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趣德育”,让德育有童趣

时间:2022-04-11 10:58:54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怎样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结合学校情况,提出了“雅趣德育” 的理念,让德育更有童趣。

协商管理,倾听心声

为了落实“雅趣德育”的理念,学校采用了协商管理的方法。管理不再是管理者的单方行为,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参与、对话、协调与改进的过程。比如在校园节日活动中,采用项目管理方式,实现多部门、各学科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多方协商;在主题活动策划中,邀请学生代表、校长助理团学生参与讨论;在社团管理中,成立了“两院两中心”,即文学院、科学院、体育中心、艺术中心,明确社团管理人员及职责,出台各类管理制度,如社团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总务后勤管理制度;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上,出台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共同管理班级的《班集体管理制度》;在少先队工作中,设有大队、中队两级组织机构,每级都有设有宣传部、卫生部、执勤部等,每周固定一次大队会议,一次中队会议,会议主题、流程、主持皆由学生协商确定,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担当的意识。

“情”“趣”课程,寓教于乐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主渠道。学校把原有的德育活动进行了梳理,纳入到“趣课程”“情课程”,让德育活动课程化、情趣化,寓教于乐。

“情课程”是让学生体察社会生活与情感,培育独立、担当意识和能力的课程,分为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校内活动包含仪式庆典与学生活动,如开学典礼、开蒙仪式、毕业典礼、中秋仪式等;校外活动包含研学课程、家教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比如在庆中秋活动中,全体师生着各自民族传统服饰,展示民族文化,开展主题性阅读,诵读与中秋有关的古诗,学唱与月亮有关的民乐;开展游园会,孩子们提着自制的灯笼猜灯谜、赏花灯、共赏诗词等活动。各班也自主开展“月饼制作大比拼”(制作材料可以是橡皮泥、卡纸、布等)、分享秋天的果实、诗词吟诵、民乐演奏、“亲子秀”等联欢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孩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趣课程”是让学生体会生动童年和有趣人生的课程,包含游戏活动、校园节日活动和社团活动。在六一游戏节活动中,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游戏道具,尽情玩耍,孩子们把旧轮胎套在身上,化身“相扑运动员”;把长长短短的水管拼凑起来任意改变水流的方向。在读书节活动中,学校把读书与游戏结合起来,开展“毛毛虫啃书”活动:班级里每六名学生共读一本书,并制作读书推荐卡作为“毛毛虫”的身子,贴在教室门口,比一比哪个班级的“毛毛虫”身子最先从教室前面连到教室后面;在读书节闭幕式上,全班学生就会得到奖励――一个书形状的奶油蛋糕,班级代表还可以扮演毛毛虫参加巡游活动。

建设班级文化,侧重自我管理

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关系到学生在班级中学习生活的质量,同时它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在微观层面的落实任务。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实施“雅趣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学校德育处通过对全校90位班主任的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了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围绕这个方向,学校组织班级文化建设的培训学习、经验交流、召开现场会,指导各班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增设班级服务岗位,民主选取班干部等;班主任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行动计划,开展公益活动,召开家教会会议,倾听家长们的意见,引导他们参与班级或学校活动中。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孩子们既提升了自我管理能力,又增强了责任意识。比如,为解决课间楼道奔跑打闹现象,各班制定《课间楼道里的规则》,张贴在班级的宣传栏里,成立“学生课间文明礼仪护导岗”,引导、督促同学遵守规则;学生自发为校园楼道里100多个电源开关都装上了美丽的手工卡通套,美化了校园环境的同时也提醒大家节约用电,爱护开关。

改善学校环境,突出美观好玩

学校环境的建设,更多地从儿童视角去衡量是否“美观”和“好玩”。如我们让孩子们参与命名:一二三年级的教学楼叫童趣楼,四五六年级的教学楼叫儒雅楼,行政楼及功能教室楼层叫仁爱楼,前后操场中间空旷的地方被孩子们命名为诗歌大道……在儒雅楼、童趣楼、仁爱楼外墙上刻有孩子们喜爱的古今贤文;在每层楼梯间的墙壁上都张贴着孩子们的书画作品,地板上“跳房子图案”上印有文明礼仪标语。此外,学校专门建设了供孩子们自由玩耍、涂鸦创作的场所:供音乐爱好者学习音乐的开放式音乐厅、古筝教室、合唱教室、舞蹈教室;为爱好阅读的孩子们建设故事坊、绘本馆、开放式书吧;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书法教室、书画墙;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多媒体教室、博雅电视台、体育馆、生物园、艺术空间、数学空间……在充满童趣的环境中,孩子们自由学习、玩耍、交往,在最自然、舒适的状态下学习与生活。

“雅趣德育”通过富有童趣的德育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不仅教会了学生独立、平等、友爱交往的智慧,还让学生对学习生活和人生产生了美好的体验和感知,更让独立、求是、平等、博爱、自由、担当的品质伴随孩子们成长。

【王玲,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副校长;石英梅,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教师】

上一篇:在追寻尽美的路上快乐前行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的随机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