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计价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4-13 11:34:29

工程量清单计价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自2003年《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颁布以来,各地区大多数建设工程在招标过程中已经广泛深入地推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改变了传统定额计价的诸多弊端,但是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以来遇到的常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对策分析。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常见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承包人依据发包人按统一项目(计价项目)设置,统一计量规则和计量单位按规定格式提供的项目实物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实际、市场实际和企业实际,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后,提出的包括成本、利润和税金在内的综合单价,由此形成工程价格。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市场定价模式。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相比,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利于业主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业主工程造价的控制提出了新的思路。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方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重大改革,是规范建设市场秩序的一项治本措施,更是我国与国际管理接轨的需要。但自2003年7月1日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以来,通过实践,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工程量清单计价中的常见问题

2.1配套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缺乏

当前主要由国家标准来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必须配套有详细明确的工程合同管理办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推广实施后没有新的计价办法配合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使得招投标所确定的工程合同价在实施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合同管理措施。评标机构不能严格执行科学的评标办法。在评标时,对报价的评价方法和角度主要应考虑报价的高低以及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所报

单价有无科学性,是否合理可信。但在实际评标过程中,不少专家未能严格按照评标办法中的各项标准来评定标书的质量,更多关注的是标书最终报价的高低,而很少深究所报单价的构成及来源是否科学合理,以“合理低价”的标准择标变为仅以“低价”择标,影响了竞争的公平性,同时可能给建设工程的质量、工期等埋下隐患。

2.2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存在缺陷

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其编制工作以及编制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业主方面受多年来建设工程粗预算、多签证、下工夫结算的影响,往往认为后续还有结算把关,在工程建设前期没能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不重视工程量清单,为清单计价的实施留下了隐患。由于急于开工,急于结束招标工作和确定施工单位,而在当前市场各方对清单计价理解程度差异较大和实际操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这样做势必会降低清单的准确性。另外,由于各招标机构缺乏高水平专业人员,编制中存在对清单计价总体概念模糊、重视程度不够、文件编制水平不高、工程量计算方法掌握不好等造成的清单漏项或表达不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程度,造成了目前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普遍不高的状况。

2.3多数企业难以建立内部定额

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的关键在于企业自主报价。长期以来我国工程计价的唯一依据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预算定额。这一依据适用于工程建设各方。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质就是投标人以统一的工程量为基础自主报价竞争。当前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自己的企业定额.没有自己的内部计价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投标人报价缺乏科学的计价依据,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4造价从业人员的素质需要提高

(1)知识结构单一。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大部分只是对套用定额进行预算的编制、审核较为熟悉,而对项目的经济评价、优化设计及施工方案、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及索赔、风险管理、投标策略、工程量清单计价等知之甚少,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2)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少数中介单位的从业人员在竞争中受局部利益的驱动,片面迎合委托方的意愿,高估冒算,或任意压级压价,甚至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利益,损坏国家和市场主体各方利益,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常见问题的对策分析

3.1建立配套的法规、制度

加强监管和规范工程项目造价计价行为,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和实行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办法及相关条例,制定相关政策,依法查处违反工程量清单规范强制性标准的行为。目前应及时解决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营造一个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竞争机制和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造价计价方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2提高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

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针对施工图中存在的诸如数据差错、材料设备技术参数不明确、前后矛盾、描述不清、含糊其辞等影响工程量列表计价及施工的问题应进行充分讨论并予以明确,这样才能对清单的项目特征、项目工作内容描述清楚、准确,不会有大的疏漏。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必须认识并接受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通过学习,熟练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并运用于具体的业务工作中;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必须熟悉《计价规范》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做到能够准确计算工程量;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只有对施工图纸有较全面而详细的了解,才能正确地计算其工程量;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因为在施工方案中涉及工程造价问题,大多反映在措施项目费中。

3.3建立施工企业定额并完善自主定价机制

投标企业必须尽快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定额体系,这样才能使报价不再盲目,工程量清单计价才能体现企业成本价格和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而施工企业要自主报价,就必然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相关规定,针对建筑市场的变化建立和完善企业自己的定额,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先进的内部定额,这个定额对外可作为投标报价的依据,对内作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内部核算的依据。这样才能促使施工企业积极尝试,在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努力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防止盲目恶性竞争,应从企业诚信抓起,大力推行诚信机制建设,推行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布企业诚信情况;建立诚信档案制度,并使诚信档案成为资格预审的重要依据,使企业真正认识到提高竞争力靠的是技术、管理、服务和诚信,从而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

3.4提高工程造价咨询专业人员的素质

(1)对工程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首先需要对工程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对没有能力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监督而又要进行项目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能力的部门,最好是成立一个建设监理组织。

(2)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政府及行业协会应加大培训及监管力度,将“道德修养”作为考核发证和年检的一项指标;要拓宽知识范围、掌握多种职业技能,不仅要会精确计算工程量,掌握列表编制的方法,还要明白施工中将要发生的各项措施费用。

结语

针对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过程中的常见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完善,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建筑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工程量清单计价》 王建平 化学工业出版社

[2]《我国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余霞 广西电业出版社

[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中国计划出版社

上一篇:沥青路面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压力容器焊接质量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