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时间:2022-04-13 10:51:45

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不同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共70例,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用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张力带两种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4%;(2)采用Lazzcano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其中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4.3%,对照组患者评分优良率为74.3%。 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的临床疗效,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克氏针张力带;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多发损伤,其发病机制多为直接或间接的暴力,目前,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方法多为手术治疗,且治疗效果良好。本文研究对选取的7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了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张力带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并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为20~60岁,平均年龄为(38.8±6.4)岁。70例患者中,肩锁关节脱位4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其中开放性损伤12例,闭合性损伤5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用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张力带两种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令患者仰卧在手术床上,头部偏向肩部健侧并以薄枕垫高肩部。手术切口绕患者肩峰为弧形切口,内侧直达锁骨中点,将患者肩锁关节、锁骨远端、喙锁肩锁韧带及喙突充分显露后,清除夹杂在其中断端间的软组织和血块,进行复位后采用持骨钳加以临时固定。需注意的是,对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应去除破碎的关节盘后再行复位【1】。

1.2.1 锁骨钩钢板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将钢板进行预弯后,将其钩状部位插入患者肩锁关节后方的肩峰之下,并以3.5mm的螺丝钉将钢板固定在患者锁骨上。

1.2.3 克氏针张力带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在距患者锁骨断端20mm处采用克氏针横向钻一孔,并将0.8cm的钢丝穿入其中以备用;对患者锁骨进行复位后,从患者肩峰外缘钻入一枚克氏针,并经从患者肩锁关节及锁骨骨折远端直至患者锁骨骨折近端,将备用钢丝以“8”字形在患者锁骨上方绕克氏针尾部收紧扭结,并剪去多余钢丝【2】。

手术过程中,需探查患者喙锁肩锁韧带是否断裂,如出现断裂现象应尽量加以修复,固定结束后,应帮助患者活动肩关节,以检查其肩锁关节和骨折端是否固定稳定,最后进行伤口清洗并进行缝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都给予前臂吊带悬吊,在患者手术切口疼痛减轻后逐步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4%;采用Lazzcano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其中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4.3%,对照组患者Lazzcano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良率为74.3%。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骨不连接

局部感染

内固定松动断裂

发生率(%)

观察组(35)

1

2

8.6 *

对照组(35)

5

4

2

31.4

表2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例)

组别

优良率(%)

观察组(35)

24

9

2

94.3 *

对照组(35)

15

11

9

74.3

注:1)*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优良率 =(优+良)/80×100%。

3 讨论

肩锁关节由锁骨远端和肩缝内侧面构成,而锁骨关节面则斜卧在肩峰关节面之上,关节间隙从外上到内下形成了一个倾斜角,该倾斜角的稳定性主要由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和三角肌及斜方肌的腱性附着部分者三者维持,其中,喙锁韧带是稳定肩锁关节的主要组织,肩锁韧带则是能够提供90%的锁骨后脱位阻力【3】。由此可见,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重新修复患者肩锁关节的稳定性,而手术过程中,完全显露患者肩锁关节,清除其关节内碎片,并修复患者肩锁喙锁韧带极为重要。

本文研究对选取的7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了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张力带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锁骨钩钢板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建平,覃大海.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7,1(2):8-10. [2] 李生平,黄辉,彭维波.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疗效对比[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162-3163. [3] 兰海,员晋,张进军.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0,29(23): 23-25.

上一篇:阿奇霉素60例临床应用探讨 下一篇:微卡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药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