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贫穷走向富裕---山西省经济发展纪实汇报

时间:2022-04-10 12:23:48

由贫穷走向富裕---山西省经济发展纪实汇报

20__年,共和国迎来60周年华诞。抚今追昔,60年风雨兼程,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西人民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走过了一条艰辛探索不断发展的道路。6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全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30年里,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商品极为丰富,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1949—20__年的60年间,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26元增加到13119元,增长了103倍。农民纯收入由74.8元增加到4097.2元,增长了53倍。山西城乡居民的整体生活已彻底摆脱了贫困,实现了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性跨越。

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人民生活追求温饱

新中国建立初期,山西国民经济形势严峻,困难重重,人民生活处于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吃饱穿暖成为最低要求。回顾60年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城乡居民为了追求温饱生活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汗水,温饱生活的实现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城乡居民收入缓慢增长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省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但由于这一时期山西的生产力相对落后,再加上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受到限制。

1.解放初:发展生产,争取温饱

1949年,山西人民结束了阎锡山长达38年的统治,人民当家作主。但大部分人的生活仍维持在最低的生存水平上。统计资料表明:1949年人均年现金收入还不足100元。面对这样的局面,山西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物价,安排就业,以安定人民生活。广大人民以主人翁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到新山西的建设中去,为新山西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基础。

“一五”期间,面对人口众多而生产力低下的现实,全省采取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使人人有饭吃的理想在一种较低层次上成为现实。这在发展生产稳定民心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对救民于水火的共产党充满了热爱和感激,对自己当家作主充满了自豪和热情。“一五”时期被称为解放后山西经济建设的第一个“黄金时代”。195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9元,比1952年增长56.3%,年均增长9.3%。在农村,摧毁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广大农民从封建制度压迫下解放出来。到1957年,全省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了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生产关系的急剧变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到195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元,吃、穿、住、用等各项生活消费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

2.改革前:政治运动不断,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徘徊不前

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这一阶段,山西人民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扎扎实实的经济建设中去。“反右运动”、“”使人民生活几起几落,三年自然灾害,好比雪上加霜,各种食品和轻工业品严重短缺,人民生活陷入困境;“十年”,又将政治斗争推向高峰,几乎把整个国民经济推至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在农村,从1958年到1965年,由于“”运动和农村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泛滥开来,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农民生活水平呈下降趋势。农民收入由1957年的80元减少到1959年的67.55元。虽然,经过三年的调整,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同解放初期的8年相比,这一阶段的农业生产增长速度不快,农民生活改善程度不大,从1957年到1965年全省农民全年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7%。从1966年到1978年,又由于“”的破坏,特别是农村推行极“左”路线,“割资本主义尾巴”,大搞“穷过渡”,取消广大农民正常的家庭副业生产,关闭集市贸易,在生产中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搞瞎指挥,在经营管理上不计成本,不搞核算,“吃大锅饭”,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限制了生产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更是缓慢。

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4元,比1952年增长175.4%,扣除物价上升因素,21年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实际增长18.5%,平均年增长率4.6%。1978年全省农民纯收入为101.6元。比1965年增加了15.2元,增长率为10.67%,平均年增长率仅为1.3%。

(二)城乡居民生活不达温饱,消费以生存为基本特征

从1949年到1978年的30年间,山西城乡居民生活有了一定改善,但总的来说步伐比较缓慢,没有摆脱贫困。主要表现为:

1.生活消费水平低,增长十分缓慢。1954年山西人均消费支出为70.3元,到1978年才达到人均90.64元,即使不考虑物价因素,年均递增速度也只有1%。

2.消费结构呈现较明显的贫困特征。1952年城镇居民有90%的消费支出用于生存资料,特别是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高达67.8%,到1978年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仍占总支出的55%左右。1954年,山西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收入的68.2%,到1978年仍高达67.3%。这说明山西城乡居民在此期间的生活消费是以生存为基本特征。

3.食品短缺,营养不足。处于贫困阶段的城乡居民,虽然食品、衣着消费份额很大,但消费水平并不高,从食物中摄取的主要营养成份明显不足。

4.衣着以保暖为主,结构单一。在城乡居民填饱肚子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衣着消费水平自然不高。197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47.6元。比1954年16.7元增长30.9元,平均年增长率为4.3%。全省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不到14元,比1954年增长了38.5%,年均增长率仅为1.3%。这一时期,城乡居民在衣着消费方面主要是满足保暖的需要,无力考虑花色品种。“一件棉袄穿六冬”的现象在农村居民衣着消费中相当普通,与食品消费一样,是生存型的消费。

