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浅析“分段式”双层大跨大空间井字楼盖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04-11 08:17:15

实例浅析“分段式”双层大跨大空间井字楼盖施工质量控制

摘 要:贵州省派和政协委员活动的中心工程项目,荣获2010-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荣誉和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监理协会“共创鲁班奖”表彰。本文陈述的建设生产施工过程,正是在住建部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且强化实施《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之前。本文从大跨高模支撑体系“分段”、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缝处理等几个重要环节采取的质量控制处理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双层;分段;施工缝处理;钢筋工程

1 建设工程概况简介

贵州省派和政协委员会活动中心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9928m2,地下二层,地上二十四层,建筑物檐口高度为99.3m。总体工程分为两期。一期工程为活动中心主裙楼部分,两层,面积34240m2。二期工程为综合办公楼,二十四层,面积45688m2。一期裙楼为框架结构,二期综合办公楼结构形式为框筒结构。±0.00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1080.60。

2 实施条件限制剖析

(1)进度急迫,二期工程建设期间须同步实施一期工程施工。

(2)裙房结构布置简介(详图略):

裙房一层层高为9.6m,梁系组成:截面尺寸为800×1600(KL2-20)弧形梁、截面尺寸为1100×1600(KL2-12)梁、截面尺寸为400×1500(JZL2)梁按井字形布置;

二层层高为8.4m,梁系组成:截面尺寸为800×1600(WKL4-1)和截面尺寸为600×1600(WKL4-2)均为弧形梁、截面尺寸为1100×1600(WKL4-4)梁、截面尺寸为400×1500(JZL4)梁按井字形布置;

裙房一、二层现浇板厚度均为100mm。

(3)实施条件限制因素

①贵州省派和政协委员会活动中心工程由于(1-G)轴外侧场地两栋五层残旧房屋暂未拆迁,造成(1/1-G)-(1-K)轴柱基及柱位置被占暂无法施工,(1-A)-(1-G)轴目前已施工至地下室顶板(即-0.050m)标高。-0.050m标高以上结构型式为二层大空间大跨井字楼盖体系,分二次施工对结构主体质量的控制难度加大;若进行施工,则形成“分段式”作业。

②裙房门厅位置由于施工场地所限,暂时也不能施工,导致裙房不能整体施工,这也是“分段式”作业形成原因之一。

③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在住宅楼不拆除的情况下,能够施工的部位要先施工,经设计同意,并严格按设计通知,裙房可以合理留置施工缝的前提下分段施工。施工缝不得随意留置,须留置在受剪力较小的并且便于施工的位置。施工缝留设位置见附图所示,呈锯齿状,要求表面粗糙,在二次浇筑前应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密实。先施工区域及施工缝的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3 支撑架体控制要素

3.1 裙 房

由于施工跨度大、架体支撑高度高,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架,架体搭设的宽度应超出施工缝的位置1.5~2.0m,(模板支撑架体的验算详见模板支撑方案,方案已经专家论证,此处略)。二层支撑架体在整个裙房施工期间始终保留不予拆除,待后施工的部位完毕后,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值后架体才能拆除。

3.2 材料选用及质量要求

(1)裙房部分柱子采用钢模,梁板全部采用木模(18mm厚新木胶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满堂架,钢管采用?准48×3.5(计算书已按钢管壁厚2.9经监理工程师重新审核验算,此处略)。

(2)钢管采用Q235A(3号)钢,每批钢管进场,应有材质检验合格证。进场钢管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全数验收,钢管存在穹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不得使用。所使用的扣件符合国家标准检验合格的扣件,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疏松、砂眼或影响其使性能的铸造缺陷。

3.3 支撑架体构造体系要求

KL2-20梁截面尺寸为800×1600,梁支撑立杆的横距(垂直于梁方向)为1.2m,纵距(沿梁方向)为0.5m;

JZL2梁截面尺寸为400×1500,梁支撑立杆的横距(垂直于梁方向)为0.8m,纵距(沿梁方向)为0.5m;

KL2-12截面尺寸为1100×1600,梁支撑立杆的横距(垂直于梁方向)为1.5m,纵距(沿梁方向)为0.5m;

梁截面宽度在400mm时底部增设1道承重杆,立杆步距为1.5m;梁截面宽为800~1100mm时底部增加2道承重杆,步距为1.5m;

其它梁支撑体系按纵、横距按0.8m,步距按1.5m布置;

现浇板底支撑体系均按纵、横距

KL2-20、JZL2、KL2-12梁侧模均三道?准14以对拉螺杆,螺杆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为0.5m,水平间距为0.6m。

3.4 梁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1)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2)由于支撑架体较高,需要设置整体性单向水平加强层;单向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m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力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3)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扫地杆,扫地杆离地面高度不大于300mm。

(4)剪力撑的设置: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满设剪力撑;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6m设置,剪力撑以地面的夹角为45~60°。

(5)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300mm。

(6)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7)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8)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9)施工缝位置的支撑架体应超出施工缝1.5~2.0m,该部分架体没有落在地下室顶板上,并且为回填区域,由于基坑内狭窄,回填质量无法保证,考虑架体一部分置于地下室顶板上,一部分落在回填土上,会出现沉降差,经业主、设计、地勘、监理、施工会议研究决定,支撑架体搁置在回填的区域部位应用C10毛石混凝土浇筑,保证支撑架体变形在规范允许值范围内。

