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盟:大学教育与就业无缝培养模式的实践

时间:2022-04-12 07:03:57

校企联盟:大学教育与就业无缝培养模式的实践

【摘要】本文提出了大学教育与就业无缝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方式――成立校企联盟,并对校企联盟的宗旨、共赢机制、可开展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校企联盟 无缝培养模式 就业

一、 大学教育与就业无缝培养模式提出的三大背景

大学教育与就业无缝培养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三大背景。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任务的完成集中体现在大学的毕业生,他们所具备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评判大学对自身任务完成的标准,也是现代社会评判人才的基本标准。对于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体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手段,因此,大学教育既要强调理论教学,又要加强实践体验教学。实践体验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巩固理论学习的效果,而且可以使学生掌握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二,社会对于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抱怨日益增加,主要集中在:一是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经验又严重缺乏;二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三是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很快融入工作岗位;四是眼高手低,简单工作不想做,复杂重要工作又做不了,对自己的能力和定位不清晰;五是过分注重报酬待遇问题,缺乏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第三,存在比较严重的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不匹配的问题。导致不匹配问题和社会抱怨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教育机构与用人单位缺乏沟通,造成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的不匹配;二是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不能领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也不能体会吃苦耐劳精神的必要性,更无法掌握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三是学生无法走出校门,体验真正的工作岗位,没有工作经历,毕业后就不能很快地融入工作岗位;四是学生在学校里“坐井观天”,难以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发展进行准确定位;五是学生对于成功的认识不够深入,他们看到的是成功者头上的光环,看不到成功者背后的辛劳与付出,缺乏实干精神,眼高手低;六是高校教师自身缺乏理论知识运用的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教导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教学枯燥乏味。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无缝培养模式的内涵

大学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分阶段交叉引入实践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体验实践工作的具体流程,让学生明白成功者背后的艰辛,从而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储备,丰富对实践工作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督促学生对于自身能力和未来发展定位的思考。

该模式倡导学校成立专门的组织――校企联盟来搭建学校与用人单位沟通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校可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缓解人才培养与需求的不匹配现象;通过这一平台,教师可以与用人单位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丰富大学教师队伍理论联系实践的经验;通过这一平台,学校可以将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实干家请入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这一平台,学生的实践体验环节就有了专门的负责机构,无缝培养模式的改革才能落到实处。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无缝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能力无缝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二是社会对于大学毕业生素质、知识结构、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方面的抱怨越来越多。三是学生对社会认识的不足和就业时角色转换缓慢。四是高校教师队伍自身实践经验不足,与用人单位合作不够,导致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入分析目前我国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同时借鉴国内外大学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大胆创新大学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组织――校企联盟,搭建学校与用人单位相互沟通的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大学教育与实践体验教学的无缝联接,将实践环节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使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就开始了解社会,了解企业的实践运作,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真正地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校企联盟的宗旨

校企联盟是本着交流信息、相互学习、加深理解、增进友谊、协同合作、实现共赢的原则而建立起来的。它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在大学、企业和大学生之间搭建起相互沟通的平台,通过合作方式的大胆创新和探索,加深大学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人才招聘、科学研究和扩大影响等方面的通力合作,实现学校、企业和大学生之间的多方共赢。因此,校企联盟的宗旨是:搭建校企对话大舞台;探索校企合作新形式;实现校企学多方共赢。

五、校企联盟的共赢机制

校企联盟的共赢机制是指通过校企联盟及其举办的各种活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均可从中获益,从而实现校、企、学之间的多方共赢。

具体而言,校方可获得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运作之间的结合,为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提供现实的题材和生动的案例。二是通过将知名企业家请进课堂,为学生现身说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明显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创业热情和就业能力。三是通过“校企联盟”系列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四是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和宣传,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扩大影响和增加知名度。五是 “校企联盟”系列活动的开展,实际上就是“产学研”结合的具体形式的不断创新,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资料,甚至可能成为全国的典范加以推广,这对于学校是一项意义非常深远的活动。六是可以加大学校对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等。

企业可获得的利益。一是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美誉度和知名度。二是总结企业成功的运作模式、经典案例供老师和学生研究、讨论,有利于从第三方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三是学校将知名企业的经营者聘为兼职教授,企业可以利用学校这个舞台宣传企业,加深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为企业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通渠道。四是加入“校企联盟”的企业,学校将建立专门的网页、并通过校报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宣传报道,以扩大活动影响范围。五是“校企联盟”的系列活动,将邀请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及相关记者进行报道和宣传工作,以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六是对于加盟的企业,学校优先为其推荐人才,并可为其举办专场招聘会等。

学生可获得的利益。一是通过“知名企业家兼职教授”等形式,学生可以分享企业家的成功经验和奋斗历程,从而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自信心。二是通过与企业家面对面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与企业家直接对话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确定学生的学习方向以及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三是“校企联盟”的成员企业为学生提供了活生生的案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四是“校企联盟”的成员企业为学生提供了现场观摩和实习的基地,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增强感性认识等。

六、校企联盟可开展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凡符合校企联盟宗旨的活动方式和内容,都将大胆创新。就目前而言,可开展的具体活动包括:一是聘请知名企业家为兼职教授;二是举办专场报告会;三是举办企业宣传与专场招聘会;四是邀请电视台相关栏目的录制组进入校园,并邀请“校企联盟”成员企业的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以及学生代表参加讨论或发言;五是企业家沙龙,校企联盟可每年举办一次企业家沙龙,参加会议单位和个人成员包括校企联盟成员企业和个人、大学、新闻媒体和教师与学生代表等;六是组织学生到校企联盟成员企业参观、实习,邀请相关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现场讲解,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联欢活动;七是组织学校科研队伍,为企业提供科研、咨询服务,委托或联合开展各种课题研究;八是培养和推荐人才,为校企联盟成员企业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人才培养服务;优先为成员企业推荐各类优秀人才,或定向为企业培养急需紧缺人才。

(注:本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大学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070199。)

【参考文献】

[1] 杨仁法:优秀应用型人才校企全程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3).

[2] 侯伯民:产学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3] 张恩栋:国内外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J].教学研究,2006(3).

上一篇:大理州“以城带乡”发展模式的探索 下一篇: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及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