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庄园凤窝园庄园经济的中国新模式

时间:2022-04-10 12:16:24

玉溪庄园凤窝园庄园经济的中国新模式

综述篇 庄园经济的传承与创新

2013年美国当地时间6月7日至8日,中美两国元首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私人会谈,这在中美外交关系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习奥庄园会晤”引发世界目光对庄园经济的高度关注。

庄园经济历史悠久,15世纪起源于英国,20世纪中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的现代庄园经济,成功地改变了美国、荷兰、澳洲等国的农业经济状况,创造出了诸如美国新奇士橙、荷兰花卉等经济奇迹,从而带动了庄园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大力发展。

中世纪的欧洲战乱、纷争绵延不绝,庄园经济的出现给当时的农业及社会带来了稳定的发展,庄园的产物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经济共同体,也是一个自治的政治单位,内有耕地、公地、教堂、领主邸第与农奴住宅等。

现代庄园经济的发展产业多种多样,有专门以提供地方特色食品为特点的,如饮食类,生态观光、拓展训练、农业体验、养生、乡土文化娱乐、商贸旅游、商务等;有为全球市场提供高品质、多样性产品的,如法国的葡萄酒庄园,南美的咖啡庄园,日本的果蔬庄园,台湾的茶叶庄园等。

观察庄园经济不同的历史、不同的规模、不同的特色,可以发现,庄园的产品是多样化的,形式是灵活的,规模可大可小。走进每个庄园,虽然彼此特色迥异,但庄园的精神追求都高度统一。不管是对中世纪庄园的传承,还是现代庄园经济的创新,都体现了因地制宜,和谐与发展的精神,体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共生、共存、共赢和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地域辽阔,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如何发挥传统农业文化悠久、资源丰富多样、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庄园经济,并寻求新突破?“在经历了产品全面短缺、大宗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农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的前三个阶段之后,中国的农业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云南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宝华表示,“在这样一个阶段,农业的发展可能是由追求量的增长,到追求质的提高。这样的转变带来了庄园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发展庄园经济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如今,辽宁的旅游庄园、云南的玉溪庄园凤窝园、山西左权和榆次等地的生态庄园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中,玉溪庄园凤窝园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充分利用当地优良的自然资源,结合先进的有机种植技术和品牌营销理念,坚持有机烟叶为产业发展方向,带动区域内种殖业、养殖业的有机生产,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一套完整成熟的庄园经济模式。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农业承载着其它产业无法承载的社会需求、民族文化和人类情感,始终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有玉溪庄园凤窝园这样一些先驱者的品牌样本、经验和营销启示,庄园经济的未来之路日渐清晰。

案例篇 玉溪庄园凤窝园的有机农业创新样本

11月,冬日里的云南到处都是明晃晃的阳光。在距离玉溪市峨山县城35公里的彝族自然村寨凤窝,青山葱茏,溪流清澈,云层的投影在红土地上迅速漂移。这里地处东经102°、北纬24°,海拔1313米,是世界五大顶级烟叶产区之一。玉溪庄园凤窝园就位于这里。

自从2008年红塔集团遵循着几近苛刻的有机生产标准选中这块美丽的土地,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如今玉溪庄园凤窝园的有机种植制度已经形成,产品标准和控制体系健全,生态环境良好。在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赵鸭桥以及“云南庄园经济”课题组的专家学者看来,玉溪庄园凤窝园建园时间长、成果丰富、经验新颖,有机农业的品牌效应日渐凸显。

生态有机:玉溪庄园凤窝园的灵魂

50多年前,红塔集团在玉溪的一个小山脚下,开始了属于中国民族工业的传奇创业,之后提出了“烟田是第一车间”的理念。云南的太阳、高原的红土地、北纬24度……顺应这些天赋资源、自然优势,红塔开启了中国民族卷烟工业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曾经有人指出:“未来烟草行业的竞争,就是烟叶资源的竞争。拥有优质的烟叶生产基地和优质烟叶,是企业不可替代的战略优势”。

国外的农业经济充分利用地理条件、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发展庄园经济百年不衰,让红塔集团深受启发――法国的葡萄酒庄,有的有几百年的历史,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从而获得了持续的发展能力,像拉菲这样以葡萄庄园为根基的全球知名大品牌,可以成为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产品质量的代表。我们可不可以借鉴他们的模式,发展烟草庄园、打造烟草大品牌?

