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遭受冰雹后补救措施

时间:2022-04-12 06:14:33

农作物遭受冰雹后补救措施

每到夏季,前郭县南部和西部一些乡镇都遭到过大雨和冰雹的袭击,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损害。但一般作物都具有很强的生理补偿作用和再生能力,遭受雹灾后,只要精心管理,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综合各地经验,贵在灾情检查及时、补救得力。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 及时排水和中耕松土

冰雹机械冲撞力很强,会夯实松散的土壤造成板结,持续时间越长对土壤板结作用越大,造成耕层土壤温度下降、田间湿度增大,严重破坏了作物根系的生长环境。因此,雹灾后应及时清沟排水,以降低土壤湿度,并要及时连续进行中耕松土。特别是盐碱地和粘土地更为重要,避免发生泛盐和淤泥板结而造成死棵。清除田间残枝败叶,抖掉枝叶泥土,扶正植株。不要人为损伤茎叶或剪除破残茎叶,以免减少绿色光合面积,影响作物恢复性生长。

2 及时进行化学调节和叶面喷肥

受到冰雹打击后,农作物只是受到轻微机械损伤会很快重新生长,可及时进行化学调节和叶面喷肥。在基本没有枝叶的花生田(大豆田),可先选用细胞分裂素、芸苔素内脂、复硝酚钠等促进植物生长的调节剂及时喷施,待长出枝叶后再加强叶面喷肥;对于受害较轻、枝叶保留较多的,可化学调节与叶面喷肥同时使用。可以选黄腐酸钾150倍加1%的尿素、0.1-0.3%的磷酸二氢钾加水对成溶液,每亩用量35-50kg,均匀叶面喷洒。

3 及时追施速效氮肥

灾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可以改善作物营养状况,使其在尽快恢复生长的基础上,促进后期的生长发育,以弥补灾害损失。一般地块,每亩可追施尿素5-7.5kg或碳铵13-15kg。追肥时,肥料要离开植株10-13cm,以防烧根。

4 及时除治病虫草害

冰雹造成的机械损伤会导致光合作用效率降低,作物吸水吸肥能力减弱,生长缓慢;作物再生长后多为幼嫩枝叶,抗病虫能力也差,容易遭致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及时除治病虫草害。结合叶面喷肥加进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预防病害发生。预防蚜虫可选择吡虫啉乳油,亩用量100ml或3%啶虫脒乳油,亩用量30-40ml。

5 及时疏松土壤

玉米(高粱)在发芽出苗期遭受雹灾,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地温下降,通气不良,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灾后应及时疏松土壤,以利增温通气;在玉米拔节到抽雄前,特别是大喇叭口期以前,雌雄穗和部分叶片尚未抽出时遭受雹灾,只要未抽出的叶子没有受损伤,且残留根茬,只要及时中耕、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一般仍可获得较好收成;玉米抽穗后遭受雹灾,植株恢复生长的能力变差,对产量影响较大。据调查,凡被冰雹砸断穗节的玉米,则不能恢复生长;如果穗节完好,应及时加强管理,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减少产量损失。受灾40%以上的田块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和经济核算后改种重播。

6 促进成熟,分次收获

雹灾后复生的作物,一般成熟期较晚。作物生长前期要多追施磷钾肥促早熟。另一方面要分次收获,提高产量。

作者简介:胡艳霞(1972-),女,本科,就职于前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上一篇: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 下一篇:甘蔗间种套种矮秆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