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教学空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时间:2022-04-14 05:34:36

巧设教学空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所有这些都昭示着在预设教学目标时需要纳入直接的经验、弹性的空白之处往往就是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生长点。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预设中,要有的放矢地利用空白处让学生自由生成,切不可以教师自己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体验,妨碍学生个性化的生成。

《船长》是法国文豪雨果的一篇著名小说。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形象―船长哈尔威。在轮船即将沉入茫茫大海之际,文章写道:“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这里,雨果显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船长哈尔威“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难道他的内心就什么都没想吗?教学时,我没有用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个人体验,而是加以引导,让学生自由生成。通过自己体会,在形象的引导下,学生产生生成:哈尔威可能想到了白发苍苍的母亲,可能想到年幼的正在上学的孩子,想到了他的妻子,也可能会想到朝夕相处的朋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哈尔威真的没有说吗?学生进而联想,于是又有了新的生成:哈尔威会在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慈爱的母亲,儿子不能尽孝了;再见了我的儿子,父亲不能看到你长大成人了,但你完全可以为你有这样一位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父亲而自豪。哈尔威在心里说:我的乘客们,用我一个人的生命换来你们这么多人的存活,值了!他还会在心里对实习水手克莱芒说:好好地活下去,好好地做人,将来也做一名优秀的船长吧……

利用这个空白,让每个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中的形象对话,让每个学生都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在头脑中生成出一个生动的、丰满的、与众不同的船长:哈尔威他不仅是一位英雄,更是一位孝顺的儿子、一位慈祥的父亲、一位称职的丈夫、一位可敬的朋友。在生成中学生加深了对形象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到了审美的愉悦,也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

教师不仅要注意利用文本中的空白让学生生成,还要有意识地创造空白,促成学生的生成。

一、在争议分歧处设空白

教师课前准备必须充分,只有知识烂熟于心,才能随机应变,巧妙促成生成,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请看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高粱情》的一个教学片断:

于:(板书:“站得像高粱一样,要有抓地的根。”)老师这里有个字的音读不准(手指“得”),请同学们来帮帮忙。

学生有的查字典,有的共同讨论,还有的在自读揣摩。

生1:应当读“de”,因为这句话是这样读:“站得(de)/像高粱一样,要有抓地的根”。

生2:应当读“děi”,因为这句话应是这样读:“站/得(děi)像高粱一样,要有抓地的根”。

于:是的,读děi也行。请同学们用这两种读音分别读了一下这句。

学生各自研读。

生3:读“de”可以,但还是读“děi”好,因为这样更能表达出作者对高粱的感激之情、崇敬之情。

“得”的读音,在一定的语境中应是确定的,我们一般会直接告诉学生读什么音。但于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情感,却把它作为讨论内容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体悟。学生在生成过程中认识到汉字是依义定音,体会到不同的读音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学生在这样具体操作中,生成了语文能力。

二、在反思、批判中设空白

学习是对新知识的接受与批判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是新旧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批判是促使学生生成的好的切入点。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帮助学生生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就很好地利用阅读反思、阅读批判促成学生生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孙老师模仿央视《实话实说》栏目的形式让学生讨论:“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通过主持人、辩论人、讨论人三种角色的变化,学生在反思、批判中生成:有人要做落花生一样的人,因为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人还是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好;有人要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因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勇于推销自己,勇于实现自我价值,张扬个性。

很显然,这两种人都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无所谓对与错。不过对于学生的生成过程来说,这是一个价值观的认同、一个情感上的共鸣。这需要学生对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作反思和批判。这些生成的出现,是学生对现实的客观存在、对传统的价值观念的反思与批判后的生成。

在引导学生反思与批判时我们也要注意,反思与批判要基于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不能不着边际。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只能是哈姆雷特,不可能是李尔王、奥塞罗。

三 、在开放的情境中设空白

传统的教学策略过于注重教学环节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讲究教学过程的起承转合,讲究精心设计。如在公开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使用。教师预先精心做好一课件,教学过程中学生答到课件上的内容就一点击,否则就置之不理。在这样的课堂中,即使有了生成,我们教师考虑到课堂教学环节的逻辑性,也不敢越雷池半步。所以,现在我们在研究教学策略时,要有开放的意识,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要有包容性,设计多种教学预案,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学生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张扬个性,异彩纷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为生成创造足够的空间。

对于“你认为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每个学生都会用独特的“我”去进行审美体验,当然就会生成不同的林冲,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创新。哪怕学生的头脑中没有能形成清晰完整的形象,但他们同样也经历了这样的求异过程。这种开放的、近似粗犷的教学设计,相对于传统的、精心而严密的教学设计更能体现“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的教学理念,学生生成的人物形象将更加丰满。正如杨九俊先生所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自主建构,不论是结果和过程,对他人都是一种学习资源,学生的经验成长和文化建构就是在这丰厚的人际滋养中实现的”。这就是寓开放之中生成的妙处。

四、在看似矛盾处设空白

在我们的许多课文中,都有一些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或是有悖常理的内容、情节等。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呢?教师们伤透脑筋。这使笔者想起在中学读书时,上公开课的教师要我们理解“大概孔乙己的确死了”。当时,我们这些学生怎么答也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最后老师只好自己讲出了那个我们并不太理解的谜底―“标准答案”。

这里要附带说明的是,学生的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笔者在这里强调生成,并不是排斥预设,只不过我们要的是一种弹性的预设,而不是那种所谓精细的预设。

当然,生成的生长点不只这些,只要我们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学生当成一个开放的、具有创造性的人看待,课堂生成的生长点就会随时出现。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达到“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止”的境界。

上一篇:农村留守幼儿健康成长策略研究 下一篇:《故乡歌谣》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