带着这样的思考,结合自身独有的优势,红塔集团开始探索烟草庄园发展模式。这既是为了满足“玉溪”高端卷烟品牌发展的需求,也是为了培育知名品牌,努力推动卷烟品牌结构优化升级。“什么是庄园经济?如何发展庄园经济?当时,庄园经济国内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和样本。一开始我们并不十分清楚,不知道从何下手。”玉溪庄园建设项目负责人回忆。

通过研究欧洲百年庄园的历史,研究日本、台湾等地区成熟的有机庄园运作模式,在学习借鉴国外葡萄酒庄和品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资深品牌的实际特色,红塔集团制定了“凸显生态优势、彰显原料特色、体现文化内涵、支撑品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编制了科学严谨的选址依据和建园模式,迈出了更加注重突出生态优势,更加注重体现品牌需求,更加注重彰显原料特色,更加注重实现高端引领的新步伐,率先在行业内进行了烟草庄园建设的探索。

“庄园经济是载体,生态有机是灵魂。”玉溪庄园建设项目负责人强调,这是红塔集团关于庄园建设的生态有机理念。

关于生态的标准,庄园在选址方面,要求地域在地球南北回归线附近,日照、降水、土壤等方面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不可复制的自然优势,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灌溉水质量都要达到严苛水平。另外有较长的种烟历史,烟农素质较高,对转变烟叶生产方式,提高烟叶价值有较好的接受能力。当时,玉溪庄园建设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来到凤窝,站在村头的大龙树下,放眼望去,农户的房舍坐落在山脚,白墙黑瓦,分布错落有致,沟渠在田间纵横交错,山泉水顺着山势而下,注入渠道里,滋养着池塘里的荷花。

关于有机的标准,在世界范围内观察,人类提高农畜产品的生产质量,经过“无公害”、“绿色”两个阶梯,从而达到“有机”生产阶段。红塔集团从上世纪80年代就率先把烟田作为第一车间,开创了烟叶种植和产品开发的互通桥梁,从源头上提供优质原料来打造一流的卷烟品牌。90年代,红塔集团开始生产无公害和绿色烟叶。相对而言,有机作为农畜产品质量的最高生产形式,比“无公害”、“绿色”有着更严苛的要求。

2008年,云南烟叶种植开启了一个新篇章。凤窝这个封闭的小山村凭借其保护完好、典型而独特的高原山涧小盆地自然风貌,被红塔集团选为了有机烟草的种植基地。

开创国内有机烟叶种植的先河

“以前不知道‘有机’是啥玩意,这几年从电视上知道了有机食品,才晓得自己每天吃的原来是让城里人羡慕的东西。更没想到的是如今又来了个有机烟,而且还被自己种上了。”对着郁郁葱葱的烟田,凤窝的村民如此感叹。

的确,在全社会及全球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呼吁烟草降焦减害的大背景、大趋势下,红塔集团从2008年开始探索有机烟叶的种植,以生产最优质有机烟叶为目标的玉溪庄园凤窝园应运而生,开创了国内有机烟叶种植的先河。

玉溪庄园建设项目负责人说,红塔集团有机烟叶种植遵循标准化和科学化相结合的原则,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机烟叶生产标准以及有关的技术、管理制度保障了整个生产过程有标可依,有章可循。对于生产过程的监管,覆盖了烟叶育苗到烟叶烘烤分级等全过程的监管;投入品监测,加大烟叶生产过程中所有投入品的监测力度;产品监控,对有机产品专车专运专储进行监控;第三方机构监督,由国内权威认证机构对有机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测监督。按照有机烟叶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的综合管理和全程的技术指导,构成了有机烟叶生产管理体系,保障了从一粒种子到一片烟叶全过程的真正有机。

作为集科技创新、有机烟叶生产、组织经营管理、文化宣传为一体的庄园,玉溪庄园凤窝园虽然“小而精”,但采取大面积的生态保护和小面积的种植开发建设方式,将生态控制、有机种植、有机养殖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化集成,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生共赢。

从选址、选种、育苗、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及采收后处理,有机生产的理念体现在玉溪庄园凤窝园生产的每个环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照有机生产的标准和要求,规范生产流程,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遵循自然规律,形成了以有机种植体系和有机养殖体系为主的“烟―牧―菌―沼”循环农业模式。

玉溪庄园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在遵循自然调节和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土地轮作,注重土地的休养生息,通过试验研究和调查分析,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水―旱”、“旱―旱”有机种植的轮作体系。通过两年一循环,三种农作物轮作的生产方式,做到了用地和养地相结合,休养生息,培肥土壤;同时阻断了病源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玉溪庄园建设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也是玉溪庄园独特的有机生产方式,以有机烟叶种植为中心,以有机种植模式为主,强调有机、安全、生态、无公害,实现农产品安全与提升优质烟叶保证能力相统一的全新模式。

