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14 05:18:05

摘要: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于生理盐水5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对照组以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注射液60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输注,20d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并观察治疗前后肢体肌力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优于对照组64%(P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丹红注射液;曲克芦丁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R743.1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6―0530―02

我国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区之一,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对脑梗死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提高脑梗死的疗效,降低致残率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我科近期在临床上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50例病人均为2005年4月-2006年5月由急诊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4岁~80岁(62.03岁±9.33岁);病程4 h至7 d(1.8 d±0.7 d);其中肌力0级14例,I级3例,Ⅱ级5例,Ⅲ级3例;伴有高血压病15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12例,高黏血症17例。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46岁~79岁(62.13岁±8.79岁);病程3h至7d(1.7d±0.6d);其中肌力0级13例,Ⅰ级3例,Ⅱ级4例,Ⅲ级5例;伴有高血压病16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4例,高脂血症11例,高黏血症18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病灶、梗死部位、肌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临床与头颅CT或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脑梗死;符合中医诊断标准,明确为中风中经络范畴。排除标准:①大面积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出血性梗死;②严重心脏病、神志昏聩、意识障碍、精神病以及患有癫痫、过敏性疾病史者;③血压、血糖控制不理想者;④合并肺部及气管感染者;⑤年龄80岁、生命体征不稳定及体质条件较差者。

1.3治疗方法 对两组合并症如颅内压增高者用甘露醇注射液静脉输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根据病情分别选用适当药物如氨氯地平(络活喜)、异山梨酯片、格列齐特、吉非贝齐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866)2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0 d。对照组加用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注射液(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3510)6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每日1次,静脉输注20 d。

1.4疗效评定标准 用药前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按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进行疗效评定。

1.5实验室检查 两组病人均在治疗前后测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以及心电图等。

1.6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i±s)表示,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以治疗组显著(P

2.3两组治疗后肌力变化比较(见表3)

2.4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其发病常由于气血逆乱、瘀血阻滞所致。本病属本虚标实,在急性期是以标实为主,标实证又以血瘀为甚。而瘀血阻滞,可致窍络痹阻,脑髓受损,故以活血祛瘀、通经行滞为治疗大法,正如《医宗必读》所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丹红注射液组方为丹参和红花,其中丹参药理机制为;①抑制磷酸二酯酶,升高红细胞、血小板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②其水溶成分能兴奋前列环素(PGI2)合成酶的活性,使PGI2生成增多,血管内皮细胞中PGI2增高,血管扩张;③能有效消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膜,其效果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相似,作用与剂量有明显正相关。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cthamus tinctorinus L)的干燥花,在祖国传统医学中被认为是活血化瘀之要药,《金匮要略》、《本草纲目》均有详细记载。红花中所含的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SY)具有扩冠、降压、抗血栓、耐缺氧、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功效。并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对凝血过程中的血小板黏附、血栓形成、纤维蛋白交联等过程均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红花黄色素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并对ADP介导血小板聚集也有明显的解聚作用,还有促进纤溶系统,深入粥样斑块内部,软化血管,避免斑块形成的功效。而缺血性中风,病损周围半暗区中部分脑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的低能休眠状态。实验报道用鼹鼠减压缺氧缺血实验模型,观察造模组不同脑区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而红花水提物(含SY)可有效防止缺血缺氧对神经元细胞的损害,对神经元具有强力保护作用。

本法运用中药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优于临床上常规应用的维脑路通注射液,可明显提高脑梗死的疗效,有助于致残后的功能恢复而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可行,为脑梗死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上一篇:补肾强心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对运动耐量的影... 下一篇: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