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时间:2022-04-11 10:02:33

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人的智能结构的重要因素,是新形象的创造,是人的头脑在联想的基础上改造加工其记忆表象的过程。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之笔端”。陆机的这几句话高度地概括了想象的巨大作用。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对想象也作了极为形象的描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种超越时空的想象作用,正是使文文学学创作与文学欣赏发挥巨大力量的心理认知过程。社会科学如此,自然科学中也离不开想象。没有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就创立不了相对论;没有丰富的想象力,牛顿发现不了万有引力;没有……。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强调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想象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内容对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优势,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其今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有四个功能区域,一是外部世界接受感觉的感受区;二是将这些感觉进行收集整理的贮存区;三是评价信息的判断区;四是按新方式把已有的知识和新信息结合起来的想象区。”而人们对想象区的利用率仅达15%。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目前对学生想象区的开发还远不够,这无疑阻碍了语文教学的优化进程。因此,开发想象区,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不是可能随意进行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强调记忆和知识的作用,充实想象的表象基础

想象是人的头脑在联想的基础上改造加工其记忆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没有丰富的表象材料作基础,就不可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力,而丰富的表象材料又只能来自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力的培养。因此,强调记忆和知识的作用,不断充实表象材料是培养学生丰富想象的基础。

其次,注意在培养观察、感受力的同时,深想和想象领域,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黄山峭壁间的苍松、泰山上的碑刻、沙漠中的驼铃,……,许许多多自然的或人文的景观,学生均可在老师的引导下产生许多神奇的联想和想象。这里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问题。不能为观察而观察,为感知而感知,仅作表面肤浅的生活接触,而要在观察中引导学生深入到联想与想象中去,激发学生的情绪与情感,深入到审美想象的绚丽殿堂中去,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如在学生观察一条小河时,不仅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小河两岸、小河的水、水中的鱼以及河力人的活动情况,而更要引导学生由小河所受到的污染及河边的污染源,联想到由于污染而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更联系到祖国山河的污染情况及污染原因,呼吁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然后想象出小河治理后的美丽景象。还可由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薄弱联想到人的素质的低下,联想到教育体制改革等。只要引导得法,由一个景观或一件事可产生一连串的无穷尽的联想和想象。

第三,充分利用课文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1.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语本中的文学作品,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也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特别是诗词,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或者说“隐形画面”,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好的材料,教学中抓住这些“空白”,引导学生将“隐形画面”想象出来,丰满起来填补上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描写琵琶女出场时的情态:“千呼万呼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的卑怯心理、凄凉的身世、地位的低下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心态都隐含其中,这都需要读者用想象去弥补,去完善。而在描绘宛转流利的音乐之后,突然写出“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为什么“无声胜有声”?而“幽愁暗恨”又有多深?这个“无声”的空白,实则包含了宏大的空间。又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写到先生正为五位青年作家被捕而焦虑不安时,突然听到他们已被杀害的消息,文章至此只有一句话:“原来如此!……”这个省略号中所留下的空白,省略了多少内容,留下了多大的想象空间,又给读者留下了多大的想象余地。这些空白,正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按钮。

2.利用文章中优美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不少是文学作品,且是名家名篇。这些优秀作品中有着种种优美的意境,而这些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材料。

通过意境培养学生想象力,整体知觉是其前提。只有从知觉整体性认识中,才能发挥想象,发展想象力。清人刘熙载说:“诗与文不外情境二字。”“词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景齐到,相间相融,各有其妙。”这就说明了作品的意境是通过整体表现出来的,如不从整体去知觉,就把握不住文章的意境,更无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了。例如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的《山羊兹拉特》,当主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忍痛卖掉山羊兹拉特时的情景。作者用一个个画面表达全家人对山羊兹拉特的“不舍”,勒文之所以“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才决定卖掉兹拉特,阿隆母亲的“不禁泪流满面”,阿隆小妹妹安娜和米丽昂“也哭了起来”,阿隆“只得听从父亲的命令”带兹拉特上路,“全家人都出来向兹拉特告别”,这种种画面,都集中表达了对山羊兹拉特的“不舍”之情。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触点。

想象在人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同样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想象力可以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生动理解,促进语文能力向高层上升,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从而深刻理解文章意蕴。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当然,培养学生想象力还有许多方法,如写想象作文等,均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其他科目也要利用一切机会来激发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上一篇:关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下一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有效开展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