5.农村居民住房主要以土窑洞为主。住房消费以遮风、挡雨、保暖为基本特征。

二、改革开放成果初现,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的发展逐步突破计划经济的传统桎梏和束缚,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带动了消费增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一)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1.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省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1978年与1952年相比,改革前的26年中,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翻了一番多。而从1978年到1992年的14年时间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两番多。1978年到1985年8年时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01.4元增加到595.3元,实现了第一个翻番。199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22.8元,可支配收入又翻了一番多,比前一翻番所用的时间缩短了两年。

2.城镇收入构成发生明显变化

从解放初期到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是职工的工资性收入,职工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95%左右。经过14年的改革发展,职工工资收入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明显减弱,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下降,非工资性收入成为居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从1978年到1992年,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全部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93.3%下降到1992年的75.4%。1987年以来,国家将租赁和承包责任制引入企业管理,并积极扶持个体经济发展,鼓励一部分人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先富起来,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使城镇居民就业结构趋向多元化,收入渠道增多。非工资性收入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迅速上升。199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非工资性收入为395.31元,是1978年的19.6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6.8%。非工资性收入成为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6.7%左右一跃上升为24%,形成了工资收入加工资外收入共同支撑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新格局。

3.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解放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很低,市场商品不丰富,城镇居民收入也较少,因此在消费水平上把吃饱、穿暖作为人们的基本消费标准。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199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1302.59元,比1978年的275.4元增长了4.73倍,比解放初期1952年的93.3元增长13.96倍,平均年增长率为32%。城镇居民在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方面的消费不断增加。到1992年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13.8%,是1978年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的6.75倍。

(二)农民生活整体步入温饱,开始向小康迈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山西农村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革,扭转了长期以来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慢的境况。特别是农村推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带来新的契机。

1.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渠道不断拓宽

199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7.01元,比1978年的101.61元增长了6.2倍,年平均递增速度高达14.6%。同时,农民收入构成发生明显变化,工资性收入(劳动者报酬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70.9%下降到1992年的31.13%。而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例由1978年的15.6%上升到1992年的62.8%。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也在不断的提高。

2.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1978年以来,农民纯收入的不断增加,为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978年到1992年全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90.64元增加到492.9元,增长了5.4倍。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吃、穿、住、用等各项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的货币性支出增加最多,增长速度最快。食品消费的货币性支出占全部食品支出的比重稳步上升,这表明农民传统的自给自足的消费模式正在向商品化、市场化的消费模式转变。农民生活消费支出总量的成倍增长和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表明山西绝大多数农民已越过求生存、求温饱的消费模式,继而转向数量、质量并重的消费新层次。同时,农村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消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由1978年67.3%下降到1992年的56.9%。农村居民在衣着、教育娱乐、医疗、通信方面的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在不断的增加。长期以来以“吃”、“穿”为主的不合理消费结构得到了改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严重匮乏的局面得到了扭转。

在这个阶段,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也降到了60%以下,这表明山西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从总体上已经脱离了贫困,进入了温饱阶段。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三、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中国共产党最终确定了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以后,山西一方面加快了对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另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全省经济的发展逐步突破计划经济的桎梏和束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尤其进入新世纪,随着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全省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传统工业优化升级,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投资对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不断加大,经济总量明显增加,财政收入大幅上升,为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创造了雄厚的基础。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城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城市建设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蓬勃展开,全省城乡呈现出一派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新气象,城市、农村面貌和城乡居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一)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十六大”、“十七大”召开,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34.36元,是1992年1622.83元的3.8倍。20__年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27.7元,20__年又创新高,达到11565元,20__年继续保持两位的增长,达到13119.1元,增长率为13.4%。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2年增加了8.08倍,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5.0%。人民群众真正分享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农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097.2元。是1992年的627.01元的6.5倍,年平均增速为13.2%。这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采取的一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2.城乡居民收入向多渠道、多元化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成份向多元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和经济活力的增强,为城镇和农村居民提供了广阔的选择平台和就业机会,也拓宽了增加收入的渠道。人们改变观念不再单纯追求“铁饭碗”,青睐“国企”,而是适应市场变化,大胆投身到非公有制经济中寻找挣钱多、收入高的行业就业。农民兄弟除了农业生产、家庭经营外,也走出家门,走出大山,进城务工,寻求更多机会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人们在富裕之后,对家庭财产和储蓄资金注重管理和投资,使城乡居民收入呈现了一个多渠道、多元化增长态势。统计资料显示:20__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达到13859元。其中:工薪收入为9019.4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5.1%。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达到983.2元、202.3元、3654.1元。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看,20__年,山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713.5元,比1992年增长8.8倍,年均增速为15.2%。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由1992年的31.1%上升到41.8%。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家庭性经营收入为1986.4元是1992年的5.05倍,占农民纯收入的48.5%,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此外,政策性因素也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3.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城乡居民参加社会保险人数屡创新高

