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文化的记忆

时间:2022-04-09 10:38:10

唤醒文化的记忆

在新闻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办报需要新思路,需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开拓进取,不断地满足广大读者的口味。《安阳日报》在用新闻眼光挖掘地方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受到了同仁与广大读者的好评。

2006年3月8日《安阳日报》推出了《往事安阳》专版。《往事安阳》就是记述安阳在历史上的名人故事和名胜古迹,以及可以记录安阳历史变迁和发展的人和事。有了这么一个“本土化”的名字,毋庸置疑,这个专版所反映的内容也应该是“本土化”的。围绕这一思路,我们联想到安阳最有代表性的人文资源――殷墟、甲骨文、周文王、岳飞、韩琦等,这是安阳文化的“独家”资源,且富有历史色彩。报社领导认为,这一专版应该成为《安阳日报》的一大亮点,应该用浓墨重彩来解读安阳的厚重历史和弘扬古城的优秀文化。

初办这个栏目时,我们倡导的是让记者走进历史深处,回到历史现场,用今天的眼光进行审视解读,然后再回到今天,贯通古今。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写就了一篇又一篇文章。这些精品见诸报端后,在读者中间可以说是好评连连。

把散落的珍珠穿成项链

安阳,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翻开我们安阳的文化档案,可以发现其文化的底蕴是何其深。在安阳这块土地上,有体现二万五千年前原始人洞穴的“小南海文化”,后冈的仰韶、龙山、小屯三层文化的地层叠压,四千多年前的颛顼、帝喾纪念陵。在古都安阳,人们可以找回对中国古代朝野的深刻记忆:全国第一个甲骨文档案库、青铜器之冠――司母戊鼎、第一位女将军妇好的墓葬、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的陵园――袁林、第一座国家监狱――里城、号称“河朔第一古刹”的灵泉寺、西门大夫庙记石碑和人称“四绝”的宋代昼锦堂记碑、后周文峰塔、唐代修定寺塔、宋代明福寺塔,明清古建筑群府城隍庙、高阁寺、岳飞庙、古城角、钟楼等。这些遗迹都在中国历史博大的胸怀中闪烁着光芒,成为古都安阳的历史印章。

这是一份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这些“宝藏”对当地老百姓来讲,有一种自然的亲和力,可是这些文化资源在新闻传媒上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在当地,百姓们说起名胜古迹时都是津津乐道,但如果要详细地叙述,却都是一知半解。更有些人对名录也知之甚少。我们报人理应借助文化遗产的“东风”,依靠浓烈的文化气息,把散落的珍珠穿成精美的项链。

为办好这个专版,报社领导多次指示,部室也多次召开专题讨论会,将名人故事、名胜古迹等进行挨个排队。同时,记者还到文化、文物、旅游、档案等部门寻找线索。在做这项工作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几乎所有联系到的人都对报社的这一策划给予了高度评价。许多人表示,作为古都安阳人,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家乡历史文化的皮毛,还要从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视角、更广的范畴来挖掘、收集、了解、传播直至发扬光大安阳的文化,用这张充满历史底蕴的“名片”来推介安阳,同时也为安阳留下一部厚重的史料。不少人还补充了一些我们没有想到的内容,有的人还专门打来电话或专门来到报社和我们详细谈各方面的情况。当时我们所有参与策划的人都为之感动,我们的这次选题选到了大家的心坎上。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如何把好的选题做好,就成了我们思考的一件大事。

我们按照历史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建筑、名吃、风景等类别,从各个相关部门收集了大量素材,然后再按照县区进行划分,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有价值的题材。

记者的深度毕竟是有限的,同时我们的知识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往事安阳》是一档专业性很强的栏目,史料要求准确、翔实。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又和安阳市志办、党史办以及高等院校历史系的专家学者紧密结合,力争写出来的每一篇文章都真实、详尽,内容不遗漏,观点不偏颇。

