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陶瓷器纹饰设计美学初探

时间:2022-04-13 07:44:42

绞胎陶瓷器纹饰设计美学初探

【摘 要】绞胎陶瓷器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种新兴的工艺,其纹饰极具装饰特色,本文从设计美学的角度来探讨它,以此希望绞胎陶瓷器纹饰作为宝贵的艺术遗产能不断影响和激励着艺术设计师们。

【关键词】绞胎 绞胎纹饰 设计美学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陶瓷发展史中,盛世繁荣的唐代,制瓷的工艺和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各地窑口百花齐放,创烧了不少品种新颖的陶瓷器。而在短时间内兴旺发展起来的绞胎器则是唐三彩系列独创的新品,一经出世便成为中国古陶瓷史上的艺术瑰宝。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绞胎陶瓷器创烧于唐,而后盛于宋,衰于金元,生产窑口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山东等地。普通陶瓷器的烧造顺序一般为坯胎成型后,再对其表面经行装饰。采用釉面、绘制图案、浮雕以及粘合等方式,达到艺术品的装饰目的。而绞胎器则完全不用,陶瓷器在胚胎成型前与混合了各种色彩的陶泥、瓷泥一同绞揉创作,再在成型过程中使其花纹图案充分展开,从而达到器物装饰美化的目的。这种靠胎泥本身变化来进行装饰的效果极具艺术美感,引人入胜,为贵族所钟爱。这种装饰技法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五彩渗化,晶莹悦目的装饰效果。

1 独特纹饰的由来

在研究绞胎陶瓷器纹饰的过程中,其纹饰独特性的由来一直是学术界专家们研论的聚集点。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和民间传闻,在唐代人们对自然木纹较崇尚和喜爱,其中瘿木纹的肌理盘旋纠缠十分独特,引得当时不少文人雅士以瘿木器作为礼品相送,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流传下来的“瘿樽、瘿枕、瘿床”等。《博物志》中提到:“山居多`。饮水之不流者也。凡楠树树根U甚大。析之。中有山川花木之文。”唐人吸取了瘿木中“重山叠嶂、连波迭浪、奔电忽云”的特点,与以往三彩陶瓷器装饰方法大为不同,使唐代绞胎器具备优美浑厚的器型的同时还展现出“若蒲陶之蔓延,如兔丝之烦荣,向嘉禾之垂颖,似灵芝之吐实”的纹饰图案,可谓美不胜收。

而另一种说法认为三国时期的犀皮漆器在唐朝更为流行,不同颜色的花纹于犀皮的漆层构成会形成各种大小不规则的斑块,但是对比“片云、圆花、松鳞”这些犀皮漆器常见的纹理图案来看,似乎与绞胎陶瓷器丰富多变的纹理特征有些不太相符,由此引得人们更多的思考。

然而还有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唐代工匠艺人们在制陶收工时,无意之中将各种制陶时所用的胎、釉的边角剩料搅拌在一起时,发现行云流水的瓷泥纹理,酷像大理石纹和瘿木纹,将其制作成不同形状的瓷坯体,对比十分强烈。也有可能与当时制陶工匠人口的流动,以及工匠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这些因素促进和带动了瓷土原料的流通,给工匠师傅们提供了更丰富的联想。历来我国勤劳的先人们爱好将生活环境中的所见所闻提炼出来,作为新的装饰元素,由此更迭替换着不同的装饰美。

经过对以上专家学者观点的描述,关于我国古代绞胎工艺的产生原因,专家学者一直意见相持,部分学者称其借鉴西方的玻璃制作工艺或古代漆器制作中的“犀毗”装饰工艺;还有部分认为,其工艺来源于北方芦苇席编织手法、揉面手法,或自然环境中的水涡纹、石头纹、花纹、木纹,甚至太极图形等等。总之这种独特纹饰的构思设想,是源于何因何由,还等待着学者们继续研究发现。

2 绞胎陶瓷器纹饰特征

绞胎陶瓷器的纹饰随意蟠屈而不拘常法,仔细分析观察,将会发现不同品类绞胎器纹饰的格调和形式大体相近,有着一定的构图规则,在历朝历代的发展轨迹上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唐代绞胎器的纹饰,大部分以不规则漫长线条的抽象写意纹为主,器物整体散发着无拘无束的飘逸洒脱之感。其纹饰主要有石理纹、流云纹、木理纹等。枕为绞胎器中数量最多,制作最精美的一类器型,枕面的纹饰常采用莲花纹、牡丹纹、等、团花纹等,四壁则饰以虎斑纹,木理纹等,寄托了民间百姓的祥瑞信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宋代绞胎器纹饰则多以小巧精美的密集与发散型纹饰为主,注重器物的内在美。到宋金时期,则以贴面绞胎图案装饰为主,纹样变化更加丰富。宋代的绞胎器工艺以焦作当阳峪窑为代表,其纹饰变化多样。如仿生类的羽毛纹、席编纹、麦穗纹等,还有模仿流云的抽象纹饰。并按一定的构成方式进行有序组合,使其形成如孔雀开屏、牡丹绽放、水波荡漾、织绵等图案形象,其纹饰和胎体相生相,在韵律感的带动之下五彩斑斓。

辽金时期绞胎器纹饰较为呆板与零碎,缺少整体气势和韵味。元代的绞胎纹理由面向线演变,明代开始由整体绞胎装饰发展为局部镶嵌装饰为主。总体来看,绞胎装饰经历了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块面到小块面,由多到少的演变过程。

