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寻美,步步生花

时间:2022-04-14 01:35:32

我喜欢阅读,因为在阅读中,心灵是自由无畏的,可以让带着温度和力量的文字从容地在心间流淌。

一、寻美春泥,播种生芽

2014年年底,有朋友外出旅行到了绍兴,给我寄过来一袋语文课本上孔乙己吃过的那种“茴香豆”。语文课上,我把朋友的茴香豆分享给孩子们。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尝尝味道,有的孩子则仔细地看了又看,还有的把茴香豆静静地放在课本上。我让他们拿起笔,写一写茴香豆。

“茴香,茴香,是否也代表着‘回乡’的思念。”

“朋友在旅行过程中还惦记着远在滨州的人,不忘给她带回当年孔乙己的‘奢侈品’。一颗颗小小的茴香豆,承载着满满的友情与爱。”

“一颗豆,看似渺小,也许下一刻就会长成碧绿的小苗;一个人,看似平凡,也许下一刻就会闪耀光芒。世界很大,我们很小,但是,也许下一刻就不同了。”

简单的豆子竟然在孩子们的笔下如此多姿多彩。我感觉到,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落红,化作春泥,用心去滋养鲜艳的花朵。孩子们只有在充满温暖和爱的Z文课堂上,才会乐意去学习,去读书、感悟和写作。一个喜欢语文、喜欢读书的孩子,需要有人带他看日出日落,陪他慢慢前行。

二、寻美夏树,茂木嘉荫

这学期第一次家长会的时候,我说:“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要细心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看它沐浴阳光风雨,这就是幸福。就算你的种子不开花,你怎么知道他不会成为参天大树呢?”阅读、写作亦是如此。有的孩子读书快,文章写得好;有的孩子读书慢,文章写不出。有的孩子喜欢散文很随性,有的孩子爱小说重情节;有的孩子善历史吟古文,有的孩子好新诗喜短文。作为老师,都要去鼓励和引导。

语文教材为我们打开了学习语文的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我们打开了广泛阅读的窗。我们在广袤的书海中寻古访今、谈天论地。从课内的鲁迅、老舍、冰心到课外的顾城、海子、三毛;从人们熟知的李白、杜甫、苏轼到少为人知的罗隐、曹松、项斯;从通俗易懂的新闻、散文、小说到丰厚难读的传记、戏剧、曲词,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喜好与关注点。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打开书,静心读,慢慢写。

三、寻美秋阳,硕果累累

2016年的美丽深秋,我有幸邂逅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高级研修班,接触了毕唐书、潘继云、马红芳老师,认识了许多和我一起走在语文教学道路上的教师们。

回来后,我继续拓展,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我是小诗人”“昆虫记思维导图”“摄影日记”“爱国诗歌朗诵”“助力公益日”“操场上的班会”“畅游杏花林”等活动。在读书寻美的路上,我们眼望着最美的秋日暖阳,感受着最斑斓的色彩,从书里读到书外,盼望枝头果实累累。

四、寻美冬雪,步步生花

春天有红花,夏天有绿树,秋天有黄叶,而冬天的雪花洁白而飘逸,正如孩子生动的文字和心灵。冰心说过,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到纸上。我也希望孩子们能用心写出一篇篇鲜活的美文,让生命在清静的角落或低吟,或浅唱。

都说文人有魔力,能把偌大世界一个生僻的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孩子们在读书中学会不阿谀、不谄媚,在读书中明白不虚伪、不欺瞒。相信他们的笔端也会渐渐地富有魔力,逐渐学会将情感倾注于文字,生出花来。在读书寻美的路上,我愿保持一颗最初爱读书、爱语文的心,陪孩子们跨过江河湖海,穿越崇山峻岭,一路寻美,步步生花!

(本栏责编 莫 荻)

上一篇:创新校本培训形式,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下一篇:洪泽湖上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