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改善文艺精品创作环境

时间:2022-04-14 12:00:33

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改善文艺精品创作环境

作者以宜昌为例,在对宜昌地域文化特色及其资源优势进行调研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宜昌文艺精品创作的现状和特点,对影响文艺精品创作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促进文艺精品创作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改善文艺精品创作环境的建议。

一、宜昌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其资源优势

(一)巴楚文化是宜昌最有特色的地域文化

长阳及清江流域是早期巴文化的发源地,远安(保康)及沮漳河流域是早期楚文化的发源地,清江和沮漳河既是宜昌境内两大重要河流,又同时在宜昌境内汇入长江,长江、清江和沮漳河几乎覆盖了宜昌全境。在人类活动的早期,由于水上航行技术还不成熟,长江天堑将清江流域和沮漳河流域隔离开来,在长江两岸分别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巴文化和楚文化;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能力的不断提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江已经不再是阻隔巴文化和楚文化的天堑,而是成了沟通巴文化和楚文化的纽带。自春秋时期楚国迫使巴国西迁开始,巴文化和楚文化就在宜昌境内交融,逐渐在宜昌地域范围内形成了非巴非楚、亦巴亦楚、楚中有巴、巴中有楚、巴楚交融、独一无二的巴楚文化特色。

(二)宜昌的文化资源优势

除巴楚文化之外,宜昌的文化资源还有自然生态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军事文化、水电文化、工程文化、宗教文化和文博文化等。这些文化的每一个种类中的典型代表,都具有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形成优势文化资源多极林立的局面,这在国内的地级市中是极为少有的。

(三)宜昌市现有文艺精品及其特点

宜昌市现有的文艺精品主要集中在音乐作曲、舞台表演、摄影、小说、绘画、书法、奇石、根雕等领域。这些文艺精品的产出过程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由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们在缺少外界支持和极其艰苦的环境条件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追求和孜孜不倦的艺术探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这种现象说明在宜昌这块文化热土上自然生长着不少有潜质的文艺名家,在宜昌开展文艺精品创作的前景大为可期,同时也反映出当前的政策环境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和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

二、文艺精品创作的环境因素分析

鲜花的盛开离不开空气、阳光、土壤、水分和养料五大环境,如果把文艺精品比喻成一朵盛开的鲜花,那么,社会经济背景、政策体制机制、本土文化资源、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艺术人才分别类似于空气、阳光、土壤、水分和养料,只有当上述五大环境系统协调的发挥作用的时候,文艺精品的创作才会出现繁荣兴盛的局面。上述五大环境与文艺精品创作的相互关系分述如下:

(一)社会经济背景在文艺精品创作中发挥着空气对鲜花的作用。

文化总是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的文化心理需求,影响着文化的主流发展趋势,创新着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形式,充实着文艺精品的题材和内容。文艺精品创作,一方面要挖掘地域文化精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表达人们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另一方面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时代脉博,创新表现形式,丰富人们对真善美的现实理解。失去空气的鲜花就会窒息,脱离社会经济背景的文艺作品也会因为受众有限而过时失色。

(二)政策体制机制在文艺精品创作中发挥着阳光对鲜花的作用。

政策的制定对文艺精品创作具有导向性作用,好的政策可以充分调动文化艺术人才广泛参与文艺精品创作的积极性;体制的改革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解除束缚,通过走市场化的道路,促进有潜力的文化艺术人才在文艺精品创作中脱颖而出;机制的完善可以为文艺精品创作疏通渠道、理顺关系,在把艺术性、思想性和商业性融为一体的同时,形成一套完整的成熟的文艺精品产出模式。失去阳光的鲜花不会鲜艳,缺少政策体制机制支撑的文艺作品只会自生自灭、艰难存活。

