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与希望:关于《贫穷与变迁》

时间:2022-08-16 11:44:19

我们经常说“贫穷”,有时候恐怕也不甚了了。究竟“贫穷”是什么?它到底是一种物质匮乏的状态,还是一种匮乏者的心态?这不好回答,本书却尝试从香港新移民家庭中找出答案,既展示新移民家庭的贫穷困境,追溯造成如此现象的种种原因,也勾勒出新移民家庭成员的心理面貌,并思考他们的前景。

主编陈国贲是社会学家,而书中各篇的作者都是其学生,虽然本书充斥着许多理论剖析,但也引用了大量新移民家庭的个案并描绘得入木三分,让读者实在体会到,这些住在木板隔间房,承受家徒四壁或噪音和争吵声的家庭所面对的,不单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精神上的匮乏和孤单。而这一切全都是社会条件的产物,并非纯然个人际遇或者才干的结果。只有从这层面去了解“贫穷”,我们才可以更立体地明白低下阶层的真实生活。

香港社会的贫穷新移民家庭问题喧嚷了很久,坊间却鲜有书刊探讨这类问题背后的社会涵义。其实这些家庭结构也受到社会机制和经济转型的重大影响,比如通常是香港人丈夫或父亲,大多从事建筑及运输业等受经济转型及金融危机的遗害最深的低学历职业,他们经常将在社会上碰壁的怨气发泄在家人身上,尤其是新移民妻子身上;中年男性对子女的态度也比较消极沉默,而且不参与家务,不像内地妻子般,不单打理家务,还积极与儿女沟通,这是比较有趣的现象。

另一方面,书中讨论贫穷时,也指出了“能动性”的问题――作为移民的大陆妇女不单比较“能动”,而且更必须如此。这固然是因为她们离乡背井的缘故,另一个因素是作为其丈夫的中年男性,还抱守着传统的“男尊女卑”或“男主外,女主内”观念,令这些妇女更要积极谋求解决之道。正是这种不平衡关系,既促成家庭冲突和离异的结局,也间接地团结起原本互不认识的新移民“师奶”,希望从社区支持网络中获得情感和实质上的支持。

讨论这些家庭的生活,必定离不开他们的饮食,“再穷也要吃”这一章就贫穷移民家庭饮食作研究。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然而在贫穷移民家庭身上,更反映出一份对食物的坚持。这一章以郭太卖菜、卖水果和煮饭的过程作为例子,她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来卖菜,还要沿斜坡走路回家,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环节其实很辛劳,但她对下一代喜欢的饭菜从来没有怠慢。书中还以社会学研究看出贫穷家庭饮食不为人知的一面,一方面贫穷对饮食有致命的影响,低下阶层的饮食仅能以便宜、大量和饱肚为目的,只能照顾“必需品的品味”(taste of necessity)而非“奢侈和自由的品味”(taste of luxury and freedom),而这些家庭在食物方面的预算亦非常紧绌;但他们的饮食质素绝不比一般人差,这方面反映贫穷家庭并非一般想象中的匮乏,而是充满韧力和生机的。

关于这些家庭的报道不限于新移民太太,年前被媒体报道的卖帽少女郑金铃就是新移民家庭子女。她在得不到任天堂关于版权的回复后,就在街头摆卖马里奥叔叔帽子,希望赚得版权费的金钱,以建立自己的生意来帮补家计,却被控侵权。我们从这些例子中,既看出新移民家庭的积极一面,也看出他们在生活和实现理想方面的困境。我们再思考一下香港的主流意识型态――即“狮子山下”的奋发精神,便发觉现今社会的财富流动已大不如前,我们还可期望新移民家庭中能孕育出将来的李嘉诚吗?塑造昨日香港故事的环境已经改变了,今日香港人对新移民家庭的指责之所以有偏颇,或许是因为大多数香港人不愿接受昨日香港的成就是与冷战时代的国际格局和殖民地的特殊政策息息相关这一事实。

另一方面,今日的社会越来越复杂,而“贫穷”与精神健康的关系亦越来越明显,“精神・家・健康”这章即指出人的情绪既受个人生理及内在因素影响,同时也是社会建构的,人的情绪大多来自他人的刺激,这在新移民妇女身上尤其明显。而且作者亦引用对加拿大移民华人妇女的情绪研究,指出移居对女性情绪有着颇为显著的影响,亦告诉我们最触动她们情绪的,往往也是家人、子女和配偶。文章的结论是,移居与贫穷都是影响新移民妇女情绪及精神健康的相互因素。而社会对她们的标签,亦同样对下一代的精神状况造成伤害,成为一个成长的包袱。其实,穷人对于歧视性的“贫穷”标签的认同,会透过家庭环境及同辈目光遗传下去。香港号称国际都会,却未能免于“标签”作用,这确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对于“贫穷”,我们似乎有不尽的话要说,讨论不应囿限于个人勤奋或懒惰,经济变迁或社会转型等单纯的阐释,而且要了解贫穷问题就不能不接触他们的生活环境。或许本书没有深入研究促成贫穷新移民家庭惨状的结构性因素,这涉及太多的社会问题,作者们却以很多例子呈现出这些家庭生活的情况,对于思考贫富悬殊问题的读者,单从生活情况出发已带来很多启发意义了。

上一篇:[陈孔立]躲进小楼成一统 下一篇:程三国:理想国是“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