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堂是最理想的课堂等

时间:2022-04-10 05:34:23

什么样的课堂是最理想的课堂等

什么样的课堂是最理想的课堂

吴亮奎

当下,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应实现从“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然而,何谓“教的课堂”,何谓“学的课堂”?“教”和“学”能分离吗?《学记》中就有“教学半”之说。把“教”与“学”机械地分开会有多大的效果呢?

单纯强调“学的课堂”是否就是一种创新?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场域,从教育发展史的角度看,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课堂曾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我国封建时代称课堂为“学堂”,就重视了学生自学的重要意义。可见,“对学的重视”并非现代观念,中国自古就有,只是中国传统学堂的学还是依赖于老师的教,老师教在前,学生学在后。《学记》中说“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是中国传统教育观的科学性的生动写照。

理想的课堂不在于以怎样的形式组织教学。而在于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心智是否和谐,教学是否有效果。如果硬要在“教的课堂”与“学的课堂”之间划出一条界线,那么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也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教师的启发诱导。如果丢弃了这个前提,只会让教师与学生都不知所措。(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10日)

深度课堂就是繁、难、深的课堂吗

刘 莉

上述论题实质隐含着这样一个观点:儿童数学是简单的数学,是小儿科的数学。儿童数学要想走向深刻,就必须超越现有教材对内容进行深度拓展和挖掘。那么,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是否真的简单?“学习内容”的简单是否意味着“学习”本身无法深刻?

比之于知识更丰富、系统更完备的高年级数学,儿童数学是质性的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更加接近数学教育内核的数学,这个内核,不是计算技能,不是知识堆积,而是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这个角度看,小学数学其实拥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因此,教师只要能从条分缕析的知识体系中跳离出来,从一个个知识点中看到隐藏在其后的学科的本质的、朴素的思想方法,把数学教学放在思想与意义的长河中。那么,数学教学就一定会于简单之处见深刻,平常之处展博远,课也就因此显得有厚度。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深刻课堂不是难度课堂,也不是少数学生才能领略的课堂。相反,它是日常的、“具有学科的本质意义”的课堂,符合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摘自《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第10期)

教师要具备怎样

的教学智慧

胡 平

1.教师要具备及时捕捉信息、果断决策的智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动态的及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信息都会不间断地并且不经意地传递给教师和学生,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有些是教师可以事先在备课中预设到的,但更多的可能是教师无法预设的,关键是教师要能及时捕捉到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并且利用好这些信息,及时地做出决策来灵活展开教学活动。

2.教师要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在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超越的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吸取他人的智慧,形成对问题的一系列新认识”。因此,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点拨者。

3.教师要具备随机应变、化解矛盾的智慧。互动生成的课堂,使教师未预设的问题出现的几率增大了。在这样的课堂上,需要教师有相机行事,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有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适当的措施化解问题的智慧。(摘自《小学数学教育》2007年第9期)

上一篇:画蛇何必添足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