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04-14 04:04:48

社会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消化泌尿内科;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530021)【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维持性血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0例维持性血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生活质量、病情等进行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设计的生存质量测定量简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医学应对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的感情指数、生活满意度以及健康指数进行全面的评价。结果: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的得分均低于常模;而领悟社会支持的总分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患者面对社会多采取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结论:社会成员应正确的面对、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正面的引导,加强社会与透析者的沟通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关键词】 社会支持;维持性血液透析;生存质量【中图分类号】R3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68-0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的肾脏疾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在我国目前可能大约有将近100万的尿毒症患者正接受着这项治疗,它已经成为大多数患者维持生命的基本治疗手段。本研究为了探讨社会支持对于维持性血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对我院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随访、问卷调查,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60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25~76岁,平均(45±4)岁。患者入选标准: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患者;正在坚持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且透析的时间>6个月。1.2 方法: 对60例维持性血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生活质量、病情等进行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设计的生存质量测定量简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医学应对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的感情指数、生活满意度以及健康指数进行全面评价。

(1)世界卫生组织的生存质量测定量简表:其设计的该量表有26个条目,分别按l~5级进行评分;其中包括了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以及环境领域四因素;在各个领域所获得的分数通过计算其所属的条目相加取平均分然后再乘以4得到,其得分值越高,所代表该领域的生存质量就越好[1]。(2)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其设计目的是作为一种强调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的社会支持衡量,包括客观支持(3个条目)、主观支持(4个条目)和对社会支持得利用度(3个条目),由l2个小的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分别按1~7级进行计分,包括了家庭支持、朋友的支持和其他支持3个方面;以领悟社会支持的总分来反映个体的感受,作为社会支持总程度,其得分越高,则表明个体的感受到的支持程度就越高[2]。10个项目计分之和即为社会支持总分,满分即为66分;总分≤22分则为水平,23~44分为中等水平,45~66分为高水平[2]。(3) 社会支持量评定量表,共3个维度。医学应对问卷:其设计是针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态度,共20个条目,其中包含有面对、屈服和回避3个分量表:分别按照条目的1~4级进行计分,其中有8个条目需要反向计分,并按照分量表的总分进行计分,其某分量表的得分越高,则表明个体越倾向于所采取的应对方式[2]。(4) 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表,其中包括了躯体功能,精神状态,症状以及治疗副作用、对疾病的认知,家庭社会因素,共5个项目12项指标因子,每项指标的因子分为5个等级,分别以计l~5分。各项指标的因子计分之和表示生活质量总分,满分为60分。可根据总分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作出评价,评价标准分为5个等级:51~60分表示良好;41~50分表示较好;31~40分表示中等;2l~30分表示差;≤20分表示极差;如果单项指标因子中≤2分者为此项质量差[2]。2

结果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的得分均低于常模;而领悟社会支持的总分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患者面对社会多采取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3

讨论

随着医学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患者的生存时间会不断的延长,在保存生存的前提下就希望能够有较好的生存质量,也是成为患者的最大愿望[3]。对于疾病疗效的评价不仅仅限于对于生理的客观指标,有症状、体征的消失或是好转,还包括了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综合性指标的比较。

社会支持作为大环境,可以在应急状态下为个体提供保护,即起到对应急、缓冲的作用,同时对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或是实际的支持,另一类则是为主观的、体验情感上的支持,这与个体的主观感受息息相关。多数的学者都认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的更有意义,而且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在劣性社会关系的存是不利于健康的。生病对于每一个体来说就是一种心理及生理变化的过程,与之对应的是生理及心理的应对[4]。个体对于现实环境的变化有着不同的改变和调节行为;一般的应对的方式包括3种:面对、回避、屈服。在终末期患者,需要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的患者,长时间处于治疗、负性生活情况下,使患者产生了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的情绪,长期以往心理负担加重,所以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患者的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支持度与患者的疾病的适应度呈正比关系,要有目的性的指导患者的家属多接触患者,成为患者的精神支柱,影响患者的心理。只有通过不断的培养和增强患者对这些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性,再进一步的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保持着最佳的精神、心理状态,提高对社会的支持利用度[5]。

综上所述,社会成员应正确的面对、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正面的引导,加强社会与透析者的沟通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参考文献[1]王美春,王婉玉,姜亚香.浅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2):222.[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J],2001,10(特刊)67-74[3]吴均林.林大熙,姜乾金.医学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l:88-90[4]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03―205.[5]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98.

上一篇:温血灌注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心肌保护 下一篇: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塞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