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研究

时间:2022-04-14 05:39:34

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研究

[提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的概念被大家广泛接受。而智能电网的首要前提就是加强管理,特别是要更加注重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结合现有管理制度,提出科学、创新的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理念,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制度;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13日

一、引言

输电线路运行是电业系统的主要工作之一,由于其分布地域广、布线距离长、环境变化大等原因,致使管理分散不集中,困难大。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引进和贯彻实施,科学管理输电线路运行有所加强。但是由于输电线路大多分布在城郊、农田、山区、道路沿线,时时刻刻都会出现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为此,强化责任主体,进一步加大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创新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理念,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在现有管理制度基础上提出科学、创新的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理念,以供同行参考。

二、强化输电线路设备管理,为输配电奠定物质基础

(一)科学的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是安全电网得以实施的基础

1、建立科学的报损制度,保障报损渠道畅通无阻。在输电线路平常管理中,要做到设备残缺及时发现、及时记录、及时上报。特别是在平时的输电线路检修时要做到早发现、早上报,对上报的报损设备按照缺损程度等级进行有区别的划分,以便按照轻重缓急进行维修和维护。尤其是在正常的季度、年度检修计划中,纳入对线路的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一般性的缺陷,同时对其进行处理。对于存在重大缺陷的设备来说,在一定时期内,虽然还能维持线路正常运行,但线路却处于危险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巡视,同时尽快消除线路中的缺陷。

2、建立严格科学的检修程序,确保检修快捷、高效、安全。(1)要想使输电线路设备运行良好正常,保证电网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安全运转,就有必要对输电线路进行经常性检修,加强日常巡线和科学管理;(2)严格执行“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防治结合”的检修方针,严格确立凡修必好、不好便撤的思想,力争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得到落实;(3)检修时采取带电、停电、带停电等多种形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要科学降低检修频数,减轻工作量;(4)检修输电线路时,根据本电力单位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应用先进检修设备及工艺,压缩检修工作时长,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明确管理计划性,确立管理规矩意识。管理一定要有计划性。1、在确定下一年度的线路设备计划项目检修时,应从巡视检测结果、线路设备健康状况、设备的检修周期与反事故的措施的要求来进行;2、运行单位需要在9月份对需要检修的项目进行申报,来编制下一年检修的计划,且需经过上级部门的审批;3、在接到输变电工区的检修的计划之后,要认真组织各项准备的工作,切实按计划行动。

(三)加强质量的管理与施工的管理。管理要落实在经常性工作中。1、在检修工作当中,应该逐步的完善各项制度,例如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工作和检修的岗位等责任制度,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监护制度,切实做好带电作业与施工的检修记录等统计工作;2、对于大型的更改项目与检修的工程都需按照正常的程序来审批,完成施工的设计,编制施工的组织措施以及安全方案,要认真落实实施计划,知道工艺的质量以及方法标准;3、技术人员像参与焊接以及爆压与带电作业等工程的,需要持有合格的相关上岗证才行。

三、输电线路管理重在线路检修管理,线路检修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输电线路管理质量

按照科学的态度,运行单位需要对送电线路进行严格的管理,可以对线路根据运行的状态实施维修,但是,通常情况下不能延长维修的周期。为了确保线路检修质量合格,检修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检修技能,根据验收制度,认真的检查每一个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质量第一,对符合标准的检修项目,要做出签名与评价。线路进行验收之后,对于检修的单位来说,通常情况下,需要对检修竣工的报告进行认真的填写,填写的内容主要包括:开工的日期、检修的计划日期、处理了哪些缺陷以及主要的费用等。按照科学的态度,运行单位需要对送电线路进行管理,依据线路的运行状态,进一步组织开展维修工作,但不得擅自延长维修周期。对于线路来说,通过对线路进行计划检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线路正常运行,在检修过程中,需要遵守“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做好检修施工管理工作可以进一步保证完成任务。检修活动主要集中在检修施工期间,在这一阶段需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作用。在开工前,现场工作负责人需要办理停电申请、工作票等许可手续,进一步确保人身安全,避免损坏设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检修质量,当进度、节约与质量出现冲突时进度与节约需要服从质量。另外,通过采用膨胀型、非膨胀型防火涂料进而在一定程度提高配电线路的阻燃性,尤其是线路发生电力事故时,可以控制危险性,同时有效地降低损失。借助防蚁、防鼠和防霉等生物涂料,可以有效防止因生物原因,造成的短路事故。通过选用这些不同的涂料,应根据配电线路的所处的环境,以及气候条件,进一步确保线路的安全性,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强化电力输送的安全性、可靠性。另外,对于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与维护,还要加强人员操作技能培训,减少和防止人员误操作对于整个配电线路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对于输配电线路来说,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可以做到可靠与优质并行,通常情况下需要借助科学的管理方式,同时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对于维修的技术与设备的状况等实际情况,管理人员应该熟练的掌握,并对线路的运行情况经常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出预防事故与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的技术措施。通过实施科学的输电线路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把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为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好支撑准备。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海鹏.SE电力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5.

[2]闵华光.浅析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2.

[3]孙安.综述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上一篇:城市文脉延续城市的记忆 下一篇:中国证券市场金融板块投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