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理论解释

时间:2022-04-11 02:54:45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理论解释

摘 要:“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这一两难局面由多面因素造成,微笑曲线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筛选理论、职业搜寻失业论、经济结构变动形成的失业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内部人―外部人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这一两难局面的成因。要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应该优化产业结构,适当缩小本科招生规模,净化劳动力市场,充分发展服务业。

关键词:“民工荒”;“大学生就业难”;二元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132-02

一、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近些年来,每年春节后招工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民工荒问题发端于2003年前后的东部沿海地区,最初主要表现为技工荒,随着民工荒愈演愈烈,招工难也由技工荒扩大到普工荒,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却又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截然相反的局面。

二、两难局面的理论解释

1.基于“微笑曲线”理论的解释(中国式的“烦恼曲线”)。理论核心内容:微笑曲线理论是台湾施振荣先生于1992年提出的,微笑曲线形象地描绘出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研发和销售,处于中间的是附加值最低的制造,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在价值链中,主要承接的是中间附加值最低的制造业,所以对于中国的现状,将微笑曲线做一个倒向变形成“烦恼曲线”(见图1),更能表现出中国目前的窘境。

解释:中国由于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中,主要依靠简单生产品的出口,造成两端在外(研发与营销)的局面,而研发与营销正是吸收高素质劳动力的行业。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区都是依靠类似的形式促进本地区的发展,造成各地区都需要大量的同质性的低级劳动力,从而造成简单便宜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另外,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不足,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2.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核心内容: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导致 “社会阶层流动固化”:内部劳动力市场(大企业、事业单位)与外部劳动力市场(中小企业),使得外部高知分子进不了内部劳动力市场。

解释:在中国,有些靠自己后天努力的“知二代”们无法与“官二代”、“垄二代”们公平地竞争高端工作岗位,需要高素质劳动力的岗位大多数已被内定,使得高学历的贫寒子弟很难进入高质量的岗位,另外,中小企业也无能力支付高质量劳动力成本,只能雇佣低素质劳动力。结果是高知分子们既进不了大企业,也进不了小企业,从而造成大学生失业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的普遍现象。

3.基于“筛选理论”的解释。该理论核心内容:“筛选理论”亦称“审查理论”。根据该理论,可将雇主对雇员的识别分为:“标示”与“信号”。标示一般是不可改变的,例如:出生、性别、种族等;信号一般可以通过后天改变,例如:知识、技术、学历等。由于先天的条件无法改变,很多就业者通过取得高学历来使自己获得争取优质就业岗位。

解释:从实践来看,筛选理论可以解释许多国家的人才高消费与“文凭漂浮”(由于一味地强调文凭,雇主对雇员的学历要求超过岗位的需要)问题。在当前中国,人们要找到较好的工作就必须具有较高学历,因而强烈要求政府扩张教育,随着学校的扩张,人们的教育水平普遍上升。但就业机会有限,结果人们便追求更高的文凭,要求教育更加扩张,而过分扩张教育既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而且又可能出现部分教育水平高的人失业现象。其原因就是在于教育的作用是识别人的能力,并不一定能提高生产率,从而扩张教育也无助于经济的增长。

4.基于“职业搜寻失业论”的解释。该理论核心内容:认为在劳工市场存在着职工技能和偏好差异,在非完全信息的条件下,对劳动者来讲不断持续寻找合意的工作是一种必要的投资,而大量职业搜寻者的存在必然提升失业水平。

解释:在中国,由于大部分高学历者都比较有自己的价值观,希望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愿意随便就业,要花大量的时间搜寻与自己专业及兴趣匹配的职位,由于搜寻造成的高学历者暂时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而对于农民工等低素质劳动力而言,有一份工作已经很满足,很少考虑实现价值等该层次问题,这样就很少存在因职业搜寻而造成的农民工暂时失业现象。

5.基于“经济结构变动形成的失业”理论。该理论核心内容:这种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劳动市场结构和职能长期失调而造成的失业。

解释:在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中国(尤其是中国南方)逐步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住房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基建行业得到空前发展,对非熟练的、体力劳动者有很大需求;另一方面,工业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也增加了对非熟练劳动者的需求。特别是加入WTO 以后,中国以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出口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使得中国这种产业结构更加趋于稳固。可见,在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对外开放的二元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在不断强化和巩固的;并且,这种产业结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继续存在下去,且很难在短时期内通过自身的发展进行调整。相反,在这一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吸纳就业能力便严重不足(如表1所示),2010年,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比43.1%,但就业占比只为34.6%。而第三产业正是吸收高学历劳动者的最要方面。

这种产业结构特征带来的主要后果就是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分化,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需要劳动者有特别高的文化素质,基本上只需要劳动者有较好的体能,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使得高学历人才供给过剩,因此农村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旺盛,而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相对较低。

表1 2010年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与就业构成(%)

6.基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核心内容:该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分作两类:一类是具有高工资、良好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安定等特定环境的初级劳动力市场;另一类是工资低廉、工作环境恶劣和高度不稳定的次级劳动力市场。

解释:由于目前这种舒适的初级劳动力市场较小,次级劳动力市场相对较大,自大学招生规模扩大以来,大学生的数量飞速上升,而初级劳动力市场规模增大的速度一直缓慢,这样不能吸收多余的大学生求职者,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另外,大学生的增多,使得农民工的数量相对减少,造成次级劳动力市场上的“民工荒”现象。

7.基于“内部人―外部人理论”的解释。该理论核心内容:内部人是指目前已在职的雇员或暂时被解雇雇员同属于某一利益集团(如工会)的人;外部人是指不受企业或行业工会保护的失业工人或在职的临时工。内部―外部人理论解释劳动者在劳动市场上不能开展平等竞争。

解释: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外部人)来说,他们没有任何组织作为后盾,根本无法与受大企业保护的职工(内部人)去竞争,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另外,企业不愿意频繁更换劳动力,内部职工的工资高于外部市场上劳动力的工资要求,表现为外部市场上一些失业者愿意在较低的工资下工作,却依然找不到工作。

三、政策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要减少各地区依靠低生产要素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技术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及附加值高的服务业,从而减少对低级劳动力的需求,增加高级劳动力的需求,化解“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的两难局面。

2.缩小本科招生规模。目前本科招生的规模太大,要根据国情确定本科招生的规模,一味的扩大规模只会让短缺的教育资源不能集中资源培养出顶尖的人才,而是培养出许多同质易替代的中等人才。相反应该增加各类技术院校的设立,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本。

3.净化劳动力市场。坚决消除劳动力市场中不公平的现象,使得社会阶层流动不再固化,实现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初级劳动力市场)招聘的透明化,使得大学生寒窗苦读后享有公平的就业机会。

4.充分发展服务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表明我们的服务业发展不充分、高端服务业发展还很缓慢,所以要放松服务业管制,发展医疗、教育、通信、金融等高端服务领域。

上一篇:企业员工社会融合程度的量化分析 下一篇:情绪工作视角下的图书馆流通馆员职业倦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