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58例消化内科临床治疗研究

时间:2022-04-14 02:22:09

基于158例消化内科临床治疗研究

在传统的消化内科检查与治疗当中,通常采用常规胃肠镜进行临床诊治,未能得到理想效果的同时,也对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1]。本次研究当中将针对无痛胃肠镜技术应用于消化内科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旨在分析这种能够通过微型摄像仪将患者体内情况进行清晰反应的诊治方法,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58例在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73例,年龄范围在13~75岁,平均年龄为(45.5±9.5)岁;体重范围在28~85kg,平均体重为(59.2±7.8)kg;病程范围在2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4.5±1.5)年。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9例,两组患者从性比、年龄、体重、病程等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病情、病因分析,随后采用对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无痛胃肠镜技术进行检查,通过胃肠镜前段设置的微型摄像头将患者体内的病灶区域反馈到屏幕当中,并结合其他病理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病情、病因进行分析,随后进行对症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当中进行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持续供氧,确保患者呼吸顺畅[2]。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当中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心率、血样饱和度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通过观察统计,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照比较。

1.4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临床指标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患者临床指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患者临床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结果

2.1临床指标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组患者检查前与检查中的临床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在检查前与检查中的变化较大,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79例患者当中,痊愈48例,好转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47%;对照组79例患者当中,痊愈23例,好转37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75.95%。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不良反应比较 本次研究当中,研究组患者在检查当中共出现3例不良反应,分别为1例严重咳嗽、1例呕吐、1例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当中共出现17例不良反应,分别为5例严重咳嗽,6例呕吐以及6例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2%。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消化道疾病为消化内科当中的常见病症,由于发病率较高,突发性较强,其临床表现包括吞咽障碍、上腹痛、反酸、消瘦、呕血、便血、下腹涨、排便困难等,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消化道疾病[3]。

无痛胃肠镜技术为近几年来在消化内科当中频繁使用的新兴技术,利用无痛的检查的特点使得患者能够平稳度过整个检查与治疗的过程,且方便快捷,胃镜检查30min内、结肠镜检查50min内即可完成,并且患者经无痛胃肠镜检查或治疗后,5~10min左右即可自由活动。传统的常规胃肠镜检查由于耗时较长且痛苦较为严重,并常见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因此多数患者对胃肠镜检查产生了本能的恐惧感。而无痛胃肠镜不仅具有较为显着的临床效果,与传统胃肠镜检查相比,还具有分辨率与清晰度较高、检查无死角、诊断准确、损伤较小等优势。

通过本次研究对158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分组检查,分别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与无痛胃肠镜检查,结果表明采用无痛胃肠镜的研究组从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上一篇:设计当随时代——浅谈技术的发展对插图设计的... 下一篇:钢铁产品保障措施调查中的产品排除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