近几年,省委、省政府把劳动保障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惠民工程,总体呈现出健康稳定的发展格局。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连创新高,20__年、20__年全省新增就业人员分别为42.6万人和45.3万人,20__年突破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6%以下;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逐年递增,目前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了571.5万人,农村参加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0.1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了441.8万人、312.15万人、260.99万人、148.34万人,其中农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75.16万人和93.71万人。20__年全省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了83.7%,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0.4%。

社会福利、救济工作成效显著。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逐年增多,全省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不断增加。总的看,这些年来,山西的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二)消费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渐趋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城乡居民生活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大大改观,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成果,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8806.6元,是1992年6.8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达到了3097.8元,是1992年6.3倍。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质量明显改善。

1.食品:营养型食品消费模式已基本形成

经济大发展极大地繁荣丰富了市场,食品供应花样翻新;牛奶成了日常消费品;五谷杂粮的身份超过了白面、大米,成了丰富百姓餐桌的“香饽饽”;面包、汉堡包等西餐也摆上了老百姓的饭桌;肉、禽、蛋、水产品充足供应。随着大棚技术的发展,新鲜蔬菜四季不断,南北水果四季飘香。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讲营养,讲均衡,讲科学,讲多样。家庭在外订餐、亲朋好友聚会用餐在酒店消费,已是常事。春节这个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举家吃年夜饭已成为饭店宾馆的最大商机,常常是提前爆满,供不应求。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__年全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8%,比1992年50.5%下降16.7个百分点,肉禽蛋水产品类已成为居民食品消费的第一大项。糖烟酒饮料类、干鲜瓜果类、糕点、奶及奶制品、蔬菜类食品消费占食品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居民在外饮食消费的次数也在不断的增加,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2.衣着:追求时尚,展现风格,超前意识增强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山西城乡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也开始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款式新颖。面料高档、名牌服装越来越受到居民青睐。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__年,城镇居民用于衣着消费支出达1137.7元,是1992年236.44元的4.8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1.2%。20__年农民用于衣着消费支出也达到276元,是1992年64.61元的4.3倍。这些数字里蕴藏着生活的巨大变化:从衣着来说,由于改革开放和服装市场繁荣,各类时装琳琅满目,品牌服饰专卖已成为质量信誉的象征,高档的质地和新颖的式样已成为人们衣着消费的亮点,个性、时尚的服装已成为年轻一代的追求风格。

3.耐用消费品:高档时尚,升级换代快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最大的变化是耐用消费品档次不断提高,家庭耐用消费品从无到有迅速增加,升级换代明显加快。一些新潮高档、功能齐全的产品,如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全自动洗衣机、空调器、影碟机、微波炉、液晶平板彩色电视机、数码相机、家用电脑等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选择。20__年,移动电话每百户拥有量为136.39部,而且已换代更新为功能更多、档次更高的手机;照相机每百户拥有量为26.24台,比20__年增长了33.63%。轿车作为家庭消费的新亮,走进城镇居民家庭生活,彰显出家庭生活的富裕和现代气息。20__年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每百户拥有量为8.40辆。是20__年的2.68倍,增长168.4%。家用电脑每百户20__年为6.23台,20__年增加到47.21台,年平均增速为133%。住房、电脑、汽车成为现代生活中的新“三大件”,成为城镇居民家庭追求的目标。

