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上的老青岛:青岛炮台

时间:2022-04-14 11:46:02

青岛是一个多山的海滨城市,遍布城区的丘陵,彰显着青岛山海之城的独特地理环境。而建制近一百二十年的青岛,曾因优越的地势环境和重要的地理位置,被德国、日本等国家作为重要的港口和军事基地而占据了30余年,因此,在青岛的海滨、山顶等重要的地理位置曾经修建了大量的炮台和军事堡垒,用于对外防御。直到今天,在青岛的某些偏僻的地方还遗留着当年作为军事要塞的一些痕迹。

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炮台、堡垒或在战争和城市建设中被毁,或被挪作它用,有的则因处于军事而蒙上了神秘面纱,对于它们的真实面目,世人知之甚少。如今,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珍贵的明信片,了解那段特殊的历史。

要塞探秘

1897年,德国人占领青岛后,最初仍然利用清军留下来的海防设施来防卫,两年后他们开始大规模的军事工程建设,其建设格局采取了当时被西方人称作“堡垒式要塞筑城体系”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本身就是把被保卫的对象放在中心,在它的外边一定距离内构筑一个环形的包围圈。这个环形的包围圈是由炮台、碉堡、山、河流构成,堑壕、交通壕则用来沟通这些军事设施――这在当时,是很大的规模,使得青岛成为德国海军远洋舰队在亚洲的重要的军事基地。

德国占领青岛后,建设了步兵堡垒和海岸堡垒两条防御线。当时青岛面积不大,无法与今天比――那时青岛市区西边是胶州湾,南面是黄海,东面和北面都是陆地。老青岛人都知道市区的东面有5处堡垒群,虽不知道具置和名字,但老百姓叫它们1号到5号炮台。实际上,它们从南到北分别是:小湛山堡垒、小湛山北堡垒、中央堡垒、台东镇堡垒和海岸堡垒――在地图上标出这5座炮台并用一条线连起来会发现一条6公里长的步兵防御线,与青岛老市区的陆地边界线重合。

如果说德国人修筑的步兵防御线是为了防御陆地上的攻击。那么,在沿海一线修筑的一系列炮台则是为了对付其他列强从海上进攻青岛。

分布在青岛南部海岸的炮台,自东向西分别是:汇泉角炮台、团岛炮台和台西镇炮台。它们大都建在海边突出的高地上,面向大海,比起步兵堡垒炮台规模要大,炮台装备的火炮是当时威力比较大的克虏伯加农炮。在这几处永久性炮台之间,德军还建有不少临时性炮台。由于这几处海防炮台的位置显要,且处于不对外开放区域,所以破坏较小,也容易被找到。像汇泉角炮台,还有着一段曲折的故事:当年李鸿章筹办海防和北洋海军的时候,从英国和德国购进大批军舰和火炮。那些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火炮被安装在天津大沽口炮台, 1900年,德国参与八国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时,在大沽口与中国水军激战,大沽口和天津沦陷后,德军就把这些火炮拆下来运到青岛并安置在汇泉角炮台,这些火炮虽是出厂年代比较老的老式火炮,但是它的坚固程度要优于其它火炮。

步兵堡垒和海岸堡垒两条防御线把青岛老市区围了一个圈,然而,德国人又将目光投向了市区的两座高山――太平山、青岛山,一来可以对两条防御线的任何一个点进行有效火力支援;二来如果防线被攻破,他们仍可以据高死守等候援兵。于是,他们在此建造了更高层次的防御体系。德军在这两座山上分别建立了南、北共四个炮台,并将太平山炮台命名为伊尔蒂斯炮台,将青岛山炮台命名为俾斯麦炮台。俾斯麦是当时被称为“铁血首相”的德国首相,在德国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俾斯麦炮台在整个青岛要塞中也是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此处,有当时令德国人引以为豪、堪称第一的东西――德军在这里装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最大口径的280毫米榴弹炮,这种大炮炮身可作360度全方位旋转,最大射程10.5公里,价值10万马克;这里还装备了当时德国所具有的最大功率、照射距离最远的探照灯,防止敌舰偷袭。在日德战争中,这座探照灯曾遭日军多次轰炸,却没有被击中。