(三)本土文化资源在文艺精品创作中发挥着土壤对鲜花的作用。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宜昌地域范围内形成的本土文化资源独特、积淀深厚、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为宜昌的文艺精品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往今来,在宜昌诞生的许多杰出文化人才和优秀艺术精品,无不深受宜昌本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是宜昌成为一块文化热土的有力佐证,为宜昌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增强了本土文化自信。失去土壤的鲜花只能存活于温室,忽视本土文化资源的文艺作品必然舍长取短、不接地气。

(四)群众文化活动在文艺精品创作中发挥着水分对鲜花的作用。

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群众文化活动既最贴近于群众生活,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常态形式;又蕴藏着点点滴滴的艺术闪光,是文艺精品创作的最佳素材,没有群众文化活动的数量就难有文艺精品的质量。失去水分的鲜花就会枯萎,脱离群众文化活动的文艺作品必然脱离群众、没有生命力。

(五)文化艺术人才在文艺精品创作中发挥着养料对鲜花的作用。

文化艺术人才是文艺精品创作的关键因素。在文艺精品创作中,首先要重视本土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留用,本土文化艺术人才最熟悉宜昌的环境、最贴近宜昌的生活,最有潜力创作出深受宜昌人民喜爱的文艺精品;同时要重视挖掘和引进外来优秀的文化艺术大师,让他们在宜昌发挥领军作用、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促进宜昌本土文化艺术人才迅速的成长成熟。本土文化艺术人才如同土壤中已有的养料,外来文化艺术大师如同人工施用的肥料,缺少养料和养料失衡的鲜花多为病态,没有文化艺术大师的点石成金,就难有优质大量的文艺精品产生。

三、文艺精品创作的三条主要途径

(一)个体文艺工作者的自身努力。个体文艺工作者凭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艺术追求,通过长期深入基层采风,在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中增强体验、收集素材,经过潜心研究和艰苦创作,最终孕成文艺精品。这种途径产出的文艺精品,饱含着个体文艺工作者的艰辛,经受得住市场的检验,作者本人往往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

(二)专业文艺团体的集体创作。专业文艺团体又分为事业型和企业型两种,其共同的优点是都能够发挥专业人才集中的优势,保持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其缺点是事业型和企业型的专业文艺团体在文艺作品的思想性和商业性方面往往难以兼顾,有厚此薄彼的倾向。

(三)各级政府机构的组织策划。各级政府机构通过精心组织策划,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广聚人才技术资源,倾力打造文艺精品。这种途径产出的文艺精品,其优势十分明显,但应重视市场和效益,在文艺精品创作的过程中始终都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艺精品创作应该综合发挥上述三条主要途径的优势,比如,可以由政府吸收优秀的个体文艺工作者参与决策和谋划,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购买专业文艺团体的文化服务的模式来创作文艺精品。

四、关于改善文艺精品创作环境的建议

(一)净化空气,营造健康合法的文化市场环境。

既要从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中吸取精髓和营养,又要剔除与社会发展趋势相违背的文化污染和精神糟粕,把握时展的脉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

(二)播撒阳光,制定助推文化繁荣的扶持政策。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单位的部分职能向文化企业转型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推动文化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运作机制,在市场的调节作用下,自然生成文艺精品产出模式。

(三)改良土壤,发挥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作用。

重点是要确定宜昌市文艺精品的评价标准,在文艺精品评比中增加本土文化的比重和含量,让那些既能反映宜昌地域文化精髓和时代精神面貌、又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成为文艺精品。

(四)保持水分,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

要充分发挥基层文化单位和群众文化团体的作用,在政策、资金、舆论、场所、器材等方面予以支持。通过定期组织举办各类文化赛事活动,加强群众文化团体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采风。

(五)补充养料,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留用。

建立健全人才的引进和留用机制,扩大奖励的范围,提高奖金的额度,重点奖励在宜昌市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和文艺精品创作等方面在思想观点、论文论著、课题成果、作品产品等形式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和有较大影响的文化艺术人才。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以香豆素工业合成构建的信息拓展试题研究 下一篇:修学游中跨文化冲突的形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