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时间:2022-04-14 12:59:36

论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摘要】通过白岩松作为优秀的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的大量案例可知,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应兼备记者与主持人的双重素质,同时具有新闻评论、善于提问和分析问题等能力。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老师,应从基本功训练、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文化修养等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方能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综合能力;播音主持专业

在中国,以《新闻调查》、《新闻周刊》为代表的新闻节目中,出现了一大批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如敬一丹、水均益、白岩松、方宏渐、柴静等。他们大多数都有当记者的经历,不仅传播客观的事实信息,还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发表深刻的评论,从而在观众心中建立了权威性、信任感。

一、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一)兼备主持人与记者双重素质的能力

主持人和记者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但是记者和主持人之间可以找到某些契合点。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自然赋予了主持人独特的魅力。其中,富于人文关怀就是记者型节目主持人所具有的特质之一。在采访汶川地震时,白岩松听闻堰塞湖坝顶武警官兵十几天没洗澡没刷牙,便调侃道,他们是最不讲卫生的最可爱的人。这次的采访仿佛就像朋友之间的聊天,没有大话空话,也没有歌功颂德,但记者的话语中却处处透露着党和人民对奋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人们的关怀,这是记者的真情流露。这种细节常见于这样的新闻节目中,让我们看到了主持人的火热心肠,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的人文关怀。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主持人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立场应变能力和即兴发挥能力,也要有主持人的端庄持重,给人以成熟、稳定之感。所以,记者型节目主持人须整合主持人和记者双重身份,树立一种现代化新闻观念。

(二)新闻评论能力

新闻评论能力,对于记者型节目主持人来说,是一种基本能力。白岩松曾经说过感觉不到评论的记者才是好记者。个人认为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观众觉得你讲得很有道理,从中挑不出毛病,认可你的观点,并愿意按照你说的去做,化有形于无形,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维。说教毕竟会产生反感,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则更容易让大家接受。

李娜在澳网失利后,白岩松说,进步不能以成绩来衡量,我们看到了更好的李娜。她的一次又一次的攀升好像一个励志的故事,在职业体育中成长是她前进的强大动力。寥寥几句体育新闻的评论隐含着人生的哲理,不得不说白岩松的新闻评论功力实在是太深厚了。其实不止体育,生活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要享受过程,不必太在意结果。李娜虽败犹荣,她已经创造了中国网球的最好记录了,她为了我们很多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在法网胜不骄,在澳网败不馁。不管我们在今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带着这种精神继续前行。

(三)具有善于提问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报道的过程中,主持人的角色往往在转换,面对被采访者,主持人是代表观众去提问;面对观众,主持人不是简单新闻的转述者,而是通过一个个的问题引导观众根据主持人的思路深入到新闻事件内部。主持人要学会揣摩观众的心理,观众在什么时候对什么问题感兴趣,会对什么问题提出质疑,在采访中合理地铺张,增加节目的悬念性,这其中,主持人不是简单的陈述者,而要体现主持人的智慧和引导。

白岩松在采访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用聊天这种轻松的方式,分别问了“是不是诺贝尔奖的颁奖词其实有点落后于你的创作前行了?”、“正在准备过程中的作品”、“将来的文学路将准备怎么走?”等问题。这三个问题既排列紧凑、构思精巧,准确的勾勒出莫言先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创作,又体现了白岩松事前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对莫言先生的写作风格、主题、获奖等都做过了解。通过主持人引导式的提问,莫言先生也表示,不管获得什么奖都要感谢这块土地,以后会继续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作。首先就问了莫言先生现在是否已经对媒体反感了,来试探莫言先生的态度。这说明白岩松会站在被采访者的角度去猜想对方的心情感受。白岩松看似随意的提问,其实能从中得到很多想要的信息。

二、加强对播音专业学生的训练

白岩松作为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在学习中,老师又该更加注重哪几方面能力的训练呢?

(一)扎实基本功

学习播音主持就跟盖楼房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有打好了基础才可以盖高楼。主要抓学生的绕口令、吐字归音、停连节奏等基本功的训练,叮嘱学生坚持每天早上起来练声半个小时。一个主持人只有做到声音圆润、饱满动听才能更加打动观众。

(二)有意识的培养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水平

作为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立场,不能随波逐流,对事件最好能做出独特的见解。所以在专业课上我会抛出一些话题,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比如即兴评述、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等的形式。让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讨论,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光有良好的思维还远远不够,如果只是会想而不会表达,没有人能够明白你到底在想些什么。所以,口语表达也是作为一名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必要能力,在平时训练中要加强。

(三)训练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

一般的节目都是直播,什么突况都有可能会出现,所以,之前准备好的一套解说词可能就不能派上用场了,这就需要记者型主持人冷静下来,在现场重新组织语言,这点非常考验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对此,我要求学生除了在学校做一些实践外,还可以走出学校的演播室,多到单位进行实践,这样当我们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时,也能临危不惧。

(四)更加注重细节和加强知识的积累

在平时的训练中需注重细节,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样做出来的新闻才会更吸引观众。作为大学生在阅历上可能还达不到这种程度,可以只有平时多留心身边的事物。同时播音主持作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更应该加强文化课的学习。

综上所述,记者型节目主持人顺应了新闻改革的发展潮流,是未来记者和主持人的发展方向。在白岩松身上,我们看到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兼备记者与主持人双重素质的各种能力。由此启示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促进实践的发展,同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才能不断推动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的专业发展。

上一篇:《诗经?国风》中的女性意识 下一篇:准军事化管理下的飞行大学生班级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