“烟叶上的芯片”,玉溪庄园技术人员如此亲切地形容GAP全过程质量管理。玉溪庄园凤窝园从生产基地规划、种子选育与推广、育苗、移栽、种植、烟农户籍进行全过程记录管理和统一实施,产生过程采用GAP全过程质量管理,让烤烟种植更加专业与安全。同时,为保证有机生产完整性,有机烟叶生产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追溯体系,集团保持了可追踪的生产批号系统,基地保存了能追溯实际生产全过程的详细记录。每一批烟都有特定的生产批号,通过该生产批号可以直接追溯到基地,查询基地的生产可追溯到地块。

这些强大有力的技术保障,正是有机生产的关键。也正是因为这种近乎执拗的个性,与其他常规烟叶相比,玉溪庄园种植的烟叶,无农药残留,色泽金黄、油润醇香。

创新生产组织模式

“中国的乡村,曾是中国礼仪的发源地,也是传统伦理的根基,和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乡村的未来,比我们想象的,更需要大家的参与。”玉溪庄园建设项目负责人介绍,玉溪庄园凤窝园创新了生产组织模式,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品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组织模式,建立以有机烟叶生产为主、非烟有机农产品为辅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玉溪庄园凤窝园在生产过程中充分依托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生产技术体系建设、生物防治体系、生态、绿色、有机标准体系建设、机械化、自动化体系建设,促进凤窝庄园示范区的生产方式转变。

为充分发挥当地的生产力并实现规范管理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所有生产管理员是由公司在村内聘请,公司每年定期召开集团、公司、乡政府、农户几方的协调会。以庄园为依托,培训了一批懂技术、能生产、会经营、守诚信的有机烟叶生产职业烟农。烟农种烟享受到统一种植规划、统一机耕、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措施、统一植保、统一工场化烘烤的技术扶持与服务,享受到技术指导、生产管理、防灾减灾、气象预报的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种植过程中的有机肥等生产物资全部由集团免费提供。作物成熟后,由公司统一收割,统一收购。

事实证明,“品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组织模式,促进了凤窝生产组织形式的进步,促进了耕作制度的变革,促进了专业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凤窝村逐渐步入统一化、专业化的有机农业发展轨道,农业生产由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转变。

和云南大多数地方一样,凤窝为数众多的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种植烤烟。首先,农民把土地出租给玉溪庄园,农民不但不用承担农业种植风险,而且获得了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土地租金,获得了较好的现金收入。另一方面,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玉溪庄园按照农民的生产成果支付工资,农民又获得了第二笔收入。同时,农民在生产中使用的有机肥及机耕、烘烤等农业技术服务均由玉溪庄园公司统一免费提供,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玉溪庄园还邀请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免费对烤烟生产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促进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

通过统一经营土地,玉溪庄园凤窝园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发展。同时,凤窝村的发展也带动了周围村组的经济发展,形成综合经济效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农民的生产过程既在公司统一指导下进行生产,也有农民自主生产,在农民自主生产过程中,农民要严格按照有机生产要求进行生产,由企业在各个生产环节关键点上,进行质量控制并进行不定期检查。

玉溪庄园凤窝园“品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组织模式,把庄园的利益和农民的利益紧密的结合起来,实现农产品“品质-生态-效益”高度结合,有利于持续强化有机品牌的打造。

以品牌为导向

未来烟草行业和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加工行业的竞争,主要是原料的竞争。玉溪庄园凤窝园是一个以品牌为导向将庄园经济模式、有机烟叶种植和烟叶GAP管理模式有机结合,指向性强、安全、循环的烟叶生产体系,采取以专业化合作社为基础的庄园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了以庄园综合管理中心为核心的管理体系,负责庄园整体运行管理和与市场有效对接。

安全,生态,健康,环保。这是红塔集团以品牌为导向,按照产品需求,总结出的关于有机烟叶产品的生产理念。以有机烟叶生产为产业导向,形成以有机烟叶生产为主,种植有机生态高效作物为辅的多元化循环经济链,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玉溪庄园在有机烟叶种植管理机制方面设立专门的有机烟叶种植区、有机水稻轮作区、有机玉米示范区、有机蔬菜示范区,实行水稻、玉米、油菜、蔬菜与烤烟隔年水旱轮作的方式,土地在隔年轮种中休养生息300天以上。通过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积极发展养殖、经济作物及林果产业,延伸有机产业链,并大力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构建了以有机烟叶生产为主的“烟-果-畜-沼-菜”循环经济体系,使玉溪庄园凤窝园形成了以有机种植、有机养殖为生产主体的,与自然生态环境高效代谢、耦合的循环系统,实现了资源在循环利用中的永续增效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玉溪庄园建设项目负责人感慨地说:“一开始我们是为了一棵烟,但探索实践到现在,整个大农业都有机了,生产出的产品才真正有机!”

