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来了!奥运走了?

时间:2022-04-10 11:27:32

奥运来了!奥运走了?

汤铭 .cn

北京时间2012年7月28日凌晨4时,奥运会在伦敦开幕。看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不禁让人回想起4年前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还在耳边回绕。但是7月21日北京城的一场大雨,让这口号声变得模糊起来。

4年前的奥运会,给北京留下了不小的财富。众多当时新建的城市基础设施,至今也是这个城市的亮点。在这些显而易见的亮点之外,其实还有不少罕为人知的“隐形亮点”。作为当年专职报道奥运相关内容的记者,笔者至今对这些“隐形亮点”还有着深刻的记忆。

2007年,为了满足奥运会精细化的天气预报的需要,北京市气象部门花费巨资构建了相应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当时的受访人表示,该系统将提高北京市区的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以满足奥运会场馆周边天气变化数值的预报要求,在灾害性天气出现前的2小时内对其进行临近预报和预警;2007年,为确保奥运期间的排水安全,北京排水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他们通过建立基于GIS的排水管网信息系统、引进一批专业排水设备,建立起管网气体预警系统,强化应急抢险能力,提高排水管网运行能力;为了确保奥运参赛运动员的食品安全,利用RFID、GIS等信息技术,相关部门建立起可实现对奥运食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食品链的全程跟踪、追溯的奥运食品安全信息系统......

至今,笔者还能记得,当年那些受访者谈到这些为奥运服务的信息系统时,都曾经说过同一句话,“奥运不是终极目标”。对于围绕奥运会展开的各项工作,每个人都表示,奥运会给这些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

另外,笔者还清楚地记得一位受访人说的话,“这些工作并不是为奥运会专门准备的,而是我们平时就要做的。通过举办奥运会确实加速了相应信息化工作的建设速度,但是更重要的是为普通百姓带来了实惠。”

作为一名普通北京市民,太需要这样的实惠了。但是4年后,一场大雨夺取了77个鲜活的生命,不免让人对这些系统中的某些部分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产生了怀疑。系统再先进,但它永远是死的,如何让它发挥相应的作用,关键还是在于人。

我相信房山区韩村河副镇长高大辉、燕山公安局向阳派出所所长李方洪、密云县大城子镇镇长李建民,他们在这场大雨面前,肯定是尽了各自的全力。如果时间能够重来,如果能让77条鲜活的生命没有在这场大雨中殒灭,他们还能和我们一样坐在电视前观看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那么4年前某些人口中的“实惠”才是真正发挥了作用。

上一篇:公有云颠覆 传统IT外包 下一篇:热电厂DCS的应用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