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套无敌 第17期

时间:2022-04-13 08:16:43

别梦依稀电影院,故人一十五年前。当旧世纪已经进入新千年,当青涩的杰克已经迷失于悠远的《盗梦空间》,纯情的露丝已经成熟为性感的《朗读者》,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影迷依然 My heart will go on,让卡梅隆驾驭《泰坦尼克号》乘风破浪――再一次从中国观众的“我心永恒”中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我却想像刘欢唱的那样《千万次的问》:问自己你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泰坦尼克号》不用改情节和人物,直接用3D技术翻新就可以再来一版而且票房火爆更胜当年?原因只在于:这是一个俗套的爱情故事!《泰坦尼克号》的故事看上去不眼熟吗?高帅富资产阶级男友缺乏激情、只爱钱财、循规蹈矩、枯燥乏味,穷小子杰克虽然是个标准的无产阶级流浪汉,但性情开朗、自由奔放、敢爱敢恨还有画人体的一技之长。如果不是导演、作家们诚心下狠手如此虚构就是漂亮的露丝红颜薄命――就非得在这两难中选择,就不能遇上又幽默、又有趣、又成功、又有钱、又有文化、又讲感情的极品男人。

古往今来无数的创作实践都证明了文艺创作的一个残酷规律,那就是:特立独行的伟大作品可以跨越时间被历史封存为经典,而各种各样的俗套却往往拦不住被复制被泛滥。即使不像《泰坦尼克号》这样直接“活过来”,也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借尸还魂”。从好莱坞到琼瑶,从《罗马假日》到《泰坦尼克号》,很多惊人相似的俗套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未走远。

“俗套”并不完全是贬义词,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俗套”是在诸多可能性下历经无数创作实践总结出的优选法。譬如网上有才子总结说唐诗基本可以总结为:“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而宋词基本可以总结为:“小资喝花酒,老兵坐床头,知青咏古自助游,皇上宫中愁。剩女宅家里,萝莉嫁王侯,名媛丈夫死得早,美眉在青楼。”再例如我国传统戏剧中的“好人受难”、“恶有恶报”、“大团圆结局”等许多俗套,不断被实践证明为最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以直到现在有很多古装穿越的、武侠言情的、家长里短的电视剧仍然是按照这样的俗套批量生产出来的。再说远一点儿,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落俗套吗?《哈姆雷特》式的复仇、《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奥赛罗》式的嫉妒、《李尔王》式的错中错……后来不断被演绎、被改编甚至被延伸拍成《狮子王》等很多不同风格的文艺作品,就是因为这些俗套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都具有战无不胜的“征服力”。

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简单地描摹“俗套”是最安全的走向“成功”的捷径。如果你想独辟蹊径、特立独行,那你必须要有深刻的洞察力和过人的才气。这二者之间的差别就好比《泰坦尼克号》和《低俗小说》,或者如刚刚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冰火两重天的《桃姐》和《让子弹飞》。

回到人物关系上来论“俗套”,《泰坦尼克号》让我不由得想起前两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蜗居》。如果说《泰坦尼克号》里的露丝是流于俗套的浪漫主义,那么《蜗居》里的海藻就是饱含个性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诠释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现实主义则倾向于解剖“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现实主义往往残酷却深刻,浪漫主义则时常优美得像一个梦。梦很好,惟一的缺点是:迟早会醒!

如果让你来拍《泰坦尼克号》,你会选择俗套还是标新立异呢?眼下这一3D版《泰坦尼克号》属于十五年后卷土重来,加上在卡梅隆以前就拍过好几版。剧中虚构人物不论,诸如古根海姆博物馆和梅西百货的创始人等各种当时真实人物的故事近来也被频频发掘出来。可是中国也有一艘“太平轮”啊,虽然没有泰坦尼克号大、载客和遇难人数没有这么多,但船上的人物故事及后人的传奇性丝毫不逊色于泰坦尼克号。台湾女作家张典婉早已写成书,并早有吴宇森等名导要拍这段故事的风声。我好奇地盼望着想知道:那会不会是一个俗套?

上一篇:做不了普通人,演个普通人也不错 下一篇:五月天摇滚到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