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时间:2022-04-12 06:28:50

不完全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转型期,家庭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振荡、破裂和重组,从而形成了为数不少的不完全家庭。近年来,不完全家庭子女教育问题逐渐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已成为班主任工作的要点。现就不完全家庭子女的教育实践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不完全家庭的分类

不完全家庭是指未成年人所在的家庭长期缺少生身父亲、或缺少生身母亲、或缺少生身父母的家庭,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破裂家庭

父母感情破裂,尚未办理离婚手续,以至于家庭关系虽然仍维系,但一方长期出走或双方长期分居、或勉强凑合。

2、单亲家庭

或因父母离婚,或一方死亡,或一方长期出国、或一方服刑。因此,未成年孩子随父或随母生活。

3、再婚家庭

单亲重新组织家庭后,未成年孩子随继母继父共同生活。

4、寄居家庭

父母双全,但长期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共同生活。

二、重视不完全家庭子女教育的现实意义

据有关调查材料表明,目前,我国约有800多万个未成年孩子因家庭变故而失去父爱或母爱。由于父母一方再娶或再嫁,全国约有500多万个未成年孩子走进新家庭,其中11-16岁的孩子占30%,正是上学的年龄。其中,又有30%的孩子在再婚家庭里受到继父继母的歧视、虐待甚至摧残。不完全家庭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绝对数量已是不少,而教育这些不完全家庭孩子比教育正常家庭的孩子要困难得多。对不完全家庭子女的教育无论从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上看,还是从智育上看,或者说从成人上看,都是必须认真研究的大课题。

像我班往届学生刘某,男生,出身干部家庭,五年级时父母离异,判随父生活,父亲工作忙,常不在家,该生经常在爷爷家、再婚母亲家、自己家之间打游击,来回说谎。爷爷因其不听话,屡教不改而厌恶他,父亲却对他百般溺爱,继母不管他,母亲怕他不来而不敢教育他,他还经常偷家里钱,或者偷家里的东西变卖。说谎时脸不红心不跳,小学毕业成绩极差。初中没毕业,父亲托人让他参军,他又多次偷跑回家,撒谎说为部队创收,在部队对他进行多次教育无效后复员,在银行干保卫工作,又因冒领同事工资被除名,后因无业偷盗被判刑入狱。事实告诉我们,必须堵住青少年犯罪的上源头,重视和解决不完全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不完全家庭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

社会的变迁导致部分家庭破裂重组形成不完全家庭,使生活在其中的子女大量增加。由于儿童心理、生理处于发育成长期,因此,与成年人相比所受到的伤害要大得多,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他们在各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从母亲那里获得的主要是以为主的母爱,从父亲那里获得的主要是以理智为主的父爱。因此,缺少母爱的孩子粗暴、好斗、冷酷、以缺少仁慈、暴力为主。缺少父爱的孩子则懦弱、自卑、说谎、以退让为主。这些均属于不健康的心理,缺少任一方都将使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平衡,产生越轨行为的比重较大,不完全家庭的恶劣环境导致异常人格的形成,异常人格又导致畸形性格的形成。

四、对不完全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

不完全家庭子女具有正常家庭子女的一般特点,又有其特殊性,与完全家庭子女的区别是其家庭结构、家庭关系、思想感情、教育管理态度和能力。因此,学校教育要针对不完全家庭子女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针对我班不完全家庭子女的特点,结合他们的心理、个性、特长,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我主要采取如下教育措施:

1、尊重他们的隐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所谓隐私,是不让别人或只能让个别人知道的私事,也是藏在内心世界的欲望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行动的反映。

不完全家庭子女原本幸福的家庭,突然发生变化,如:父母离异,或一方被判刑,一方发生死亡等,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一颗稚嫩的心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我班学生王某,入学时成绩在班里前五名,作文多次获奖。但随后父母离异,都又很快组织了新的家庭。他怕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嘲笑自己,看不起自己,思想负担很重。每天到学校无精打采、闷闷不乐,生活上无人管,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多次与他谈心,对他的家庭情况保密,尽量不让同学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尊重他的自尊心。在生活上关心他的穿着、健康、经济,过问他各方面的情况,并利用业余时间给他补习语文,使他树立了信心。期末,他的语文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他和全班同学一样生活在爱的海洋里。

2、营造班集体温暖气氛

我在划分班级学习小组时,有意识地把不完全家庭学生与完全家庭学生安排在一起,把学习差的与学习好的安排在一起,组成"一帮一互助小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班学生阴某的父亲得肝腹水去世,巨大的打击使他学习一落千丈,我多次到她家进行家访,并及时召开了"奉献爱心,传递真情"主题班会,发动全班同学向她伸出友谊之手,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期末考试成绩优。

3、利用家访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以不完全家庭学生的家访尤为重要,最能缩短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我的家访工作一直是以不完全家庭子女为重点的。

我班学生王某的父亲因贩毒被判刑7年,他的母亲因此而心情不佳,来校参加家长会都喝得醉醺醺的,对王某也懒得过问。王某的情绪低落,常一个人发呆,学习成绩下降。针对他的情况,我把他作为重点家访对象。经多次家访,他和母亲情绪趋于正常,王某的心情也开朗了,和班里的同学相处融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加了学习兴趣,摆脱了烦恼和忧郁,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4、用主题班会形式与家长沟通

我始终坚持每学期召开二至三次主题班会,并邀请部分不完全家庭子女的家长参加。主要结合道德品质教育,如:"奉献爱心,传递真情"、"迈好青春第一步"、"从我做起,关心他人"、"追寻总理足迹,做跨世纪合格人才"等。在会上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并有意识的表扬不完全家庭学生的点滴进步。他们的家长也十分激动,表示要更加主动的配合教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综上所述,不完全家庭子女一般都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素质脆弱,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学习生活。要针对他们的特点,把他们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我们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他们倍加关怀,让他们像完全家庭的子女一样健康成长。

上一篇:该做个什么样的语文老师 下一篇:中国民间舞的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