农村居民生活耐用消费品变化最大的是彩电、

洗衣机、冰箱、手机。20__年,平均每百户拥有冰箱23.05台,比20__年增长123.1%,移动电话78.81部,而在20__年,农村每百户移动电话为零,短短几年之间,一半以上农村居民拥有移动通信工具,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4.居住:居者有其屋,住房更加宽敞舒适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到位,城镇居民拥有一个成套、舒适和宽敞的住房终于由梦想变成了现实。1992年,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为9.93平方米。90年代后期,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大了对居住条件改善的投资。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7.5平方米,比1992年增加17.57平方米。增长了1.8倍。从发展的层次上来看,住房是家庭消费的大宗支出。经济条件好、收入高的家庭已不满足购买的福利房,而是投入积蓄购买环境好,面积大、设施齐全,服务好、装修一新的新居。有的甚至拥有了第二套住房。20__年城镇居民用于居住支出人均达到1250.9元。比1992年的60.66元增长19.6倍。农民人均住房消费支出20__年达到486.8元,比1992年的64.61元增长7.5倍。

5.医疗保健意识增强,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上升

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为城镇居民及时就医提供了有利保障。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镇居民自身保健意识逐渐增强,更加重视身体的保健调养。对保健器具、滋补保健品的需求不断增加。20__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达769.8元,总消费支出比重达8.76%,是1992年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24.4倍。20__年农村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210.3元,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6.7%,比1992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

6.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旅游消费成为热点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居民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已经到来。这不仅对居民消费的增长产生相应的刺激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更大的推动力,同时,也将会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旅游消费走进百姓生活。双休日、节假日的增多,收入的增加,为旅游消费提供了时间和资金的保障。城乡居民的旅游消费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7.注重精神文化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人们对知识需求日益增强,城乡居民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投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成为居民生活的新消费热点。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教育投资已成为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__年全省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消费人均支出1041.9元,是1992年的8.2倍。20__年农村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也在不断的增加。

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服务行业的发展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开始追求一些享受型生活。以上这些数据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山西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在下降,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在上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人民生活由温饱走向富裕。

四、对城乡居民收入、消费的展望

(一)目前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随着党的各项富民政策的逐步实施,山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快速的提高,但也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生活负担过重、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1.收入的增长落后于经济的增长

20__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6938.7亿元,与1992年的551.1亿元相比,按可比价计算平均年增速为11.8%左右,而这个时期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0%和5.5%左右,比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分别低5.8和6.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明显低于经济增速。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

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提高,可以说是改革不断深入的成果。但收入差距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1992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5:1,到20__年扩大为3.2: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3.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偏低

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居民消费与储蓄也相应增加。但相比之下,居民消费提升的速度远小于储蓄提升的速度,形成了“高储蓄、低消费”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1)传统思维的影响,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受到经济水平的限制,认为只有储蓄了才能消费,导致平均消费倾向偏低。(2)教育费用持续攀升大大强化了居民储蓄意愿,影响了居民消费倾向。(3)城乡居民住房投资支出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有着重要影响。(4)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失业、养老、医疗等影响,使人们对未来生活保障信心不足,消费意愿降低。

(二)对城乡居民生活变化趋势的展望

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响应党的号召,相继出台了多项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综合几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和有关部门在社会保障、养老等各方面有效政策的逐步落实,预计全省城乡居民生活方面在未来将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1.收入水平呈“阶梯式”上升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将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未来几年,山西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通过生态就业、产业就业、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等方式,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通过组织招聘、中介搭桥、网上职介等方式扩大就业,将提高工资性收入作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主渠道。这一期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将呈现为“阶梯式”增长态势,居民收入平均增速将保持在9%以上。

2.收入差距将有所缩小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将把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作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工作重点,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措施,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最低工资标准和拖欠工资情况的监管力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有效的保障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提高。

3.城乡居民医疗、教育负担将明显减轻,社会更加和谐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逐步建立完善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医疗保障制度来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合理拓展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城乡居民教育方面,全省将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随着国家、省、市、县各级财政资金向医疗、教育方面投入范围的扩大和资金的增多,城乡居民在医疗、教育方面的负担将会明显减轻。

4.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更加美化,精神文化更加丰富

“十一五”期间,全省在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将组织开展绿化美化等多个项目。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未来几年,全省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将更加美化,精神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站在新的起点展望山西的未来,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就一定能够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一定会崛起在山西这块充满生机的大地上!

上一篇:组织部组织科长事迹材料 下一篇:公司房屋租赁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