如今,大口径榴弹炮和巨型探照灯都已荡然无存,惟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就是那座庞大的地下掩蔽部――地下堡垒。进入其中必须要通过三道厚厚的铁门,而其里面有宽敞的门厅以及向四周辐射的长长的走廊和两边整齐的房屋,从设计思路、建设技术水平和建筑质量上来讲,这在当时是世界一流的。据资料记载,俾斯麦炮台的修建过程是先把山包挖开,然后构筑工事,之后再把碎石和浮土回填回去,建造工事所用的钢筋水泥都是从德国直接运过来的,最厚的地方达到两米,在当时没有火炮能把它打穿。为了应对战时及长期据守的需要,堡垒内部设有三个功能区,除了军事指挥室、军人休息室之外,弹药贮藏、医疗救护、发电机房、锅炉房、储水井、卫生间等等一应俱全,连停电时应急用的蜡烛灯台、敌人攻破后的阻击掩体、逃生通道都想到了。地堡最顶端是一座从德国运来的重达160吨的铸钢望塔,它的散件被运抵后进行重新组装,工艺严密精湛,圆柱形的观察室可做360度旋转,敌情信息从这里传递到地下作战指挥室,而后作战命令再被传达到地面炮台。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德国在青岛还有一个最大的秘密,那就是要塞的地下通道,其主要的炮台、兵营和码头之间都建有秘密地道。有一些地道与城市下水道相连通。这些地下通道建得非常隐蔽、坚固,而且非常宽敞,运兵运送弹药绝对不成问题。从这里可见德国人“要塞至上” 的城市建设理念。

然而,日德之战后,日军却丝毫没有利用如此众多,且修筑精良的炮台设施,更说不上修复和重建,就这样,昔日的炮台变为了日本女人游玩拍照的“旅游景点”。

历史之谜

这些要塞工程的建设当时属于高级军事机密,如何防止这些秘密泄露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因为任何工程都是由人建造出来的,而这么大的工程也绝对不可能全部由德国军人亲自实施。那么,数以万计的劳工是如何保守这个秘密的?这些劳工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

令专家们仍大惑不解的是,关于要塞建设的劳工情况,至今查不到任何文字记载,甚至也听不到民间传说。如果这么多劳工都是青岛本地的,那不可能一点风声或留言也没有,这一切都让人联想到,这些劳工们的命运,是否会像当年在东北中苏边境被日军杀害的大批修筑军事工程的中国劳工那样?

时间回到1960年,青岛博物馆正在建馆,不满30岁的郑贝满被派到基层调查,访问过两位大概有80多岁的老人,对方提供了关于青岛当时德国占领时期的青岛抗德义勇队,还有德国人建筑炮台关于中国劳工的情况。老人们告诉郑贝满,这些劳工不是从本地招的,是从广东来的。当时是用船把这些劳工运到青岛,在德国人的监押下进行筑建工作。据说这些劳工的待遇还是很好,工资也很高,德国人还许诺,等要塞筑建完了后让他们到德国去看一看。然而,据说这只是德国人的骗局,这些人把炮台建筑完以后,被军舰运到外海秘密杀害,将尸体抛入大海。

假如劳工真的是从远离青岛的广东招募来,那么他们人生地不熟就便于管理也便于保密,炮工以后在海上把他们杀害掉,在青岛也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因为找不到任何文献资料的证明,时间又过去了100多年,已无法查证郑贝满当年了解到的这些信息的具体来源,但不管怎样,它毕竟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在那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要塞的概念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淡去,而作为一段难忘的历史,它将永存于这座城市的记忆之中。

上一篇:茶韵青岛 第17期 下一篇:山东胶南:落满凤凰的金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