玉溪庄园凤窝园通过这些生态、绿色、有机的生产手段,打造有机品牌。凤窝有机品牌打造成功,意味着凤窝有机农产品能够实现经济效益质的飞跃,而且随着有机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品牌的成长,财富创造力还会进一步提升,庄园和农民都会从中获得成长性收益。

“廊桥饮涧村前溪,石榴花开户户门。蜂飞阡陌忙采蜜,风吹稻穗山色新。八月烤烟炉火旺,清香蜜润彝家人。”这是如今对凤窝村村容村貌的真实描绘。着眼于大农业,红塔在庄园建设的探索表明,紧紧围绕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玉溪庄园凤窝园的发展把有机品牌的打造贯穿于生产组织的全过程,按照“品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组织模式来组织农业生产。凤窝既是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也是红塔集团烟草庄园的示范区,更是生态、绿色、按照有机标准体系建设的示范区。玉溪庄园凤窝园是红塔集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凤窝庄园生态、有机品牌形象的确立,对红塔集团的品牌形象也是一种极大的促进。

启示篇 玉溪庄园凤窝园的六点启示

“发展庄园经济是实现生态友好型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中国社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志雄表示,庄园经济首要的就是把生态友好型生态技术利用作为前提,以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供给作为目标追求。生态生产方式是庄园的符号和标识,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是庄园的基因和灵魂,带动周边致富是庄园的社会承担和责任。

每个庄园的成长都有自己的一番辛苦,玉溪庄园就经历了从无到有,种植户的参与从被动到自发,从只关注有机烟草到建设玉溪庄园凤窝园有机循环经济体系。通过剖析玉溪庄园凤窝园这个先驱者、探索者的样本,可以清楚地看出,庄园经济可以为市场提供高品质、多样性的有机农畜产品,提升特色农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发展各具特色的农畜产业时,保护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彰显了有机特色产业的优势,有利于持续发展。

怎么把一个地方不太成熟的经济和市场进行有效整合分工?玉溪庄园凤窝园就是真实的案例,通过亚细亚生产方式即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的形式,实现偏远、小量、特色农产品跟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高端农产品和城市的高端消费的对接。

启示:

1.玉溪庄园凤窝园的经验表明,发展庄园经济一定要具备以下要素:保护、维护和不断促进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坚持有机农畜产品生产的质量标准和循环经济体系;品牌引领,带动和促进农业的转型;确保和促进庄园经济和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2.要想庄园经济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把农产品的生产和各种资源的开发以及文化、商品环境景观联动起来;注重庄园品牌建设、形象设计和传播;注重庄园、市场以及消费者的合作联动;注重加强产业融合精深加工。

3.玉溪庄园凤窝园的建设,通过“品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组织模式,创新了生产组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以有机烟叶生产为主、非烟有机农产品为辅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农业生产由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转变,促进了专业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4。对于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稀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的中国而言,在产业层面上,玉溪庄园凤窝园的实践证明:传统行业与朝阳产业的结合,将激发传统行业新的活力,开辟新的发展空间。玉溪庄园模式,形成以生产有机烟叶原料为主,非烟有机高效农产品为辅,非烟经济作物加工、观光农业为一体的多元化循环经济,开创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5.玉溪庄园凤窝园从一开始就把庄园的建设和发展融入到当地整个生产生活之中,以整个凤窝村及其周边村庄作为发展范围,以所有农副产品、林副产品、畜牧产品、村容村貌以及社区文化作为建设内容,以明显高于周边社区的生产收益作为经营标准,探索了一条多方共赢的发展道路。

6.市场经济就是竞争力经济,玉溪庄园凤窝园大力彰显其生态、有机和彝族文化的特色,将独特的区位、良好的生态、优越的气候和彝族的文化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容易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避免庄园经济建设中的同质化发展。

上一篇:所有失败最终都是人的失败 下一篇:沥青碎石形成离析带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