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第三次“断奶”

时间:2022-04-14 02:10:33

中年空巢的夫妻们面临着怎样的二人世界?习惯了家庭三角结构的他们,又该如何继续婚姻的下半场幸福?

儿子住校,老公丢魂

连着在单位加班好几天,我一回到家头就大了。家里清锅冷灶没点儿烟火气息不说,沙发上还堆满了脏衣服和臭袜子。卧室里更过分,床单皱巴巴的,被子也没叠。听到我回来的声音,朱家令惺忪着一双泛着血丝的眼睛从电脑前抬起头,胡子拉碴的,那个邋遢样儿就别提了。

见我发了火,朱家令这才磨磨蹭蹭离开电脑进了厨房。顾不得歇息,我立刻收拾房间。忙了大半天,我一瞅餐桌,火更大了:一碟子腌咸菜,几根小葱,一碗黄豆酱,稀得能照见人影的小米粥,搭配不知买了几天的干馒头。这哪是人吃的饭!

朱家令蔫头耷脑:“凑合着吃吧,哪那么多毛病!”

我摔盆打碗地准备和朱家令大吵一架,谁知他压根儿不接招儿,闷头喝完粥,一抹嘴,抱着象棋盒子兔子一样跑下楼去了。

望着冷冷清清的餐桌,我那个闹心就别提了。自从儿子上了外市的寄宿高中,朱家令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原先一日三餐各种花样,营养搭配那叫一个全面;现在呢,一个多月了,餐桌上就没见过一点儿荤腥。偶尔被我逼急了,他也炒个菜,可缺油少盐的,一点味道都没有。

刚开始,我理解朱家令。儿子从小到大,朱家令一直是他的“贴身保姆”,接送上学放学,伺候衣食住行,服务了这么久,乍一被“甩”,心里难免失落伤感。所以,我也就由着他松散了。本以为过不了多久他就能调整过来,谁承想,儿子上高中都仨月了,朱家令还要死不活地懈怠着,这我就不能接受了。

儿子虽然不在家了,可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啊。朱家令却一点都不配合。无论我怎么开导劝说,他依然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每天睡到七八点钟起床,恹恹地跑到单位随便晃一晃,找个由头又溜回家来,不是睡闷觉就是玩游戏。我实在看不过去嚷他两句,他就溜下楼去找小区里一帮退休老头儿下象棋,就连原先挺感兴趣的足球,如今都不愿意看了。

这可和我原先想象的生活太不一样了。

过去这些年,我家的生活一直以儿子为中心,作息规律也完全依照儿子的时间来。他7点钟上学,我和朱家令6点就起床,做饭的做饭,打扫的打扫。中午孩子12点放学,朱家令不到11点半就做好了午餐,小学的时候接送孩子,到了初中不用接送了,他就利用那段时间帮儿子整理学习资料。到了晚上,孩子放学一进门就开饭,饭后朱家令陪着他写作业。好不容易等儿子睡下消停了,我想和朱家令说点知心话吧,他早就累了,哪还有精力儿女情长!到了周末,朱家令还要带着儿子去赶各种辅导班,撂下我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

偶尔和人诉苦,人家都觉得我矫情。别人家的老公油瓶倒了都不扶,朱家令全身心奉献给家庭,任劳任怨甘当家庭妇男,这是多少女人做梦都盼着遇到的“五好”老公啊!平心而论,朱家令的“贤惠”也让我挺知足,可是,作为一名中年文艺妇女,我心底总还有点儿说不出的遗憾和怅然――三口之家很幸福,可我们的二人世界总好像缺了点什么。

儿子上了寄宿高中,我也有不舍,可一想到能够回归二人世界,又有点小兴奋。我以为朱家令会将对儿子的细心体贴全部转移到我身上,没想到,儿子走了,他的心也空了。再往深处一想,高中之后的儿子基本上就再也不会回归我们身边了,那么,漫长的余生,我是不是都要面对这样一个朱家令?

如此一想,我的心都凉了。

丢下工作,要去陪读

之后几天,我和朱家令冷战,将他的枕头丢到客厅。我原本是想让他洗心革面,谁知这家伙一声没吭,直接睡到了儿子房间。

这下我更郁闷了,没精打采地去上班,恰逢老板征询去海南出差的人选,我立刻报了名。

前半个月,朱家令不咸不淡地来了两次电话,我好不失落。转机出现在最后几天,朱家令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不停地催我赶快回家。

我满怀欣喜之情飞回来,发现朱家令居然破天荒地来接机了。更让我惊喜的是,一个月没见,朱家令身上久违的精气神儿又回来了。

回程的车上,我看着身边西装笔挺、神采奕奕的朱家令,心中暗自嘀咕: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小别胜新婚?

刚进家门,行李还没放下,朱家令就从背后拥住了我。久违的激情让我目眩神迷,我正幸福得云里雾里,朱家令一句话将我从天堂打回了地狱:“我想去陪读。”

陪读?我还没完全反应过来,朱家令已经激情澎湃地开讲了:“儿子来电话说宿舍没空调,食堂的饭菜也不可口,我想反正单位也没事,干脆请个长期病假去陪儿子,租个一室一厅,每天照顾他吃好喝好,这样孩子才能全身心扑在学习上……”

看着朱家令眉飞色舞地说得唾沫星子乱飞,我这才如梦方醒,他之所以会有这突然的热情,敢情是想到马上就要跟儿子团聚了,所以才心情大好啊。

可是,朱家令去陪儿子了,那我呢?

“你是公司的中流砥柱,自然不能离开,再说,我也不是不回来,每月带儿子回来看你一次,你平常工作不忙,也可以过去看我们嘛!”朱家令似乎已经想好了一切,却唯独没有想到将老婆一个人孤零零扔在家里的凄凉。

见我不同意,朱家令开始指责我:“你怎么这么自私,什么时候都忘不了自己,儿子是咱家的希望,若为了照顾你而荒废了他,咱们做父母的是不是太不合格了!”

朱家令倒真会上纲上线,只可惜,我一眼就看穿了他的鬼把戏。什么陪读是为了儿子成才啊,他分明是受不了和儿子分离才想起这么一出。儿子是重要,可他自己的人生呢?他才刚刚40岁,我虽然从没指望他在职场上有什么大发展,但他这么年轻就歇长期病假,不是等于自动和社会脱钩了吗?那等儿子考上大学,他又该怎么办?让朱家令去陪读的确能够让儿子过得比现在舒服一点儿,可从长远上看,这不是更助长了朱家令的“分离焦虑症”吗?到将来,孩子总归是要单飞的,朱家令又该如何去适应?

上一篇:戒不掉的爱,说不出的苦 下一篇:有趣的一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