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兴趣,探索玩“纸”秘密

时间:2022-04-10 10:09:06

诱发兴趣,探索玩“纸”秘密

纸艺活动是关于玩纸的艺术活动。纸艺,顾名思义,纸工艺术,即我们提供给幼儿纸质材料,幼儿来进行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充分展现纸的特有的材质美。剪纸、浆纸、衍纸、纸雕、纸塑、拼贴纸等,都是纸艺的表现形式。如果幼儿对纸艺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地去看、去听、去想、去做,并积极探索。让幼儿在操作中和实践中,发现玩“纸”的秘密,激发他们对纸艺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在纸艺活动中发展多种能力。

一、创设环境,激发无限热爱

让幼儿多多接触不一样的“纸工艺术”,感受纸艺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玩纸”的无限热爱,是我们所要做的首要任务。虽然我们的地理位置并不是那么优越,不能让幼儿真实地接触到纸工艺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科技馆等形式,带领幼儿一起欣赏纸艺的美,从而引发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欲望。例如,带领幼儿观看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

二、创新活动,诱发创作欲望

在进行纸艺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应注意关注幼儿们的表现和反应,及时了解幼儿们的需要。

一是注意引导策略,体验活动快乐。让幼儿们可以在玩中创作,在玩中感受成功。在活动中还要注意表达,注意适当介入,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欣赏幼儿们作品的亮点,激发幼儿们互相学习、互相欣赏的情感,让幼儿们在彼此的交流和欣赏中,体验活动的快乐,分享彼此的经验,诱发他们继续创作的欲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是融入节日活动,感受多元体验。将“玩纸”活动融入各个节日教育中。母亲节,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纸制作一朵美丽的康乃馨送给妈妈;端午节,制作 “纸粽”;元旦节,剪窗花、做腊梅;等等。不同的节日,可以采用不同的纸艺表现形式,让幼儿感受纸艺的艺术美和创造性。

三是整合其他活动,增加操作乐趣。“玩纸”活动由于操作性强,备受幼儿们喜爱。当“玩纸”与其他领域教育活动有效整合时,可提升幼儿操作兴趣,协助达成预定目标。“可爱的明信片”是一节语言活动课,其讲述故事明信片在传递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美丽的故事,使幼儿体会小动物之间的爱和友谊。在结束环节,教师提供了各种颜色的纸张,让幼儿们为好朋友制作一张明信片,色彩缤纷的作品表达了幼儿们之间浓浓的情感。“玩纸”活动的加入,增加了幼儿们的操作乐趣,提升了教育品质。

三、创置材料,迸发闪耀灵感

我们在班级内部创设了两个不同又有相似之处的“纸艺”特色区角。一个区角以平面纸张为主,投放了报纸、广告纸、彩纸、皱纹纸、废旧绘画纸、卫生纸等,除了纸质材料,还收集了多种废旧物品,供幼儿进行操作。幼儿们有的将皱纹纸搓成纸绳,装饰到塑料瓶上,普通无光的塑料瓶瞬间提升档次,异常美丽;还有的将报纸撕碎泡水,再按照卫生纸浆的制作方法,制作栩栩如生的报纸浆画。另一个区角,投放了一些立体废旧纸工材料,例如纸盒、纸箱、纸碗、纸杯等。幼儿们也可以对这些立体的材料进行加工,比如,用绘画和各种可供粘贴的材料,打造出一个个童话世界。就这样,一个个废旧的材料,就在幼儿们的灵巧双手中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欢乐世界。

四、创建合作,共造创想空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势,一旦家长与教师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携起手来,那么教育效果就会加倍。”因此,在 “玩纸”活动中,将家园携手纳入活动的重点。与家长创建坚实合作,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们共同打造一个“玩纸”的创想空间。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纸艺活动进行的情况,教师须在班级博客中更新纸艺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让家长也感受纸艺的魅力,并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创作,让幼儿们可以多想、多看、多练,把纸玩出花样,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纸艺活动的兴趣。

总之,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富于创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我们对纸艺活动的探索,一切初衷都是为了让幼儿“喜欢”,并在“喜欢”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我们不断地挖掘纸的“艺”与“趣”,将其融入幼儿生活,打破传统模式化倾向,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张念云.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实验幼儿园)

上一篇:德育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实施策略 下一篇:浅谈幼儿班学生的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