客可以了解一个人干了什么。很多私人博客中充斥着“今天和谁约会了”或“买了一件新衣服”等极为私人化的内容。且不论这些隐私有多少是真实的,或在这隐私的背后还有多少没有披露的隐私,个人通过博客与周遭的亲友联络感情已是很多人选择的交流方式。可以想象的是,这些暴露在博客中的个人隐私,是博客主人希望被别人看到的,另一些更为隐蔽的隐私,则被隐藏了。也正如此,很多博客通过设置游客权限来接纳或拒绝别人的观看。因博客暴露隐私而引发争端的例子已有不少。

现在看来,博客的发展,至少是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背离了当初创造者所设想的以博客实现互联网资讯的个性化编排和共享的初衷。博客并没有成为“网络时代的麦哲伦”,而是在虚拟的空间内自我暴露和窥视。

由此可见,博客在展示日常生活的同时,既观照了日常生活,也是在监视日常生活,窥视与暴露、欲望叙述、权力监视,构成了当今博客发展的潜在规则与机制,在暴露(写博)自己与窥视别人(看博)的同时,也被监视着。未来博客将“驶”向何方,还需拭目以待。

注释:

①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刘雅祺:《会展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www.省略/list.asp?unid=3637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上一篇:《南方周末》“漫画一针”专栏解析 下一篇:让新闻内参在舆论监督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