(10)大跨井梁分二次浇筑,对施工支撑体系要求高,要求所有梁在二次浇筑前下挠值不超过规范允许值。另外由于支撑架放置时间较长,应对支撑体系进行变形观测,安排专人负责,定期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

(11)大跨井梁分段浇筑,井字梁的受力形式有所变,支撑架体验算时,把两层梁板作为荷载考虑,两层梁板及架体荷载传到地下室顶板上,考虑施工荷载过大,在地下室相应处按一层支撑方案对应搭设搭。搭设示意如下所示。

4 专项工程质量控制

(1)梁模按规范起拱,起拱值为:框架大梁及井字形梁按4‰起拱值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各方现场实测复核检查校订。

(2)竖向模板及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其支承面必须具备足够强度,满足全部荷载的承载力。安装模板及其支架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免倾覆。

(3)在墙柱施工边线外150mm处加设一道控制线,用以校正模板位置。柱的下脚必须留有清理孔,便于清理杂物。

(4)重点控制模板的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注意模板、柱模、楼梯间等处模板轴线位置的正确性。

(5)梁模安装后应拉中心线检查,以校正梁模的位置;梁的底模安装后,则应检查并调整标高。各顶撑之间要加水平支撑和剪力撑,保持顶撑的稳固,以免失稳。

(6)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7)钢筋制作加工所采用的钢筋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技术标准的规定。钢筋加工前应对采用的钢筋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必须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严禁使用。

(8)钢筋的连接:主梁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在正式施工前,对钢筋接头现场见证取样、封样,作张拉试验检测完毕,达到合格后,才能正式操作。

(9)由于裙房主梁钢筋直径较大,数量较多,骨架高,易倾覆。传统的框架梁绑扎方式难以完成转换层梁的钢筋绑扎工作,因此对转换层梁的钢筋绑扎采用悬挂式绑扎方式。并应搭设临时支架。

(10)施工缝处梁的钢筋接头应按规范预留,钢筋放置在钢管支架上,由于施工缝留置时间较长,钢筋采用防锈处理。

(1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公司按有关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控制。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满足在浇筑时温度条件下混凝土运输、高流动、泵送施工工艺等技术要求。

(12)混凝土强度的质量控制

①必须做好搅拌站内的出厂取样检验和施工现场的交货取样检验。施工现场微膨胀剂掺量、试块取样成型由施工方、监理方、混凝土公司三方共同旁站完成。

②试件的取样:

a.现场取样的频率与出厂检验一样。

b.每次取样的试件至少各留一组进行标准养护及同条件养护。用于检测28d和7d的强度。每组由三个试件组成,供检验用的试块必须按规范成型,按规范标养。

(1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认真复核相关专业的预留预埋是否合符设计要求,校核模板轴线标高、钢筋绑扎是否合符设计及规范要求,办理完钢筋混凝土隐蔽工程验收的有关资料,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润湿模板,由项目经理签发浇筑令并报监理批准。

(14)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进行,分层浇筑厚度500~750mm,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15)混凝土的振捣,由于大梁钢筋密集,钢筋净距较小,现有的?准50棒难以插入梁内,大梁混凝土浇筑采用?准30振动棒,其余部位混凝土浇筑采用?准50棒振捣。振棒移动间距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为15~30s,现浇板尚应用整平大木枋进行纵横方向的整平,还应用铁滚筒滚压两遍,以防止收缩裂缝。

(16)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架料、木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17)浇筑过程中,监理、施工方旁站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18)混凝土的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压实收光之后,安排专人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用湿草席及时覆盖并在草席上覆盖湿麻袋,同时用塑料彩条布覆盖在麻袋上,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昼夜。

5 施工缝的处理细节

(1)施工缝梁、板处增设钢筋,具体参见设计院通知。由于施工缝留置时间较长,钢筋应作防锈处理,甩出的梁、板钢筋需刷素水泥浆两道,外部用塑料薄腹缠裹封闭。

(2)在浇筑施工缝处混凝土时,应对混凝土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清除,表面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混凝土表面不得有残留的积水。

(3)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不能使钢筋的周围的混凝土产生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应清除。

(4)在浇筑前,在混凝土表面涂刷界面剂,施工缝浇筑宜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份相同。

(5)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避免直接靠近施工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应加强对施工缝的捣实工作,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密实。

(6)考虑新老混凝土收缩问题,后浇混凝土在施工缝处2.0m宽范围内应掺加适量微膨胀剂,减少新旧混凝土收缩变形。

6 结束语

正是建设、设计、地勘、监理、施工所有参建单位共同不懈努力和认真执着,使以上较为复杂的技术环节在确保建设施工安全、质量的根本原则和基础上得以攻克。其实,从方案初审验算至专项论证到组织实施,质量控制关键点环环紧扣,比比皆是。细致到进场管架壁厚检查,梁系起拱复核定位,曲弧模板放样校正,钢筋定位及连接,分段区、施工缝留设控制,甚至成型混凝土养护等等,不胜枚举。因篇幅所限,暂不一一列举。

上一篇: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工艺探讨 下一篇:现代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