绞胎由于采取的绞揉和拼接方式不同,而变化多样,以致绝无纹样完全相同的纹饰。现将绞胎纹样归纳如下几大类。

肌理模仿类,指对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的模仿。木理纹:在绞胎器重最常见的纹饰,较多用来装饰枕壁及碗、盘、杯等器物的腹壁,其纹理变化多样,边缘通常参差不齐,效果如流云状绚丽,看似随意,却乱中有序。琥珀纹:多装饰于枕面,其特点为条带状的图案,其绞胎图案制作相对简单。虎斑纹:与木纹一样饰于枕壁,为条带形弯曲状,可能与虎枕装饰上得到启发有关,纹样对比强烈,极具装饰效果。席编纹:为纵横交错两头粗中间细的编制纹理式样,按席编工艺进行组合而成,在宋代当阳峪窑中有生产。

自然形态类,指借用大自然山川河流、花草飞鸟等形态,作为纹饰创作元素,进行模画。花朵纹:五瓣花朵纹样最为多见,花朵中间用点状花蕊,周边饰以多圈环形花瓣,常用于装饰枕面。花朵图案的纹饰也引申出了好几种变化,如五瓣圆形花朵、纹三瓣三角形团花纹等,形成多组团花纹样,整体构图饱满装饰性强。麦穗纹:纹样为小麦穗状,由下向上渐变延伸,用于装饰于碗类器物主体部位,其绞胎器通常为全绞胎型。羽毛纹:该纹样的特点是通过一定的构成形式,将某一个单位元素进行渐变或发射式排列,使之形成如鹧鸪斑羽毛纹,多采用全绞胎成型工艺,由外旋转如飞雨四射,群星绽放,使器物极具动感,多用于碗类绞胎器物使用。流云纹:其纹饰变化自然,多采用绞胎后拉坯或盘筑成型,绞胎纹饰因形而变化,如行云流水,极为流畅简洁,富于韵律。

几何形类,指由简单的几何图形为装饰元素,常结合多种纹样的纹饰类型。菱形纹:采用菱形为纹样基底,由两个或四个小的菱形,连接成一个大的菱形纹图案,菱形中间饰以团花纹,据出土文物来看目前仅见于枕面装饰。回形带纹:该图案使用较少,纹饰变化迁回曲折,仅见于箱形枕面上,贴片压印而成,然后施黄色或绿色透明釉。

总之,从绞胎器上变幻万千的装饰图案来看,一方面体现了陶工们极具表现力的创作心态,崇尚自然与含蓄之美,追求质朴与雅韵的意境;另一方面,工艺上追求浑然天成,图案上自由奔放。其装饰风格具有浓郁的民俗美学、宗教美学、书画艺术的美学,体现了不同时期古人极具个性的审美思想。

3 绞胎陶瓷器纹饰设计美学

古人在进行绞胎陶瓷器纹饰设计时,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原有材料与工艺技法的照搬,而是在生产中不断创新探索,致力于自我突破,追求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诸如绞胎枕上,造物工匠利用两色胎土为装饰设计元素,随之借取自然万物的身形肌理,糅合出的不规则形云纹、羽毛纹、团花纹、木理纹等,有着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之感。如此设计美学思想的实现,不但需要工匠具有高超的手工技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才能够做到随心所欲,从而使器物在功能、造型、材料、技术与实用等五方面达到统一,实现对美的真实追求。虽然古代先民们还没有总结出系统科学的设计理论,但他们已经用这种朴素的口传心授的思想来指导设计了。

中华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与这种先民们朴素的造物理论和经验不谋而合,即“天人合一”,此哲学思想由庄子最先提出,后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衍生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又如《老子》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念。所谓“法”就是“效仿、学习”之意。“师法自然”透露出了古人向自然借鉴和学习的思想。从《老子》中可以看出,人类效仿的源泉是自然万物,其皆可成为人类模仿学习的对象,从中得到有益于自身发展的部分。模仿是人类向自然界学习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从自然万物中汲取设计灵感,即用手和心去感受自然界万物的生命规律,这不仅是绞胎器纹饰的设计观,同时也是各门类工匠的共同造物观。“道法自然”蕴含着中国古代独有的艺术观和审美取向,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学意义,并对后人的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古代工匠在绞胎器的装饰过程中,向自然寻求艺术灵感,纳入其精气神。大自然中生生不息的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飞鸟走兽等,都是匠人们造物构思中的神来之笔。如羽纹、席编纹、菱形纹、三角纹、连珠纹、麦穗纹装饰所表现的节奏美;不规则纹、云纹、大理石纹等表现的意境美。一方面在技艺上改变了以往陶瓷器纹饰的装饰手法,另一方面,在精神上赋予了其特别的艺术表现力,纹饰图案动静结合,给人一种绚丽兼具沉稳之感,成为绞胎器纹饰的一大装饰特点。绞胎陶瓷器以其独特的工艺技法,将不同色泥相互绞揉后自然融汇于一体,巧夺天工,不留人为痕迹,为其设计美学理念的完美体现。人与这天地之间衔接着一座隐形的桥梁,将自然万物与人相通相连,自人踏上这一探索道路,我们看见了桥对面的风光美景,而此时人们也被这景纳入其中,得道于天,成法而然。

结语

绞胎器作为我国古代精湛制瓷工艺,蕴含着丰富的人文风情和艺术价值,是可触摸的历史。本文通过对绞胎陶瓷器纹饰的分析,发掘其丰富的艺术宝藏,以期望学习先人设计美学理念,对古代遗留下的器物所蕴含的设计思想做出全面的解读和研究,提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当今世界卓越的设计理念,使华夏文明璀璨的艺术成果成为强劲的新生力,注入当代设计作品之中。

参考文献

[1]杨静荣.《谈陶瓷装饰工艺-绞胎》[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4).

[2]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王维忠.《中国历代陶瓷造型纹饰图鉴》[M].辽宁美术出版社,1996.

上一篇:浅谈对设计思维的认识 下一篇: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