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厦门市建设生态经济市的意义与对策

时间:2022-04-13 05:29:10

论厦门市建设生态经济市的意义与对策

摘要:城市生态已经成为城市规划中的核心问题,生态经济市的建设也就成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据此,结合厦门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实况,对建设厦门生态经济市的原因和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一城市发展定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厦门;生态经济市;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88-02

城市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载体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在造就城市空前繁荣的物质和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共有的城市生态经济问题。其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严重,人口膨胀,资源破坏,交通和居住拥挤,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区混乱,城市产业雷同、特色不突出,增长乏力等,这些问题亟须通过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来加以解决。但是,在解决这些城市生态的同时,我们又不能不发展城市经济,因为没有坚实的经济做基础,一切生态城市的建设都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追求城市自然景观美的同时仍要追求城市的经济繁荣。为了协调发展厦门市生态与经济,“生态经济市”的城市建设正好可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厦门市发展的理想模型。

一、生态经济市的内涵及其意义

生态经济市概念是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视角下提出来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要求的崭新城市发展模式,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经济市的发展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生产结构和产品质量,改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和美化城市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市将给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次新的机遇,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增色加彩。

二、厦门市建设生态经济市的优势与必要性

(一) 厦门市所处地理环境的生态优势

厦门市是一个森林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生态城市绿地系统,它风景秀丽, 四季如春,是中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国际游船观光岸。环境保护、园林绿化、文明卫生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先后被评为“ 部级卫生城市”、“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部级园林城市” 和“ 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的决策部署,实施城区生态园林、生态风景林、绿色通道、沿海防护林绿色海岸等生态工程。厦门市还决定建立并完善公园绿地网络,使其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形成完整的森林公园体系等。

(二)厦门市所处地理环境的经济优势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使其在经济合作领域等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198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之后又批准厦门市实行计划单列,并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地方立法权。随后,中央政府又相继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

2009年,厦门全年进出口总额超过433亿美元,占全省比重高达54.4%,明显好于全国、全省水平。从2009年11月开始,厦门市外贸进出口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特别是新年元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42.4亿美元,同比增长29.4%。厦门市的地理优势及其本身的经济发展特点,使厦门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三)生态经济市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是发展经济的载体,生态系统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索取生态系统及其产物来建设城市和发展城市经济,而这一切活动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建立人类美好家园。但是,长时间以来人们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略了城市生态,使得城市问题已严重凸显出来,给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了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符合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规律,人们必须认识到生态与经济并重的关系,通过科学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及合理的生产模式所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来保护生态,增强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维持生态经济平衡,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四)生态经济平衡与城市的发展互相促进

生态经济平衡是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的优化结合体,二者辩证统一。生态系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的需要,而经济发展又可以凭借其经济实力改善生态环境系统,二者只有共同存在,才能互为起到不断促进的作用。而城市的发展主要来源于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坚实保障,所以生态经济平衡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而城市发展后又可以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并更加有能力改善生态系统,即促进生态经济的平衡。

三、厦门市建设生态经济市的对策措施

(一)努力提高市民的生态经济意识

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是在与一定的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中进行的,城市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资源、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领导督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化景观设施建设,开展生态文明工厂、生态文明学校、生态文明社区建设活动,让人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积极培养城市市民的生态道德,树立保护生态的强烈自我约束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二)明确现代城市定位并布局全面战略方针

城市规划是一个巨大的复合系统工程必须明确现代城市的定位,它既要体现生态经济的基本原则,又要使经济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及经济发展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生态经济系统的容量和限度也会不同,所以,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确定相应的定位发展目标,并布局相应的战略方针。城市规划要始终考虑生态经济平衡的重要性,从规划对象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城市的特色,精心全面的布局,在城市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塑造出现代城市形象,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市的目标。

(三)积极努力调整城市产业结构

为了满足生态经济市建设的需要,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成必然结果。只有科学合理、及时有效地进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市的目标。促进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必须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行“高新技术融合战略”,并且在产业布局上应将集中与分散结合,由资源型城市转向区域中心城市或综合性城市,发挥资源优质、环境优良的比较优势,科学运作生态资本,发展生态经济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将尖端技术产业群、学校、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等有机结合,形成“生态经济市”的模式。

(四)健全城市生态经济管理体制

城市的发展在消耗一定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同时,又向城市生态环境排放各种生产性和生活性废弃物,造成城市污染严重,使城市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因此,城市管理者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管理。这种管理既有宏观上的又有微观上的,尤其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噪音处理。这些都需要通过管理的调控作用,来把握城市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员流动和价值流的变化规律和动态平衡。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培养生态经济管理人才的力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从而使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建立并完善城市生态经济的法制体系

生态经济城市的构建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既要靠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发展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又要靠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生态经济市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结构繁杂,每时每刻都处于运作状态,仅凭少数人的意志是无法管理的,必须健全城市生态经济的法制体系,作为管理的保障。目前,既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又要根据每个城市自己的生态经济特点,制定有利于本市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和具体实施细则,以便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必须加强城市居民的普法教育,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强化法制观念,提高市民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为建设生态经济市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态经济市的城市建设模式,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切实可行的。在现代条件下,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没有发达的经济做基础,单纯地追求城市的美观,而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需要,就将失去其本身的意义。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既要追求生态美,又要追求经济繁荣,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虽然厦门市在建设生态经济市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也要始终坚持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快而好的发展战略方针,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邹骥,杨宝路.生态经济市建设规划的分析框架――以贵阳市为例[J].环境保护,2007,(9)B:15.

[2] 张英,张华坚,等.绿色厦门:尽显生态型城市的无穷魅力――厦门市大力发展城市林业建设生态型景观型城市纪实[J].中国林业,2009,(8):4-9.

[3] 都沁军.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及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05,27(6):82-85.

[4] 朱铁臻.“生态经济市”未来城市的理想模式[J].经济工作导刊,2000,(21):14-16.

[5] 梁俊卿,杨淑华.创建生态经济城市 推进吉林省生态省建设[J].中国环境管理,2002,(5):14-16.

[6] 董志勇,罗卫军.城镇化与生态经济市建设研究进展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2):95-98.

[7] 翟英,朱恒学.人口与生态经济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5,(4):43-46.

[8] 陈双奇吗.建设生态经济城市 实现持续协调发展[J].安徽科技,2004,(7):20-21.

[9] 范红辉,李铭,等.构建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经济城市[J].生态经济,2005,(5):29-31.

[10] 石山,郭书田.关于建设生态经济市的建议[J].生态农业研究,1998,6(2):8-9.

上一篇:城市环境和居民心理之间的辨证关系 下一篇:文化资本视野下的城市新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