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4-10 11:22:09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

摘要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为全面了解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通过调查问卷、田间地头走访群众等形式广泛了解、听取意见,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为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提供指导。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348-02

1 景宁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农村土地流转快速发展,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12年12月,景宁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 820.8 hm2,土地流转率29.97%,土地流转在农业转型升级、规模经营、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城乡一体化推进、库区移民外出、下山脱贫农民持续增多、农村子女进城入学条件改善、鼓励农村富余人员向二、三产业发展等政策的实施,农村离乡人员越来越多,农村空置和闲置的土地持续增加,农村待流转的土地在不断增多。据调查,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县有22个乡镇(街道)、约163个村成片空置和闲置的土地451块,面积2 498.48 hm2,成片空置和闲置率达到35.28%,其中:水田(旱地)413块,面积2 073.48 hm2,开发土地38块,面积425.00 hm2,土地流转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流转机制缺失,制约土地流转的发展

目前,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以农户自发流转为多数,大部分通过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等直接流转,而且以中短期流转为主。通过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经济合作社等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有组织地流转较少[1]。在流转过程中,存在3个“没有统一”,即流转地块面积的确定没有统一手段,流转地块租金的确定没有统一标准,流转地块违约责任没有统一补偿办法,容易引发合同纠纷,从而导致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存在“三怕”:一怕面积被缩减。担心流转土地形状被改变后,面积四至不清,收回时面积变少;二怕租金兑付不及时。担心因业主经营不善、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不能按约定及时支付租金而影响正常的生活来源;三怕权属关系被改变。担心土地流转变成土地收回,失去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在流转过程中,大部分农户不愿意改变土地形状;租金的确定除城郊地段的一些流转以晚稻谷实物定量价格外,其他地块则主要以货币价格为主,没有充分考虑租金与物价波动的关系;而违约责任基本上没有补偿办法。

2.2 土地流转存在风险,抑制土地流转的进程

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用有限,医疗保险比例不高,社会救助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加之农村工业经济不发达,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有限;一些农户由于就业门路窄,技能单一,外出务工担心不稳定,考虑一旦返乡,能够随时恢复耕种承包土地;土地流转后也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配套措施等。加之一些农户小农意识强烈,抑制了土地集约经营的进程。

2.3 土地流转资金短缺,遏制土地流转的速度

目前建立的县级土地流转指导中心、乡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部分村土地流转服务站等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既没有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也没有办公场所,无法起到应有的宣传、牵头、组织、服务等作用;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没有为勘测、托管、包装等土地流转提供前期资金;土地流转后也没有为解除农民后顾之忧而建立的生活补助资金等[2]。

2.4 缺乏好的项目支撑,限制土地流转的规模

目前,农村地域面积虽然大,但大部分可耕作土地属于山垄田,坡度较高,比较难适应机械化耕作,这些土地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荒废,没有找到好的比较适宜的农业项目来开发,以致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流转的效益也比较低下,对农民流转土地利益驱动不大,利益导向机制失灵。

3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3.1 加强领导,完善组织

各级政府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配齐县、乡2级流转服务组织编制人员,扎实而有效的开展工作;尚未建立服务站的村依托村经济合作社及时建立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并配备熟悉本村土地情况的兼职人员开展工作[3-4]。

3.2 规范流程,有序推进

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能够、愿意、符合成片流转的土地,由村(居)经济合作社提出申请、乡镇(街道)政府审核、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立项。立项后的土地由乡镇(街道)政府(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或村(居)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实行托管。托管主体对被托管的土地做好前期工作。

3.2.1 勘量面积。通过社会中介组织等对本托管地块内的每块面积进行测量,做到户别清楚、四至明确、面积真实,原则上绘制图形一式数份保存。

3.2.2 确定价格。土地流转价格实行实物晚稻谷定量国家标价货币结算机制。

3.2.3 签订托管合同。由托管方与被托管方直接签订托管流转合同,托管流转合同签订后,由被托管方先行垫付租金。

3.2.4 包装项目。托管流转合同签订后由被托管方对托管土地进行整理、包装、打包、宣传等。

3.2.5 选商引资。经过包装后的托管土地由被托管方通过招租、竞标等方式选择引进工商资本等进行开发。

3.2.6 签订承包合同。最后由被托管方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以及工商资本业主等承包者签订承包流转合同。

3.3 政策促动,分步实施

政府对土地流转政策作适当的调整,由原来对流入方的奖励调整为对托管主体的扶持(流入方的奖励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予以继续支持),并提高扶持的力度和幅度。通过建立土地托管资金、土地托管运行资金、土地托管补助保险资金等方式加大土地流转扶持力度[5]。

3.4 项目包装,引进产业

被托管的土地经过乡镇(街道)政府(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或村(居)经济合作社整理、包装后,在产业政策扶持上予以倾斜,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上优先安排,农机、植保、营销等社会化服务合作组织,提供全程的社会化集约服务。

3.4.1 建立家庭农场。积极引导有资金、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接手托管的土地,开展规模经营,建立家庭农场。

3.4.2 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流转。围绕景宁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参与土地流转。

3.4.3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以租赁等形式流转农村土地。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联动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4.4 引进外地工商企业进行深度开发。对流转土地进行包装、打包等,召开全县土地流转推荐会、整村土地流转现场会等,通过中央以及省级报纸、电视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引进外地工商企业参与土地流转开发。

4 参考文献

[1] 夏玉芬,梁斌,郝敬京,等.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保定市为例[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27(3):40-42.

[2] 韦吉田.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创新发展现代农业[J].农村工作通讯,2012(15):40-41.

[3] 黎春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对策[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7):212-213.

[4] 刘开森.莆田市荔城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336,339.

[5] 于忠军.市场化加速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4):8-9.

上一篇:国内外植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现状研究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