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的复调之声

时间:2022-04-14 11:05:59

摘要:巴赫金在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础上借用音乐术语“复调”一词提出了复调理论。复调即小说创作中存在不同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的多声部现象,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中,复调的特点大致分为:主人公的自我意识、未完成性以及对话思维。

关键词:复调 陀思妥耶夫斯基 自我意识 对话思维

一、复调理论的含义

复调本是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此词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基本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世界的完整统一,不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一样。”[1]

简言之,复调小说其实就是指作者多个人格的对话,小说创作者树立这种复调式的小说创作理念,其作品必然更能反映人性在现实社会的真实状态。巴赫金借用复调理论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二、复调理论的特点

巴赫金在《诗学与访谈》中就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特征中的重要几点作了分章节的概述,下面是笔者粗略提取后的分条总结。

(一)主人公的自我意识

在陀翁的复调小说中,主人公的任何一特征、任何一个细小的特点都不会由作者叙写,而是把一切都纳入主人公的视野中,把一切都投入主人公自我意识的熔炉内。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人公,整个是自我意识。他的主人公永远没有完结的功能。可以说,自我意识是复调小说中塑造主人公形象的艺术主导因素。这一特点表现在文本中,例如《地下室手记》,地下室主人公保护了给自己作定论的权利,保留了自我意识的最后判断,这就是巴赫金理论中“主人公自我意识”一个显著的体现。“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主人公不是一个简单的客体形象,而是一个充满价值的议论,是纯粹的声音。”

(二)未完成性

巴赫金认为,陀翁的复调小说中的人物是开放的,未完成的,并不包含什么主导的性格倾向。巴赫金非常重视“未完成性”这个概念,它强调对话的不可完成性。[2]在小说里,作者和主人公的对话是不会完成的;作者是不会创造文本而是参与文本的,因此故事的后续不断被生成。这一特点在文本中的表现,如小说《罪与罚》的开头,拉斯科尔尼科夫下决心杀死老太婆之前的内心独白:“……正是罗季翁去……最要紧,先得想到他……”“要紧的当然是罗佳,宝贝的罗佳啊……”这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内心独白,却包含了自己讽刺挖苦和母亲温柔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调,两种声音的相互呼应,表现了小说“未完成性”的特点。

(三)对话思维

这一特点与未完成性特点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生活中的一切全是对话,也就是对话性的对立”。这一特点在文章中有表现:陀翁的文章中,组织不同的声音,使不同的思想意向交锋,推动情节的发展。在《环境》一文中,陀翁先就陪审员的心理状态和宗旨提出问题和假设,以问题和假设的形式表述了一系列看法,情节的进一步发展都是通过不同声音的交叉来完成的。用“众声喧嚣”来概括这一特点再合适不过了。[3]

三、复调理论在作品中的应用

首先,作为区别于传统独白型小说的重要特征的“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它在作品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在他笔下的世界里,多种不同立场、各自平等的议论联结在一起,他们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

其次,未完成性的特点包括“情节的未完成性和人物的未完成性”。正如“地下室人”是一个既不局限于自我冥想的空想家,也不是人云亦云的盲从者。他只要活着,就有生活的意义。在作品中,这一特点拓宽了主人公视野,并为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它反映了巴赫金思想体系的核心。

最后,对话思维在作品中推动不同的声音不断地进行交流碰撞。文学是一种设问活动,作者通过不停地对话来提问和解答,形成一种循环后也就形成了文学的意义。对话思维的确立,引起了创作中艺术结构的变化,复调结构由此而来。同时,对话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完成性,三者交融汇通,共同使复调小说独特而闪光。

综上所述,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我们理解文学作品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丰富了理论与文学批评的方法,其思想内容不仅涉及文学,更蕴涵了深刻的哲学意义,内容繁杂,博大精深,学术成就值得敬佩。

参考文献:

[1]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格非.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复调[J].花城,2010(03).

[3]高立伟,赵佳慧.众声喧嚣的世界――浅析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体现的对话艺术[J].品牌,2015(01).

[4]汪月华.浅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创作艺术[J].海外英语,2016(21).

(作者简介:张康宜,女,本科,河北大学文学院在读学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上一篇:先秦儒家与道家美学思想的共性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