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

时间:2022-04-12 08:44:16

相声大师侯宝林早年有一个段子,是说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的故事,实际上是趣谈经验主义。联想到这波行情市场中的一些心态,不妨引述几句也作个趣谈。

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说的是一位年轻人租住一位老人的木板楼房。年轻人住在楼上,每天夜里回来较晚。到了房间,先脱一只靴子,咚!一声,又脱另一只靴子,又是咚!一声。房东老人住在楼下,有心脏病,听到靴子重重落地声音就难受。每天晚上要等两只靴子落地才能入睡。后来,老人实在受不了,就要求年轻人脱靴子时轻轻放下,年轻人满口答应。可第二天晚上,脱靴子时竟忘了,第一只靴子又重重地落在地上。当扔另一只靴子时他又想起来了,立即改正,把靴子轻轻地放在地板上,没有响声。可老人不知道,还在等另一只靴子落地,直到天亮也没有等到。这下子老人可气坏了,第二天就逼着年轻人搬走,说折腾得他一夜都睡不着觉。年轻人虽然鲁莽,但知错能改。而老人却不知不觉地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不过老人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那就是对风险因素的重视。为了他的健康,宁肯不租房给年轻人。

联想到股市。这波行情虽然只有三十几个交易日,但最高涨了413点。逼空式上涨慢慢被接受了。可是一有震荡,特别是大幅震荡,那只没有落地的靴子的阴影就来了,也就是经验主义就显现了。最典型的是上证指数在2150点上下的调整。当时调整了6个交易日,然后拉出一根大阳线。看着这根大阳线,湖北卫视《吾股丰登》栏目的嘉宾——同信证券高级投资顾问焦刚却在电视节目中公开讲,这是没有经验的资金干的,是找死的。结果,上证指数随后突破了2200点并站上了年线。事实是,“没有经验的资金”证明有经验的投资顾问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而当大盘在上证指数2250点附近大幅震荡时,一些人以为这次“狼”真的来了。结果,大盘又拉出一根大阳线,突破2300点,然后横盘整理。经验主义又错了。不过,1月24日大盘暴拉急跌,着实让投资者坐了一趟过山车。据说IPO要开闸了。这是不是市场要等的那只没有落地的靴子?

那只没有落地的靴子,对股市来说就是有可能降临的风险。在股市,既不要犯房东老人的那种经验主义错误,又要像房东老人那样重视风险因素。近期有哪些因素会成为未来的另一只靴子?笔者想到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IPO何时开闸,堆积在“堰塞湖”里的大量公司股票如何处理?目前市场对这个问题更多的是担心、害怕,如果处理不好,会引起市场的强烈震荡。按照管理层目前的心态,如果大盘继续大涨,很有可能把IPO作为市场供求平衡的工具。

二是转融券业务何时开始、规模多大、标的是哪些股票?有报道说,已有22家券商入围转融资试点,增量资金超过150亿元。这当然是利好因素。而当前市场更关心的是转融券业务。因为在目前的股市生态环境中,这项业务的开展一定会给大盘降温,引起大幅下跌。

三是国债期货实盘的推出。国债期货不像股指期货对股市有助涨助跌的作用,它只是为一些资金提供避险和套利的机会,而对股市却无利好可言。1992年开始的国债期货对股市的抽血作用和“327国债期货风波”造成的强烈震撼,至今都给投资者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

四是大股东的减持套现行为。据有关机构统计,仅今年一月份(截止1月22日),重要股东(包括持股5%以上和高管)就减持5.5亿股、55.38亿元,环比增加46%,创近8个月新高。如果它们继续大幅度减持套现,会给大盘造成很大的压力。

五是管理层的动向。郭树清主席在最近召开的期货证券监管会议上说:市场涨跌3%,他就很担心,市场一天涨4%,他都觉得不踏实,都觉得害怕。其实这种思想在管理层来说是一贯的,就是怕大涨形成大的风险。所以,如果股市继续大幅上涨,尤其是个股出现疯涨,超出管理层的风险控制范围,行政干预就可能是一种选项。

另一只靴子落地对老人构成的威胁最终是老人的心理因素造成的。股市目前虽然大幅震荡调整,但总体趋势还是好的,但愿对那只靴子落地的担忧是多余的。

上一篇:博云新材:IPO项目或血本无归溢价收购资产惹众... 下一篇:基金四季报出炉 行业配置成反向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