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加油站》DJ白琳:带你扫雷健康误区

时间:2022-04-11 02:42:14

《健康加油站》DJ白琳:带你扫雷健康误区

大家好!我是《健康加油站》的主持人白琳。我从辽阔的东北大地为追求理想和幸福来到北京,从参加“小DJ大不同”比赛入台至今,已经是第8个年头。今年,我开始独自坐镇《健康加油站》这档健康服务类节目。我很爱这档访谈类节目,也很愿意和嘉宾聊天、交朋友,因为我们每天的节目不仅让听众有所收获,而且更让我在边听边问的过程中成为了那个获益最多的人。节目中倡导的健康理念和传播的健康知识不仅改变了我很多固有的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让我更加重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更让我能够有能力将这些知识向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普及,并乐比不疲。我很多学医的同学跟我聊天时说:哎呀,你比我们都专业!其实我只是比相当一部分人在科普知识方面知道的更多更广,也许努努劲儿去社区医院当个全科医生也未尝不可呢~

白琳的养生经:

运动要谨慎

从小就是体育棒子的我5岁就进了专业体校,练的是体操,后来因为双臂骨折,加上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家里就说你还是好好学习吧!小学时我又在运动队练起了中长跑,中考的时候体育也是满分。

因为接受过比较专业的运动员的系统训练,我以后无论接触和从事哪一项运动,似乎都会比别人领悟得更快。比如中长跑,你要知道那并不是简单的玩命儿跑,它还要讲究动作协调性、呼吸节奏、步伐调整。。。这些都是需要从每一点每一滴去积累的。

小时候的锻炼给了我一个好的身体,长大了之后呢,我在运动上仍然比较有灵气儿,比如打高尔夫球,我动作的标准度和打练习球的远度就明显比其他人更好。还有包括很多瑜伽动作,我看过后就发现这不是我小的时候随随便便玩的时候做的动作么?第一次去上瑜伽课的时候,老师就跟我说:你练了好几年了吧?~

小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喜欢看各种赛事和体育项目,在当时很多国人还看不懂网球的时候,我就能看得津津有味。此外,现在的我还一度很想尝试攀岩,但看着自己涂满指甲油的双手,在目前我平时基础训练和常规运动也不够多的情况下,攀岩对我而言就属于危险和难度系数比较高的运动,所以还是谨慎尝试吧。而且以我的个性和运动的喜好,我一定会选择一个适合我的运动,有计划地、持续地进行下去。运动就是坚持了一段时间,你就离不开它了。

运动可以提高全身各脏器的运转能力,这样疾病来时就找不到一个极其薄弱的点作为切口进入。尤其对于亚健康人群,他们虽然不生病,但是非常容易生病,这就需要我们适度地运动起来,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患于未然。

我给大家尤其是给中老年朋友们推荐一项运动,就是平地走。平地走可以减少对膝关节的磨损。大家可以尝试先遛弯,然后逐渐加速地进行快走。这时候大家又要注意了,任何运动都是需要热身的,不管这项运动看起来有多么的柔。因为运动其实是大脑下发指令到四肢,四肢再去执行的过程,如果不热身,大脑下发的指令可能很快,但四肢无法很好地适应,就会出现磕绊的情况。对于老年人来说,摔一跟头可能意味着骨折,胯骨和髋骨骨折后相当一部分人会卧床不起,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在家吃才健康

有些人吃的多也不见得胖,这可能出于两个原因,一个就是运动量大,另一个就是机体自身燃烧代谢特别快。我就属于第二种(姐姐你这是要拉仇恨的节奏啊~)。如果天天坐着办公,我也能够感到脂肪层在慢慢变厚,不过呢过两天吃吃水果,稍微遛遛弯,小肚子也就平下去了;包括我生了孩子后,出了月子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大家说就已经看不出来我是个产妇。(必须拉仇恨!)

说到吃,我也算是一个吃货。那么讲讲怎么吃才健康~

首先,一定要多在家吃。虽然我们觉得饭店里的饭菜更有味道,而且现在很多饭店也推出了养生食谱,但是很多菜的香啊还是拿油给焯出来的(炒之前先下油锅焯)。你想想,根据北京市营养饮食的宝塔结构,这样做出来的菜盐和油一定是超标的。那么我们在这种大量的油和盐的摄入之下,如果你没有一个很好的代谢能力,就会走向肥胖,肥胖带来的就是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高盐已经成为唯一的已知的患高血压的诱因)。

再者,选择一款好油~比如家中炒菜用什么油好,非转基因的大豆油虽然贵,但是贵的值得,我也会告诉家人买油盐酱醋一定不要图便宜。而且我特别喜欢凉调菜,就用橄榄油去调,因为橄榄油属于低温油,只有在低温的状态下才能保持营养价值。

