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闹腾非真意 沉静追求方是本

时间:2022-04-13 07:04:16

课改前,我们的语文课堂作如此状:教师滔滔不绝,唾沫横飞,得“意”而忘“言”;少数学生意气风发,顾盼而神飞;多数学生昏昏欲睡,或同梦周公而翩翩飞舞,或“地下”活动而有声有色,或远眺窗外而风景独好。总之,教师费时费力不讨好,学生想学厌学实难熬。对此只有一句话与诸君共勉:“满堂灌”不可取,费时费力无用功;优生对答如流,他“生”未卜此“生”休。

新课改之风起,课堂风向大变:课堂活动成为一种时尚,或“左邻右舍”,或四五人合围而坐,时而展开讨论,时而当堂辩论,时而动作演示,时而影视观摩,时而声乐熏染等等,课堂变得热热闹闹起来。赋诗云:满堂灌水水不流,满堂闹时何时休。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曾说: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念及此,我不禁感叹:热闹是有了,收获何在?“满堂闹”就是我们语文课所需要的?不,绝对不是!请不要让我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我们抛弃了教师这个主体,并视之为烫手山芋。我们把自己变成了旁观者,把“热闹”给了学生,却没发现“闹心”仍留给了自己:祖国花朵满堂开,只见开花不结果。

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是啊,我们现在视学生为主体,给足了花朵养分,给足了活动空间,给足了成长时间,……纠结于“给足了”三字,我们才恍然大悟:关键就在这“给”字上,这是学生需要的吗?“给”了就可放任自流了吗?

就拿语文阅读来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主动积极的思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却往往是在静态下进行的,这与我们的热闹的课堂活动恰恰背道而驰。满堂的热闹,学生就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讨论到最后得出的答案仍是惊人的一致,得出的仍是我们“需要”他们得出的答案,是不能偏离考试标准的答案。至此我们似乎陷入了矛盾当中:为什么我课改改了,仍是不见效果。这个“改”是说得多么的冤屈,是多么的无奈。但实际上,我们只是忽略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一,课堂活动的实质是什么?

课堂活动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活动必须服从教学目标,以利于知识的讲授和学生的发展。但课堂上,我们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如一位老师一堂课安排了两次讨论、两次探索、四次活动。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乱哄哄。这种问题症结主要在:活动多,而且掌握火候不准,有活动没体验。

有活动值得肯定,活动太多则过犹不及。活动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是印证、运用、探究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活动是载体,不是目的。而且活动多了,难免目的性差,设计不周全。如果活动与动手动脑相脱节,活动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相脱节,没有体验与反思,只能说是一种无效而无价值的浪费。

我们认为,课堂活动应该在教学目标的限度内让学生形成一些体验,发现一些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适度的活动来巩固、运用、拓展学科知识,服务于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的实效性,以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

第二,学生参与的实质是什么?

是不是说了话,回答了问题,参与了所谓的小组讨论就是参与?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一场讨论参与活动,追求的不应是表面上的热闹,在参与课堂活动之前,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该活动的目标并理解其意义,这样师生双方才会达成共识,同心协力的为实现这些活动目标而努力,否则学生就不会真正参与进来。其次,为了实现活动目标,教师要设计一定的教学策略,通过启发、说明等手段指导学生如何对活动进行具体有效的操作,调动普遍参与活动的积极兴趣,而不是放任自流,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把部分学生的参与代替全体学生的参与。总之,有目的性、可操作性的、全体性的学生参与才是真正的参与。

另外,我们还需处理好课堂活动与知识传授的关系。新课标虽然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未完全否定教师对必要的知识进行必要的传授。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学生活动的关系,当讲则讲,当活动则活动,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对,而不应以活动代替课堂。否则,教师闲了,学生闹了,成绩却负了,那时就不是“热闹”了,我们看到的就是师生“闹心”,家长“闹气”,媒体“闹腾”,专家“拍砖”了。

热闹是现象,不是追求;沉静是本质,不是落后。

面对如今语文课堂浮华喧闹,我们应先让语文课堂从躁动回归沉静。我们要的不是“春风熏得学生醉”,不是“人文精神”空泛地大爆发;我们要的是“蜂飞蝶舞”过后“花蜜”出,要的是真正属于学生的热闹,而不是教师给予的热闹。在课堂热闹的同时,我们的学生更要能静心学习语文――沉思默想、咀嚼感悟。正所谓:走出浮华求本真,方能证得真菩提。

菩提如何证得?菩提需在静中悟,佛亦脚踏实地人。总之一句话,喧闹是成不了“佛”的。课改关注的人多,压力就大;压力越大,改变的愿望就越强烈:这样就易出现操之过急的现象。另外,当今社会上做事的风气普遍浮躁,也忽多忽少会影响波及到教育上。由此我们要做好课改,首要的是“静下来”,而非“闹起来”。

闹极思静。许昌良在《沉静语文:语文属性的道德回归》一文中就提出“沉静语文”的概念。要求教师培养沉静教学的品质,学生培养沉湎于课堂、沉浸于学习场域的学习品质,形成一种沉迷、沉稳、沉毅、沉醉的课堂追求,最终形成宁静致远的课堂文化。以此来改变课改以来语文课堂人为复杂化、浮华喧闹、华而不实的现状。

沉静不等于否定有效的热闹。必要的有声有色的课堂活动是需要的,我们的古诗需要朗诵活动,我们的文言文需要文字研究活动,我们的现代文需要鉴赏活动,我们的作文需要写作活动。只不过我们的活动可以热闹,但不是追求热闹,我们追求的是最后的沉静而理智的感悟。我们只是以热闹来调剂教与学中会出现的劳累与苦闷。

满堂热闹非真意,沉静追求方是本。

教学相长顾所愿,课改大潮我争先。

上一篇:丰富生物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生物兴趣 下一篇:关于音乐教育三种观点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