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考

时间:2022-04-11 06:28:09

遵化市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考

近年来,遵化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总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逐渐形成了以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建筑建材、电力能源六大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支撑。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18.35亿元,同比增长16%;出口创汇7084万美元。

一、发展特点

(一)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六大优势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49%,2012年六大优势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77.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4.1%,上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的50%。六大优势产业中,钢铁业仍然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五分之一还多,上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的七分之一以上。

(二)二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企业的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增加新建项目投入和技改投入,寻求新的发展点和优化产品结构,进行二次创业。仅2012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就完成了94亿元,实施了123个工业项目,同比增长了48.8%;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60.6亿元,同比增长23.5%。一大批从事铁矿采选业、房地产开发和矿山机械制造业的企业家把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文化旅游、高新技术、资源综合再利用等新兴产业。

(三)企业品牌意识显著增强。大力推进实施“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战略,企业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截止目前,全市共拥有注册商标839件,“栗源”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长城、蓝猫等12个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美客多袋装甘栗仁、栗源甘栗仁和塑杯水果罐头、等16种产品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有效地保护了企业知识产权,提高了企业产品知名度,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

(四)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通过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产学研技术合作创新平台,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龙公司与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国家钢铁研究总院合作,成立了国内民营钢铁企业第一家博士后工作站;一超盛方与太原科技大学合作成立了“太原科技大学遵化装备制造工程研发中心”。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企业科研中心15家,承担国家、省、市项目26项,取得科技成果6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6.8%,重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了85%。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存在问题

(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在产业结构方面:全市主导产业和企业,主要集中在依托冶金矿山等资源型产业上,而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则明显缺乏,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县域经济竞争力较低。在产品结构方面:企业产品普遍存在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初级产品多、高中端产品少的现象,产品竞争力不足。在支撑作用方面:各产业支撑作用非常不均衡,具有支撑作用和地位的产业单一。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建筑建材业,虽然是三大优势产业,但就其工业增加值在整个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来看,三个产业之和只有11%,只相当于钢铁业的二分之一,一钢独大局面非常明显。在企业规模方面: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20家,只占企业总数的5%左右,大型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只有建龙、港陆两家。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各行业非常缺乏具有带动引领和支撑作用的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

(二)发展后劲相对不足。项目支撑方面:从全市来看,带动作用大、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数量非常不足,在建项目的质量和档次又相对较低,直接影响了工业未来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技术支撑方面:不论是在企业创新投入上还是在技术引进上,虽然都较前几年有了明显进步,但企业创新的整体水平还相对较低,政府与企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创新互动机制还没有普遍有效建立,真正属于企业的核心技术成果还很有限,创新步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智力支撑方面:全市大多数企业目前的管理模式还不适宜高级人才的引进,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的引进,虽然有部分高端技术人才和中、高级技工加盟企业,但也很不稳定。企业高级人才严重缺乏,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工人普遍稀缺,已制约了企业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企业实现跨跃式发展的“瓶颈”。电力支撑方面:由于近几年电力项目建设滞后,造成了我市220千伏网架结构不合理、110千伏网架薄弱转代能力不足、35千伏网架单一不具备转代能力,电网基本处于满负荷状态,已没有太大的增容空间,电力供应问题将成为制约未来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硬件因素。

(三)发展环境尚需优化。环境也是生产力,企业只有在优越的发展环境里,才能健康茁壮成长,才能更有效、更充分发挥其市场经济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贡献社会,否则企业很难有大的作为。还存在“服务企业停留在口头上、政策落实停留在纸面上、严格管理体现在吃拿卡要上”的现象,政府需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助推企业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围绕优化传统产业、扩充新兴产业,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重点谋划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大力培育一批重大产业支撑项目,着力实施一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坚持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并重、大中小项目齐上,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支撑。

1、做好耗钢产业这篇大文章,实现钢材就地转化升值。

按照“控制总量、整合重组、延伸链条、节能减排、循环发展、提质增效”的思路,科学编制耗钢产业发展规划,加大耗钢产业项目谋划和引进力度,放大钢铁产业优势,推进“两减(减量、减排)、两增”(增质、增效),重点实施“四个一批”,实现钢材就地转化率达到65%以上,总量突破550万吨。即:转型升级一批。围绕加速推进普钢向特钢过渡、原料型普钢向终端产品转型,在钢铁企业实施一批技改项目,将现有800万吨普钢产量,在企业内部转型升级385万吨。就地转化一批。装备制造业是遵化市耗钢大户,每年耗钢在180万吨以上,主要使用中厚板焊制机体,但建龙、港陆两家钢铁企业目前产品均为薄板。为解决钢材生产企业与本地钢材耗用企业产、需断档问题,提高就地转化率,应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方面,通过技改调整“两钢”产品结构,增加中厚板品种,使装备制造企业在本地有可用之材;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增加钢材使用量,使每年本地装备制造企业耗钢总量突破150万吨。引进加工一批。鉴于建龙、港陆两家企业的板材基本销往江、浙、粤等南方市场,作为生产家电、五金、钢木家具的原材料。应依托“两钢”,吸引下游用户来投资建厂,力争钢材就地转化量达40万吨以上。循环利用一批。围绕整个产业“吃干榨净、变废为宝”,对钢渣、废钢进行循环再利用。一是利用“两钢”的钢渣废料,建设年产40万吨硅钙硫镁肥项目。二是依托石门废钢加工基地,进一步扩大废钢收集、加工能力,使废钢生产炉料产能从现在的30万吨扩大到50万吨。三是鼓励现有铸造企业增加废钢使用量,提高钢材重复利用率,年利用废钢总量突破15万吨,促进废钢、废料直接转化成终端产品。

