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省九县边贸区域中心的思考

时间:2022-04-11 09:47:41

打造三省九县边贸区域中心的思考

摘要:中部地区正日益成为承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地区,其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消费品市场需求旺盛,具备了经济腾飞的基础。值此关键时刻,寻求地区经济定位、确定经济发展战略,成为当前的经济工作重心,本文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为研究对象,就打造“三省九县边贸区域中心”的战略设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修水 发展战略

修水地处江西省东北部,自古地沃物阜,历史上商贾云集,贸易活动,其茶叶、丝绸、药材、木材、陶瓷等远销国内外。改革开放以来,修水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消费品市场需求旺盛,具备了经济腾飞的基础。值此关键时刻,寻求地区经济定位、确定经济发展战略,成为当前的经济工作重心,本文就修水打造“三省九县边贸区域中心”的战略设想进行分析。

一、打造三省九县边贸区域中心的基础和条件

(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资源禀赋富集配套

修水居湘鄂赣三省九县中心,距离长沙、武汉、南昌等大中城市200余公里,受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吸纳作用较弱。“既是边缘地带,更是区位中心。”有条件形成功能相对独立的中等城市,具备发展商贸流物流中心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修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生态资源、特色资源。矿藏类型齐全,分布广、规模大、品位高;河道众多,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山林广袤,有林地面积达508万亩,森林覆盖率70%;修水是全国著名茶乡,拥有宁红、双井等全国知名品牌;是江西最大的蚕桑基地县,有桑园10万亩,还盛产药材、茶油、楠木工艺品、耐热陶瓷等地方特产。这些优势资源逐步进入大规模开发期,必然产生大量物流,大量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也将相伴产生,这些都将成为修水打造三省九县边贸区域中心的有力支撑。

(二)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开放型经济势头强劲

近年来,修水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82亿元,财政总收入10.6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1.86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25.15亿元。全年完成货运总量590万吨,货运周转量63045万吨公里,客运量645万人,客运周转量55100万人公里。全年累计银行现金收入84.99亿元,现金累计支出45.70亿元。开放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2011年共引进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个;引进外资4785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1.5亿美元,开放型经济历史性地迈入全市前列。中国五矿、中国节能、中国建材、厦门钨业、科陆电子、国鸿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相继进入,修水的知名度、商气、人气得到不断提升。

(三)交通网络日臻完善,商贸物流初具规模

柯龙线、修铜线、辽南线、茅界线完成升级改造或正在抓紧建设中,修水通往外界的东南西北四条主干道将初步建成,已基本能支撑建设商贸物流中心的需要。随着永武高速、昌铜高速、杭瑞高速、大广高速、修平高速等相继建成通车,以修水为中心周边将有“三纵三横”六条高速公路,可直达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全县拥有赣洪物流、金鹏货运、太平货运等物流企业30多家,初步形成了横贯东西,贯通南北,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全县拥有茧丝绸、粮食、药材、生猪等各类流通组织式协会100余个,各类营销大户近1000户。县城及渣津、三都、大桥、白岭、山口等边贸中心镇,已成为边界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全省县级规模最大的市场群已具雏形。良塘新区五大专业市场——宁红国际商贸城、赣北农副产品小商品批发市场、达星国际商贸物流城、鹏创汽车贸易城、江南国际茶城的竣工营业,为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湘鄂赣三省九县商贸洼地、繁荣商贸、聚集人气起到积极作用。

二、打造三省九县边贸区域中心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修水发展商贸物流业主要有以下大好机遇:

(一)商贸物流业发展强劲,外部环境企稳向好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我国已进入消费转型期,消费结构和消费层级都在发生变化,健康、教育、文化、娱乐、旅游等高品质、实用性、个性化的消费成为新的时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商贸物流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当前各种生产要素流动加剧,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加速,为修水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国家支持老区、贫困地区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为修水争取更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加快做大经济总量,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特别随着发展势头向好,城乡面貌改变,修水对外的形象明显提升,上级更加重视修水,外界更加看好修水,修水赶超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

(二)“中三角”城市群加速构建,天然后花园蓄势待发

湘鄂赣三省将携手共筑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充分发挥后劲潜力优势、产业比较优势、人才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国内市场优势等五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着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文化旅游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等五个一体化建设上进一步加强合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机遇,共同推动三省发展。

黄龙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城市后花园,为湘鄂赣三省交界点。修水、通城、平江地处黄龙山天然后花园的核心区域,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为合作提供了先天条件。三县提出要加强联合,共同推动幕阜山连片开发,建成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中的“金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构想的提出,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大三角”,以岳阳、咸宁、九江为中心的“中三角”,以修水、通城、平江为中心的“小三角”呼之欲出。

三、打造三省九县边贸区域中心的对策和建议

修水打造三省九县边贸区域中心应着眼于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

培育市场体系。一是构建现代批发体系。加快建材、化工、纺织、汽配等生产资料和小商品、农副产品等消费品市场建设,逐步形成以重点批发市场、地区性总、总经销企业为主体的商品批发格局,增强骨干批发市场对周边区域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二是构建物流配送体系。以骨干连锁企业为龙头,以企业内部配送为主体,优化提升供应链管理,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区域物流配送体系。三是构建农村商业体系。大力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建设规范标准的日用消费品“农家店”和农业生产资料“农资店”。四是构建社区商业体系。开展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建设一批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社区商业。五是抓好要素市场,积极推进资本、劳务、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建设。

发展特色市场。结合修水产业发展的实际,规划建设一批与产业集群和壮大特色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特色专业市场。在重点发展五大专业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茧丝绸、药材、建材、陶瓷、苗木花卉等市场建设。抓好市场规范改造,撤销有场无市的各类市场,规范占路经营的集贸市场,合并区域市场和小型集贸市场。

构筑流通网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货物运输网络,促进道路货运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货运交易成本,增强商品的集散能力。加快物流网络建设。建设培育以物流园区为核心、以物流中心为骨干、以配送中心为基础、以农村物流站点为补充的物流网络体系。推进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建立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各专业市场之间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机制,实现物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提升流通业态。积极发展大型交易市场、连锁商业配送、电子商务物流,加快发展快件快递、电子商务业务,积极培育连锁经营、仓储式商场、特色商业街区和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整合各种流通业资源,提高流通业服务质量,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在立足县内市场资源的基础上,瞄准三省九县区域广阔市场,逐步向周边地区渗透拓展流通业务。

上一篇:当前新农合基金管理的误区与对策构建 下一篇:试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