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金波利用微电影认识更多年轻人

时间:2022-03-24 06:05:35

钱金波利用微电影认识更多年轻人

红蜻蜓时尚集团曾率先在中国国产品牌中推出微电影《你会爱我多久》,请名模付振刚在威尼斯水城演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

红蜻蜓董事长兼总裁钱金波先生称这部微电影是红蜻蜓时尚集团与时俱进的一部作品,并且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来分析微电影在品牌推广宣传中的作用。

他认为,品牌推广包含两个方面,是否促进消费和提升品牌形象。钱金波先生说,这是一个视觉疲劳的时代,填鸭式的硬广不会像以前那么深入人心。微电影是诸多当代传播手段中的一部分,当下的传播模式是一个立体的架构,信息源是多元和整体的。

红蜻蜓品牌希望利用微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认识更多的年轻人――改变原有的客户群,接触更多的和网络密切相关的年轻人。现在买红蜻蜓的人都是60后或者70后,未来,80后90后一定会成为我的客户群。这是朝阳产业,也是发展趋势。

BQ = 《北京青年》周刊Q =钱金波

BQ:你怎么看微电影这种表现形式?

Q:目前品牌的发展导向是以顾客为导向的,在当下信息泛滥的年代,每天有超负荷的信息,大部分信息是匆匆而过不留一点痕迹的。所以传统的传媒形式产生了新生代的课题,网络衍生了微电影时代。传统电视传播的15秒广告需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太多,需要讲述主题故事和介绍产品,要15秒钟把这些说明白说仔细很难。微电影的优势是可长可短,由好多个十五秒组成,同样的投入可以表达的东西更多。因为时间长,所以微电影对品牌传播的诉求更全面――时间更长一点,用小系列的故事支撑大故事,三个话题构成不同的情感,每个话题都有炒作和互动的可能。

微电影的优势是在于依托于网络的平台,通过网络互动可以制造更多的话题。以前观众对电视广告是以观赏的角度进行的,通过对电视观看进行了解,微电影时代就是互动的环节了,对话题产生个人的想法和说辞,并且进行评论互动。网络的传播速度更快,涉及面更宽泛。

BQ:你怎样看微电影中的商业表达?

Q:微电影和电影不同,电影有他的商业价值,微电影却是一种途径,品牌拍摄的微电影不会偏离产品本身的品牌的核心诉求。传播的诉求就是能给生意带来商品销售拉动,其附加值就是品牌形象。现在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多元化,现在如何借助新的传播平台推广品牌都是新的课题,微电影仅仅是其中一个渠道。

BQ:拍摄微电影的资金投入和传播渠道是怎样的?它和广告投放电视传播有什么区别,利弊都在哪里?

Q:我没有用利弊来分析,品牌形象的塑造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不能代替品牌的生命周期。若是100年之后,红蜻蜓品牌还能形象健康地活着,这就成为好的企业。大家不要对微电影抱以太大的期望,它不能代替品牌,也不能给品牌带来质的飞跃,谁都不会因为微电影一夜暴富,它的优势只不过是适合传播。

这就像品牌的广告代替不了品牌的生命周期,品牌的路是漫长的、需要坚持。就像是一场秀,不可能一次就能达到最高峰,这里面不应该有任何的急功近利。

BQ:红蜻蜓时尚集团在国内是率先拍摄微电影的时尚品牌,你怎么看品牌的与时俱进?

Q:当下品牌的运作角度不是我们挑选顾客,而是顾客挑选我们,还没有到客户顶礼膜拜的程度。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寻找――我的顾客在哪里,他们需要什么,我们要满足他们,要跟着顾客和市场走。与时俱进是匹配和同步的概念,一个品牌一定在不变当中求变化,时尚趋势年年都在变,那是一个嫁接的过程,人们说时尚的寿命只有一个礼拜,但是品牌的生命是无限的。

BQ:你觉得微电影的门槛低么?这是不是一种自媒体的走向?微电影的未来是怎样的?

Q:现在的品牌传播跟公司的收购兼并一样,是整合的年代,多种媒体多元化的发展的方向,就像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一样,东方和西方的文化都不会消亡而是相得益彰,需要包容、融合、和谐。微电影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是他不是惟一的。

往往是在经济危机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蓬勃,因为大家开始有更多的精神需要。看电影从消费的角度是最廉价的,能够满足精神层面的寄托。所以这两年的电影产业发展迅猛,那是文化发展的缩影。

BQ:微电影的投入和产出是怎样的?

Q:我们有强势的数据分析和跟踪,以前电视广告是没有办法数据量化的,但是网络可以,通过点击率、浏览率,可以得到数据的量化,所以应该来说投入那么多钱之后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一个品牌有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通过微电影解决认知度解决品牌诉求传播,认识我们并对我们有好感了,我们就胜利了。

上一篇:艾敬黑白微电影表现艺术家身份 下一篇:制胜眼线胜利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