2、狠抓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努力把传统产业做优做强。

装备制造业:要围绕“提升产品档次,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上项目。通过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技术引进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先进技术装备制造项目的谋划、引进力度,扩充项目建设总量,逐步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食品加工业:要围绕“提高食品加工企业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能力”上项目。狠抓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生产规模大、品牌美誉度好、市场占有率高的行业领军企业,提高行业经济总量。建材业:要围绕“扩规模、上档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上项目。重点突出尾矿砂综合利用、门业提档、岩棉扩能项目。医药化工业:要围绕“强化硬件、新产品开发、扩充总量”上项目。全面实施新版GMP,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开展通用名药物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和再创新,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产业,加快新产品产业化速度,打造重量级的医药企业。

3、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不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一是依托全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重大技术装备、大型成套设备、新能源装备、数字化智能装备等先进装备产业;二是全力抓好泰达秸秆发电、三兴生物制炭、大唐新能源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促进生物质等能源的综合利用;三是加快信息产业项目谋划和实施力度,以建设“智慧唐山”为契机,加速电子信息项目的引进,填补产业空白。

(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院校和中介机构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现代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鼓励企业自己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与知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合作平台,激励企业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通过不同方式和模式的创新体系建设,使技术创新网络覆盖全市重点行业企业,努力打造技术创新承接和扩散平台,强化企业技术支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网络体系作用,组织引导企业加快攻关一批对产业具有带动作用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并加快推进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推进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扩散。

2、加强知名品牌培育,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力的信誉支撑。坚持把加快质量品牌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制定名优产品培育计划,建立推进工业企业品牌建设工作会商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争创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的鼓励支持政策,激发企业品牌建设的热情。开展先进的营销理论、品牌管理模式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品牌培育意识和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增强企业在市场调研、产品定位、营销策划、公关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引导企业推行先进质量管理办法,加快构建食品质量诚信体系,打造质量品牌文化,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加强技术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力的智力支撑。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开展“人才兴企行动”和“素质提升工程”,建立起人才引进和培养相互补充的智力应用体系,把短期培训与长期教育结合起来、把企业自主引进与政府重点引进结合起来、把政府鼓励政策与企业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联合互动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三)以节能减排为目标,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一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组织实施全市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实现技改节能20万吨标煤以上,力争在新能源应用示范项目、炉窑改造、余热余压利用和合同能源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企业节能降耗水平。二是强力淘汰落后。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督促企业制定淘汰计划,对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进行强制性限制和淘汰,加速淘汰落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推进尾矿砂、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钢铁利用为重点,抓好中环固体废弃物利用、金圆环保抗震建材等尾矿砂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高尾矿砂综合利用率;加快石门物资回收公司国家级废钢配送中心扩建步伐,打造废钢循环利用基地。积极推广尾矿砂制转、修建路基等新技术,不断提高尾矿砂综合利用水平。鼓励支持企业新上废水、废气、废渣综合利用项目,做大循环产业。四是严格行业准入。优先发展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支持的产业项目,加大土地、资金、电力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从源头把关控制,坚决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扩张。

(四)以优化环境为助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牢固树立发展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

1、落实政策,为企业提供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

积极落实国家、省、唐山和我市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等各项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让各项优惠政策惠及所有企业,切实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放大效应。同时,按照市场原则,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向民间资本开放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所有可能领域,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序竞争,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2、强化服务,为企业营造温馨亲商的社会环境。精简审批事项,推行服务公开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查处刁难企业、人为设障、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行为,切实转变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实现行政提速、服务提质。健全工业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工信、财政、金融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快推进企业融资体系建设,搭建企业融资平台,积极化解融资难题。依托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人才培训基地、职教中心、工会技校等技能培训机构,为企业搭建培训服务平台,在“管理创新、素质提升”、“市场营销与发展战略策划”、“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个性化培训,提高企业经营者管理水平和企业员工技术水平。

3、规范管理,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五规范”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压缩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空间,细化完善等级标准和适用条件,促进公平公正执法。全面推行联合执法,避免多头执法、重复处罚。严格控制涉企评比、达标等活动,继续落实企业生产“宁静日”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全面治理市场秩序。健全市场监管机制,严厉打击“三抢”和制假售假、不正当竞争、干扰企业生产、欺行霸市等不法行为,保护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真正让广大投资者放心、安心、舒心。三是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整合金融、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的信息评价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全面客观的信用评级体系,引导民营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

(五)以培育龙头为支撑,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坚持把培育“行业巨人”和“企业航母”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制定钢铁、水泥、矿山等行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重点支持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壮大主业、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资本运作等方式,尽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落实培育主体,制定成长战略,支持大型企业整合兼并关联小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开展跨区域并购,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明显规模优势、综合竞争力强、带动行业转型发展能力突出、在国内外同行业处于领军地位的“行业巨人”和“企业航母”。以创新型、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大力实施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战略,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与大企业集团的衔接配套,着力打造一批年营业收入超亿元、拥有鲜明行业特色、在国内同行业细分领域领先的行业“小巨人”企业。力争利用3到5年时间,在每个行业打造3-4家“行业巨人”企业、8-10家“行业小巨人”企业。

(作者单位:遵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上一篇:文化大鳄并购忙 下一篇:浅谈阳光课堂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