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职业指导在促进技工学校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时间:2022-04-11 12:56:45

初探职业指导在促进技工学校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摘要】职业指导是技工学校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职业指导以及提供一定的就业信息,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正确对待机遇,在校期间加强学习,为自己就业创造机遇。通过对技校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立足所在学校的实际和自己多年的招生就业工作实践,对技校如何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培养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就业服务与指导技工教育核心竞争力

1.技工学校学生就业现状及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正在确立,对人才的需求条件的较高,对绝大部分中职毕业生来说,进人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是一件和困难的事,而中职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又出现诸多问题,如:专业对口率不高,工资等福利待遇不到位等因素,导致中职生频繁“跳槽”,出现摩擦性失业,甚至是自愿失业。主要原因:

1.1随着高校的扩招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大幅下降。

1.2目前社会上重视高学历高文凭、轻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轻视技术劳动的现象仍比较严重。

1.3很多中职学校专业结构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新兴学科师资不足,配套设备跟不上企业现代设备的更新换代,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方面的能力根本达不到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1.4家庭或学生自身方面的观念原因。受社会观念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学生打心里看不起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或所将来从事的技术工作。职业生涯的目标定位不准,现实情况与期望值往往相去甚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往往较高,在孩子择业时,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在有希望进入机关、国有企也、事业单位工作,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代替孩子找工作,这种择业观导致相当部分中职学生,尤其是制造加工类、服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愿到一线岗位就业。另外,目前的中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且年龄较小,其在工作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遇到挫折的心理的承受能力等方面也十分脆弱。由于中职毕业生由于对单位性质、薪资和福利待遇不满意,工作强度过大,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单位所在地太远等诸多原因,从而导致很多中职学生频繁“跳槽”,对就业失去信心,甚至出现自愿失业。

综合以上因素,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并能经常派员深入企业了解人才需求,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就业机会搭建更多平台,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解释,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就业部门的作用。

2.技工学校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及意义

2.1通过职业指导,可以让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刚入学时,在专业上有很大的盲目性,通过职业指导使其有一定的了解,学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完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要突破点,紧密联系市场需求,联系实际来进行定向培养,并从学生的类型,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研究和探索职业指导工作。还要研究不同学生的就业促进、课时的有效利用、毕业生的跟踪指导、教学中的职业指导,以及职业指导的效度等工作,使得学校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就业,成为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2.2通过职业指导,可以促进学校的专业技能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是技校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占据优势的核心。技校要强化特色,注重学生综合技能和心理素质的训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的计划上,要立足本校实际,着重于教材的编写和学生训练考核。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加强“态度决定技能”“技能决定就业”意识的教育,学校要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和引进,学校要根据各专业所需的技能培训模块投入足够财力购置相应的实训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促进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形成。我校家电一体化专业和数控专业,就采用模块化分层次教学,使学生能迅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进而促使其良好专业技能的形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就业方法和知识。如撰写应聘简历,参加面试的注意事项和技巧、方法。通过各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方面了解职业、了解自我,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要让他们掌握就业的政策,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懂得如何向企业提出那些要求,建立一种责任意识、规范意识、服务意识、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团队协作,创造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2.4通过职业指导,让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辅导,主要是学校与现实社会的衔接,每个学生都要从身体及心理作好充分的准备,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步入社会,并主动的融入其中,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做好职业指导工作不仅是职业教育本身的必要完善,也是大力推进职教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通过了解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进一步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进入将个人的期望值放在合理的位置上,树立个人正确的就业择业意识和保持良好心态。我校把职业指导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事业为重的就业观念、敬业诚信的职业道德和追求发展的心理品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

2.5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针对学生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实际及其特殊心理需求,查漏补缺地进行以就业为核心的教育,向学生宣传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鼓励学生大胆涉足新的行业,积极去就业,主动去创业。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让学生既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又能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此外,通过观摩各种人才招聘会,开展班级的模拟招聘会,丰富学生们的应聘技巧。并为学生们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出谋划策,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及时、成功就业。

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有利于学生克服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心理障碍;有利于学生增强其求职竞争力;有利于学生准确判断形势更好地把握机会,积极主动地选择职业,顺利就业,在经济建设中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建立全程化、全方位的立体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学校就业部门的服务作用,开展预防性的职业指导,力求在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参与,实现就业全员参与。经过多年的经验结合目前的就业情况,要做好中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指导工作绝对不能仅限于在毕业前进行指导一些政策相关的内容和就业技巧,现实说明,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要建立从入学到毕业后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要建立能深入到班级、实习生和毕业后的学生群体中的机构或社团,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体系”,详细制定各年级、各层次、各专业学生就业指导方案,按年级、层次、专业的不同,就业指导内容应有侧重,同时要和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结合在一起,促进学校职业指导的深入开展。

咨询在就业指导中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作为就业指导者,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就业指导者的身份,而且更应靠近职业咨询者的身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技能、工作性质和环境,解决所有职业问题,促进其适应和发展职业生涯,使学生尽快形成有责任感的独立个性,从而形成一个更好的社会成员。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咨询和指导工作,在宣传就业政策、传递就业信息、指导择业技巧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个性化的咨询与指导,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志趣的差异,帮助学生对所选择的工作进行适应程度分析,提高学生的择业水平。

科学的职业设计方案将有助于个人的发展,随着全人发展和终身发展理论在被现代社会接受,人们对职业发择的态度不再停留在“人职匹配”的阶段。有必要在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辅导,而这种教育和辅导更应该要有其前瞻性和系统性,对于中职学生而言,积极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就能有效地促进中职毕业生充分就业。

金兹伯格的生涯发展性理论认为:“职业选择不是在某一时刻完成的一次性的决定,而是从幼儿期就开始的包含一系列决策的长期的过程”。技校学生正处于职业选择的初期。做好技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提高技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率,有利于帮助中职生尽快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促进其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带动技工学校招生,促进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的职业指导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需要我们有前瞻性的、科学发展观的眼光来发现。

参考文献

[1]王晓山.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司.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戴启国.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空间.《希望月报》,2007.01.

[4]马振海.必须重视和加强职业指导工作.《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1年.

上一篇:当前经济形势判断和下一步改革的着力点 下一篇:中国债务风险:不在规模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