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局创建就业城市工作意见

时间:2022-04-14 04:29:17

就业局创建就业城市工作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创建充分就业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有力拉动了就业增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认真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全市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大幅提升,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为我市创建充分就业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市政府决定,从20**年起,用3年时间创建充分就业城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创建标准

(一)就业调控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增长14%以上。

2城镇社区和城区**0%达到充分就业社区和城区标准。

3全市就业局势保持稳定,新增就业人员大于新增失业人员,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

4建立完善的就业援助工作长效机制,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5就业稳定率达到85%以上。

(二)就业保障指标

1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4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所有劳动者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

2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创业促就业政策体系完善,扶持政策得到有效的落实,创业服务指导机构、创业基地、创业扶持资金、创业项目等完善且发挥作用显著。

3充分的就业资金保障。市本级根据创业促就业工作需要和创建工作目标,在逐年增加财政预算就业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每年安排一定额度资金,用于促进创业就业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按照有关规定,安排专项资金,满足促进充分就业需要。

(三)就业质量指标

1全体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职业培训覆盖到全部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凡国家准入工种在岗职工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员比例占90%以上;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工人中的比例达到25%,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全覆盖。

2劳动收入合理增长。建立完善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职业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平均增长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3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实行劳动合同全覆盖,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健全,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二、实施步骤

(一)全面启动阶段(20**年年底前):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完善;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企业劳动合同覆盖率在以上;充分就业城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20**年,至少有1个县(市)区达到充分就业城区标准。

(二)全面推进阶段(20**年年底前):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完善;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企业劳动合同覆盖率达到**0%;在20**年基础上,再有4个县(市)区达到充分就业城区标准。

(三)全面提升阶段(20**年年底前):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企业劳动合同覆盖率在**0%;全部县(市)区达到充分就业城区标准,创建充分就业城市目标全面完成。

三、保证措施

(一)提高认识,增强全民创业观念。创建充分就业城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进。各级政府要将创建充分就业城市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劳动保障、财政、民政、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及工青妇等各级组织要根据各自职责,通力协作,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要进一步加强创业观念教育,通过典型引路、媒体宣传等方式,转变劳动者创业观念,使更多劳动者建立自强自立、自主创业、敢于创新、不怕风险等理念,增强其自主创业意识。

(二)抓住发展机遇,发挥拉动作用。借助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机遇,发挥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门路,实现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容量。通过开展商业饮食、医疗卫生、家政服务等社区服务业,挖掘就业岗位,带动社区就业增长。建立中小企业培训、咨询、创业等“全方位”社会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大就业面。发挥我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作用,积极促进旅游服务业发展,扩大旅游产业规模,挖掘旅游吸引就业的潜力,增加就业容量。

(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充分就业。按照符合条件的劳动者都能享受到就业优惠政策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就业促进政策,对创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和税费、场地租赁费减免扶持。鼓励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吸纳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就业,给予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在相应的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对象。落实大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政策,确保困难就业对象稳定就业。

(五)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举措,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紧紧围绕全市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进一步落实普惠制培训,在全市确定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的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积极推行创业培训。完善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促进就业效果挂钩机制。进一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工种全部实行就业准入管理。

(六)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推进全民创业。落实好国家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建立健全支持创业政策体系。发展开业指导、创业培训、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市场拓展服务等支持创业服务体系,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创建“充分就业城市”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形式,把促进充分就业政策宣传到企业、社区、群众,做到家喻户晓;各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创业典型,培育创业精神,引导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转变择业观念,营造促进充分就业的良好氛围。

四、组织领导

创建充分就业城市工作由市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日常工作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各县(市)区要成立领导机构,由“一把手”负总责,组织实施本地区的创建工作。

各县(市)区、各部门和单位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创建目标顺利完成。各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责,建立联动机制,发挥联动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创建工作。市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督促和指导,组织人员深入各县(市)区,了解创建工作情况,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县(市)区开展创建工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协调有关部门,对照创建标准,对各县(市)区动态评估创建指标完成和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建立奖惩机制,确保创建充分就业城市工作常抓不懈。

上一篇:区县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制度 下一篇: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