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4-10 07:28:09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065-01

时代的发展,对人们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要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就要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恰好切合了这一时代要求。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动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环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主动参与的积极最高,实践能力最强。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主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关心、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

(二)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引导学生认知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创建民主、宽松、友好、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放松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教学中,针对疑惑或关键性的问题展开讨论,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开展自评、互评等活动。

(三)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的情感极大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如果教师能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堂气氛就融洽、民主,就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感知更敏感,记忆更牢固,想象更丰富。所以,为了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课堂教学必须体现民主。

1.尊重学生。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地保护学生的童趣、童真、童心,实实在在地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交流,让学生消除一种错误认识:教师高高在上,无论教师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正确的。当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一旦消除后,他们的思想工作便会活跃起来,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便会油然而生。

2.培养个性。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个性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心理品质,为了不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遭到无情的“裁剪”,我们必须帮助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枯燥的学习生活中解放出来,还给孩子一片湛蓝的天空,为他们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为每个人提供最大限度“自主学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中,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在于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深度挖掘每个人的个性潜能,积极促进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和指导。

(一)精引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兴趣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对从事的各种活动具有吸引力。吸引力从何而来呢?这就靠教师有形和无形的力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讲了一个《西游记》中的故事:“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走到半路口渴了,就让孙悟空去找水喝,孙悟空没找到水,却抱回来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猪八戒一看到西瓜,咧开大嘴笑了。孙悟空说:我把西瓜平均分成4份,我们每人吃,怎么样?猪八戒一听急了,大喊:‘不行,不行,我太渴了,我不吃,我最少也得吃!’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大家为什么笑吗?”同学们齐声说:“想!”“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帮猪八戒找一找原因,看看大家为什么笑他。”这种精妙的引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

(二)自主探究。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学会知识,学会求知,学会自主发展,教师必须采取开放性教学,只要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自主探求掌握的内容和方法,教师不要再讲解。质疑问难,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创新潜能的舞台。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时,采取同桌或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纸片在一起剪、拼、移、想、说、评,看谁的方法更多、更好、更巧,使每位学生在活动中直接感知,在操作中获得知识,在辩论中总结,在互助中提高。最后,总结抽象出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并明确公式中“底×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2呢?以剖析理解公式的含义,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计算公式。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获取新知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其观察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三)巩固创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们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精心设计开放性题目,强化思维训练,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孕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自主学习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和情趣,树立积极主动、独立思考、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品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上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思想的教学体现 下一篇: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