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财务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04-13 09:08:25

做好高校财务工作的思考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财务管理也面临全新的局面。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校的要求,因而本文基于现代化新形势,从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并对比分析了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进而提出大力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才能有效提升高校现代化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会计管理 财务管理 现代化水平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高校财务管理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与新的挑战。在理论上正确理顺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的关系,在实践中全面改革现有的与传统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高校财会治理结构,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最为紧迫的任务。因此,要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致力于提高财务管理的实效性,提升高校的现代化水平,保障高校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职能与财务会计职能分工不明确

高校订立财务管理需要根据国家法规、法律以及高校的财务制度,从高校实际工作运营情况制定财务工作制度,高校财务管理职能具有指导和规范高校日常工作的作用。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职能和财务会计职能的分工上仍然表现不明确。部分高校会将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的复杂任务加在一个工作人员身上,这样就会混淆会计职能和财务管理;部分高校虽然经过多次整改,但是也有很多高校并不重视财务管理在高校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导致了高校滞后发展时机,影响高校长远发展。

(二)财务管理停留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

时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现代高校应具备多变化的发展形式,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复杂化的财务经济活动,但是与此同时,大部分高校不能适应时展的脚步,他们仍然延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这样一来,高校由于不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给财务管理带来新的危机和挑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包括“集权式”和“分权式”两种。

1.“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顾名思义是将管理权、财务决策权和控制权都控制在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相应的二级单位的权利只有决策日常经营管理的权利和短期财务规划。“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高校具有主导的决策权,财务政策由上向下实施,效率较高,利益较大,风险控制较低。同时,不利的因素正是由于上传下达的内部管理模式,导致二级单位收到高校的信息可能不够真实,这种模式阻碍了二级单位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无法准确反映多变的外部环境。

2.“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分权”管理模式就是针对“集权”而制定的,其具体的管理制度是二级单位拥有独立管理权、财务决策权和控制权,而高校不做过多的过问和干涉,只是在重大的财务事项上,高校负责管理和审批,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意见。“分权”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点是积极地调动了二级单位的工作动力,不会妨碍二级单位决策自己的日常业务。缺点是二级单位忙于“各自为政”,容易忽视或忽略高校的整体财务目标,也就是高校和二级单位的财务目标不一致,导致影响高校长远的发展目标,资金在运转方面,也容易发生冲突,降低资金运作的工作效率,增大了财务风险。

二、改进建议

(一)分清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的职责

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职能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虽然有其相似的地方,但是在高校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分清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否则会影响高校的资金运作等风险。

1.两者目标不同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针对高校的相关利益者,为了保证相关利益者的个人利益,需要高校提出可靠、真实的经济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应用于日后的财务决策上。

2.两者基本职能不同

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筹集、组织、监督、分配资金运动。而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虽然在职能方面,两者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两者在监督的时间点上有所不同,前者是事前监督,后者是事后监督。

3.工作内容不同

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财务预测、编制财务预算、日常财务管理、事后财务活动分析。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记录、计量与报告。

4.工作方法不同

财务会计使用的是专门方法,如设置账簿、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告。财务管理则是运用定额管理、预算管理、可行性分析、预测等方法。

5.从利用货币计价方面去分析,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虽然都是货币计量,但二者所利用的货币职能又不同

财务管理利用的是货币的支持手段职能,而财务会计则利用价值尺度职能。

(二)更新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

1.借鉴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

一是风险观念。高校在生产经营中的成本投入、支出、收益等都要根据市场的行情来合理分配资金,并定期对这些资金进行审核和考察,及时补救高校的财务漏洞,使高校正常经营,否则将会使高校陷入风险中。

二是经济效益观念。无论是高校的上级领导还是高校的财务人员都应该对别人的经验去糟取精,在成本、支出、收入上面大下功夫,使得高校能够在低投资的基础上让效益最大化,增强高校的竞争力,而高校能够长远的发展下去。

三是财务管理为主的观念。务必要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准确、合理地进行资金的控制、计划的决策和数据的考核、资金的预测等,这些项目也是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内容,高校注重财务管理的控制、规划,也就很好地掌握了整个过程中的成本投入、费用支出,以及最后的收入。

2.如何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

高校构建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是财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质量以及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高校实现精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业务控制要求嵌入到财务信息系统中,同时加强对财务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从而使得整个高校的财务管理的实施均遵循统一的口径和原则,避免财务人员理解偏差的现象发生,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性,提升高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3.如何强化财务风险管控

要狠抓高校内控制度的落实。高校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提高员工的自律意识,另一方面,要敢于管理,结合各自实际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那些违章作业、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真正达到内控制约监督有效的目的。与此同时,对各级管理人员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形成集中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制衡的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另外,要建立健全高校的财务监督体系。继高校应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对财务会计人员实施定期轮换岗位制度,一个财务人员在一个岗位上的时间太久就会熟能生巧,就会创造自己犯错误和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提供方便而犯错误的机会。轮岗交流,可有效避免会计犯错误和违反财经纪律。

参考文献

[1]张记元.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0(09):116-117.

[2]周顾宇.对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10(05):29-31.

作者简介:刘刚(1969-),男,湖南人,就职于新疆塔里木大学计财处,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上一篇: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新挑战 下一篇:企业如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