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台州政府当“判官”

时间:2022-04-12 09:11:47

警惕台州政府当“判官”

正如到农贸市场买来全套的猪头、猪身、猪下水却拼凑不出会哼哼的猪一样,企业不是政府可以随意拆卸、拼装的积木。

《聊斋》里的朱尔旦交了个判官朋友。他文章写得不好,判官就给他换“慧心”;夫人不漂亮,判官就给她找了个美人头装上……

最近,台州的政府官员也似乎把自己当判官了!

2009年,台州政府上马了“五一三工程”。“五”代表五家年营收100亿的民营企业,“一”代表十家年营收50亿上下的民营企业,“三”代表三十家年营收超过10亿的民营企业。“五一三工程”就是拿本市最大的这45家民营企业“开刀”,搞“民营经济综合改革”。以“股份再造、明晰内部产权、推动员工持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让民资、外资、国资、股资、银资“五资联动”。据说年内就要改造24家,45家大的改完还要改销售额5-10亿的100家企业。“让目前90%以上的台州民营经济下降一些,降到百分之六七十也未尝不可。”一位官员表示。

台州市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感觉决策者并不了解企业。企业是活的,是能够创造价值的有机生命体,它的生长、发育遵循着科学规律。正如到农贸市场买来全套的猪头、猪身、猪下水却拼凑不出会哼哼的猪一样,企业不是可以随意拆卸、拼装的积木。一般人将“治大国如烹小鲜”理解为“领袖英明”,其实不尽然。一块牛肉,可以刀砍斧剁、水煮油炸,可以加入任何调料。但如果不按客观规律做,这块牛肉就是不烂、不香!当年主管部门强迫中国最顶尖的七家饮料企业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中选择一家“联姻”,史称“水淹七军”。“两乐”的品牌、资金、技术、管理绝对是世界一流。主管部门何尝不是好意?可是合资后的企业却连年亏损,纷纷走向消亡。

2008年,中国社科院把“台州模式”提练为:民主政治与草根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可以更简洁地概括为八个字:民营主导、政府推动。但台州政府的新动作却算得上逆向而为:政府主导、民营被动。

据不完全统计,在台州20多万家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9%,其中90%以上为民营。2008年,台州市自营出口117亿美元,几乎赶上安徽全省。台州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无疑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当年台州流行一句口号“要想富,外出做工卖豆腐”。台州民营企业的原始资本真的是几十万人出外打工、补鞋、卖豆腐挣来的。

但台州的民营经济有成就也有弊端:所有制单一、目标市场单一、产品结构单一。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台州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200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降幅逾4%,GDP增幅落到浙江省末位。

民营企业是有着极大的可优化空间。这些问题明眼人都可以看到,政府希望帮忙也可以理解,但是好心不能办坏事,谁也没有权力强迫民营企业“改制”。打个比方:一个白领收入不菲但却是“月光族”,如果他每月拿出些钱存入银行,再根据情况投资基金、国债,他未来的财物状况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有谁可以强迫他这样做呢?同样,政府对民营企业可以多方引导,如出台政策鼓励强强联合,组建产业基金提供杠杆融资,为企业引进高级人才创造条件……但对民营企业限时改制却有越位之嫌。

更需要慎重的是,企业间的并购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估值和支付方式就要讨论相当长时间。并购后的整合更是异常艰巨。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但全球范围内并购的成功概率肯定不到50%。如果最好的45家企业被“改”坏掉一半,台州经济岂不相当于被全球金融危机又重创了一次!

假如一个老板的企业净资产是1000万元,但他也许有过多次血本无归的败绩。过往损失掉的钱已经“沉没”了,不会反映为今天的资产。现在台州约有20万家民营企业,历年来创业失败倒掉的企业数量肯定数倍于此。天文数字的“沉没成本”都是在民间消化的,如今要从20万家民营企业中挑出最优秀的一两百家来让国资、外资参股。这些资本不会去分摊“沉没成本”只会分享成功。如果民营企业是自愿的,谁也不会说什么。如果迫于行政压力则是原则问题。

有人说中国的民营企业“生的卑微、死的惨烈”,金融危机重创,国退民进……不折腾,行吗?

E-mail:chinacbr@vip.省略

上一篇:企业好成绩是总结出来的 下一篇:房地产市场或进入新的收缩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