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绣收藏市场热启动介入收藏要赶早

时间:2022-04-13 06:48:51

织绣收藏市场热启动介入收藏要赶早

2005年5月14日中国嘉德春拍举行首家织绣品专场,一幅2×1.2米的刺绣作品“玉堂春色”以98万多元成交,而其实在此之前,2002年一幅明永乐刺绣“红夜摩唐卡”以3087.41万港元成交,2004年一件清乾隆御制《钦定补端石兰亭图贴缂丝全卷》以3575万元成交,创下了织绣品拍卖的最高纪录。这些数字带来的是织绣市场的热启动,而在现在整个市场面尚未完全上扬的时候,正是介入的良好时机,收藏需赶早。

织绣收藏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是年久价高,量稀为贵

作为收藏的永恒指标,年代的久远是一件藏品价值的永恒指标,背后支持的是历史和文化价值。而对于织绣来说,其易褪色损坏且难以修复,时间的延长等于保存难度的加大,因而年久却品相完好的就很少见,当然也就十分珍稀。再一个是织绣的特殊之处,一些织绣品种的技术巅峰期往往呈与科技相反的趋势发展,清朝的一些织绣品种如缂丝比起宋朝的反而艺术水准要差的多。

二是品类要分清

织锦、刺绣、缂丝是织绣拍卖领域的“三大主力”。其中以缂丝最受关注。一般来说成品的要比匹料高,用于装饰的要比实用的价值高,服饰类中正装要比家居服饰价值高,男装要比女装价高(个别例外)。官府服饰要高于民间,宫廷用品自然就更加看好。这和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惯例和习俗有关,一方面影响到织绣品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是其承载的文化、历史的附加值不同。

三是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潜力大

有些古绣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民间习俗和文化的很好的承载指向,而且富有浓郁、鲜活的民间韵味。这样的物品具有独特魅力,市场的潜力也就较大。

四是绣品一般怕光、怕湿和怕过于干燥

光照会加速其褪色和纤维老化,湿度会使其发霉或腐化,太干燥会使其脆化。因此要避光保存,最好配备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收藏时应平整摊放,放置的器具如抽屉要浅而大,藏品和藏品之间可用白色薄纸隔开。并且非具专业水准不要清洗修补。

织绣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强项,也是一定时代的工艺水准、审美风尚和文化习俗等的承载者,因而在收藏的价值上具有学理支撑。而在现在市场蠢蠢欲动的时候,收藏介入正是时机,当然也要记住证券投资那句老话“投资有风险,人市须谨慎”。

(摘自《上海证券报》2006.8.15)

上一篇:中资银行VS外资银行 选谁好? 下一篇:“净化产业”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