最后,就是吃的心态。话说我怎么吃才愉悦呢?吃和做是有天然的联系的,上小学我就会拿电饭锅做蛋糕,上中学时像锅包肉和地三鲜这类菜我就开始自己做了。爱吃的人就会爱琢磨怎么做。吃过两次之后大概要放什么料,经过怎样的程序做基本就心中有数了,这时候如果再有点心情,就可以开始去备料了,做好后现在是有朋友圈这种炫菜的方式了,以前没有怎么办,那就需要呼朋引伴~

我自己会在家做麻小,小龙虾是专门托人从微山湖买来的,高铁运送,鲜活地到我们手上,然后挨个儿去除纱线。随后出门,一味一味地去买调料,回来调味放多少都凭自己感觉。这其中虽然麻烦,但对于一个吃货来说都是乐趣啊!除了我小时候第一次做蛋花汤失败了后,以后做饭真是做什么行什么,基本都一次成功~

不要喝浓茶烫口茶

我就是基本上每天都会喝茶,在办公室我有一小套随身带的功夫茶的茶具,然后闲情逸致的时候,我就愿意去泡上一壶,呼朋唤友过来喝。

现在很多人有点盲目地把喝茶和养生联系在一起。熟不知人的体质对茶叶的需求是有差别的,一个长年胃溃疡患者喝一个夏天的绿茶肯定就胃疼了。如果你是一个健康的人,适度地有选择性地饮茶是很好的,但是千万不要上午泡一泡,下午泡一泡,晚上再泡一泡,这样您的觉可能就没法睡了。要知道,浓度高的茶也是对身体不好的,很多老年人特别喜欢喝很烫的浓茶,这都是忌讳,在各种高发的口腔癌、食管癌、咽喉癌中,吃过烫的东西都是一个很大的诱因。

误区大扫盲

误区一:上夜班或者不睡子午觉,通过别的时间补觉也可以。

白琳:事实上,补觉是补不回来的。从中医养生的角度上讲,子午觉时间是阳气上行,这个时候睡能起到养生的作用,其他的时间睡呢,你可能会更累,并不能达到补的作用。但是子午觉,对于很多中青年人来说,虽然很好但可能不现实,没有条件去睡;但是对于老年人,睡子午觉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个时间段睡觉可以降低发病的风险。

误区二:养生是中医的事,西医不讲究。

白琳:我们在节目中接触更多的是西医临床方面的知识,养生虽然更多的是从中医的角度谈,但西医和中医一致的观点是:预防大于治疗。预防主要在于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西医虽然不像中医那样讲子午觉,但是也提倡人们在11点之前睡觉,因为11点之后,身体各脏器都需要代谢和休息,比如熬夜就是不让肝脏休息,肝脏不休息就无法排除体内更多的毒素。

所以西医和中医虽然在很多方面虽然解释的方法和路径不一样,但都是殊途同归。包括现在大家都看养生堂这类节目,很多人印象里只有中医才和养生挂钩,但是从健康的大理念来讲,中西医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很多急症和外科手术还要靠西医。

误区三:吃中药更安全。

白琳:过去我们的老祖宗特别讲究喝中药。但其实,从安全合理用药的角度,这个理念是缺少很多大数据支撑的。一般来说,必须有足够多的大数据支撑才能证明某些药临床的安全性,在这一点上西医做的就非常好,你不要小瞧一个小药片,0.1毫克和0.4毫克之间的区别就足够说明西医用药剂量的精准。所以,不要再说,中药比西药更安全。

误区四:多运动就是好。

白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挑选体育项目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尽量避免在运动中受伤。比如跑马拉松,有跑半马的,有跑全马的,还有根本不适于跑的。

误区五:营养师和吃货是宿敌。

白琳:营养师会告诉你什么样的节气适合吃什么样的食物,我们其实只要听这个就好了。假如你喜欢的食物真的不那么健康――比如重庆火锅,那你就要考虑了――如果你本身是一个肠胃很弱的人,或者本身是个特别容易上火的人,那么在这样季节交替很燥的时候你还会去吃么?吃完是你的身体受不了,比如像我,嗓子哑了就会影响工作了,那么面对美味,你就不得不权衡利弊做出选择,看看自己对某种食物到底有多“爱”,这个爱是不是能值得上它对身体的伤害。

误区六:习惯成自然,身体会适应习惯。

白琳:好的习惯的养成真的那么困难么?很多老年人都说我口重,习惯吃咸,但这其实是错的。你只要坚持21天,你的口味就会自然发生改变,一个喜高盐的人就可以适应吃低盐的食物。所以,习惯的养成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难,如果改变一个习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让你后半辈子都健康,你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呢?自己约束自己是一方面,在家庭中所有成员坚持培养一个好的作息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早睡早起这个事,我们知道很多孩子晚睡是由于家长的晚睡造成的。还有些人说我经常手脚冰凉,那么我就建议大家尝试一年都不要喝凉水,更不能喝冰水,就永远要喝微微有点温度的水,坚持三个月就会收到成效。

上一篇:执着于内心独白的歌者 善莹:音乐也该胸怀天下 下一篇:好妹妹乐队:十八线是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