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带我回老家

时间:2022-04-10 09:16:57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每年都有两个月的暑假,以往我不大爱回老家,觉得没意思。自从怀孕生子,更是有三年没在老家好好待过。这次,我带着2岁的宝宝回家过暑假,彻底改变了我对故乡的观感。于是,便有了——

从熟视无睹到重新发现

没有儿子以前,我暑假回家后基本就是宅在家里,看电视吹空调。儿子可不吃我这一套,眼睛一睁就喊“出去玩”,饭碗一撂就吵着“去散步”。我只好带着他满世界转悠,一个来月,把小县城的角角落落都走了一个遍。

这一走才发现,家乡变化还真不小哪。这边修了一条颇为壮观的滨河大道,那厢边建了一个水上公园。这些地方都是儿子的最爱,在廊桥边看叔叔爷爷钓鱼、玩沙子,在滨河大道看船。儿子的活动范围由在上海时社区的小公园扩大到整个县城,天地无限宽广啊。

而对我来说,每天沿着新修的孔庙一路往南,过鼓楼至文昌塔,带儿子兜兜转转,自己心里也充满一种重新发现的快乐,既熟悉又陌生。从前念书的地方,从前游荡的小巷子,从前留恋的小卖铺,懵懂的儿子牵着我的手,再一次细细走过。

从独来独往到自来熟

从前我不高兴回老家,另一个原因是儿时的伙伴都已长大,物是人非事事休。如今儿时的伙伴也都有了孩子,孩子们大多又送回老人这里抚养,因为这些新的生命,家里的大院忽然再度热闹起来。再次证明,孩子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佳信使和剂。

天气太热的午后或下雨时,儿子就在大院子里到处蹿。要么去隔壁的小妹妹家偷吃妈妈不许吃的蛋糕,然后再拼命摇一摇小妹妹的小摇床;要么去底楼有小花园的大奶奶家,用小铲子挖土,喂鸡妈妈,抓小乌龟。也许是因为有十几年的情谊打底,一切都是那么随意而温暖。

从物产不丰到真新鲜真有机

以前,我常埋怨老家物产不丰,尤其水果少,这回我才发现可以给儿子提供的新鲜吃食还真不少。譬如说莲蓬,鲜嫩嫩活泼泼的,1元钱5支,还飘着荷花特有的清香,我在上海买过一回,好像是5块钱1只呢。再说葡萄,蒙着白霜剪下,还是小时候熟悉的那个酸甜味,不似城郊的改良品种,齁甜齁甜,仰或一提起来就一颗颗噗噗噗地往下掉。还有菱角,乡下姑奶奶家小河里就放了许多,姑奶奶在小盆里采,儿子坐在岸边吃,那才是真正新鲜哪。

在城市生活,最苦恼的是菜蔬贵且不新鲜,老家地处长江沿岸,是农业县,蔬菜自然是又新鲜还便宜。早上太阳刚起,儿子就屁颠屁颠跟在外婆屁股后面去菜市场,沿小马路的露天菜摊麻溜排开,小马路上飘着各种蔬菜的清香。我也很喜欢带他去兜兜转转,认识各种蔬菜,儿子从爱逛超市变成了爱逛菜市场。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

1. 在此,我并非要讨论究竟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哪儿更适合孩子。我只是觉得很诧异,难不成儿子给了我一双有魔力的眼睛,让我重新打量自己的家?听我妈妈说,家里的旧城改造已经实施了一年多了,之前的我怎么就没发现?再比如,蔬菜瓜果,那都是在我眼前的,伸手便得的,有了儿子,我才会留意起来了吧。

2. 什么是孩子需要的,这也是我重新思考的问题。儿子还小,除了有次得了肺炎屡屡去市区的儿童医院看病,还不曾感受城市的繁华,室内游乐场、早教中心、玩具城,他都还没涉足。 上海很大,可是对一个2岁的孩子来说很小,县城很小,但可以去的地方更多,所以很大。

上一篇:产后脱发小良方 下一篇:红利变化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供给管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