时下,我们已经刊发80多个专版,有读者称这是一条贯穿古今的精美项链。通过一番尝试,我们惊奇地发现,经过我们艰苦的努力,的确挖出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往事安阳》专版对安阳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清理了安阳文化的家底,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记者扮演导游解说员的角色

媒体有多项功能,可以传达告诉人们一些刚发生的较重大的事件,也可以加强人们对社会、对历史的认知,促进社会的交流。由于历史悠久,很多历史遗存被破坏了、找不到了,甚至被遗忘了。那么开辟《往事安阳》这个专版,尽可能用新闻的敏感和慧眼,用新闻的特殊视角和表达方式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就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

如何不让读者感到文章生涩枯燥无味呢?在写作方式上记者大胆创新,每篇文章前面加上数百字的引言,记者将读者引入文中,然后再慢慢地叙述。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说,读者如游人一样来到旅游景点,记者犹如景点的导游解说员,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转换,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不时地加入记者的述评,增强文章的视觉效果,让旅游景点和名人活起来;增强了可读性,让读者读起来有滋有味,如身临其境一般。

《往事安阳》栏目是报社领导经过精心筹划部署才推出的一个全新大型专题栏目,是我市文化兴市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打响第一炮相当重要。我们选取了安阳古代久负盛名的“景”作为开篇之作。“景”在安阳称得上人人知晓,但这些曾经灿烂过的景观到底是什么样却又都说不上来。我们选择这一题材,就是要勾起安阳人对过往的回忆。采访过程中我们不仅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还采访了数名专家,并冒雪赶到“景”的遗址实地采访。在写作手法上我们也进行了大胆创新,开头的引言意境悠远,文笔优美,亦古亦今,与主题思想环环相扣,形散而神不散。正文时叙时议,观点交叉碰撞,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安阳过往的情态。2006年3月8日,《往事安阳》的第一篇《安阳古代景探寻》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文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许多读者打来电话索要报纸,并询问下一期的发表内容,有的读者还把每篇文章都精心收藏起来,作为一笔珍贵的资料。他们的支持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肯定,但更是一种鞭策。

我们认为写《往事安阳》专版文章,要用新闻视点来贯穿始终,大胆借用全新的手法。文章写作不是文学,但是用了文学的手法;也不是纯粹的新闻通讯,但是也用了新闻通讯的写作手法;不是史学,但是写了大量的历史事件。运用这种几不像的写作方法,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认为这种积极的探索是很有价值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往事安阳》起的作用,是史学家达不到的,报纸用读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将历史展现给现代人,这个功劳我们觉得是报人的巨大贡献。

比如在《袁世凯与安阳》这篇文章中记者这样写道: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有名的反面形象,白脸。学生时代的历史课就给人留下了袁世凯是拉着历史车轮倒退之人这一形象,倒也是根深蒂固……2006年3月的一天,记者又一次走进了袁林。袁林现在是安阳市博物馆所在地,也是我市的一处旅游景点。可能是因为季节的因素,那一天袁林内的人很是稀少。沿着照壁前新建的神道一路向北,空旷的石板路上只听得见我一个人寂寞的脚步声。生前繁华享尽、呼风唤雨的袁世凯,不知是否预料到身后会这般寂寥?

亦古亦今,有实景有感悟,而且把记者融入其中,更让读者增加了一分亲近,语言不似通常刚性的新闻语言,而是更显柔美、抒情。文章见报后有读者打来电话说,文风很清新,感觉就像你们记者领着我们在旅游。

古为今用。读史使人明智。我们挖掘、发现这些东西干什么?就是为今天所用。任何一尊雕像、一座高楼都需要基石。我们当地有如此之厚的文化积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和谐安阳,就需要打下深厚的文化根基。我们《往事安阳》专版所做的工作,就是对我们的文化基石进行重新整理和装修,让其光芒重现。很多东西过去在我的脑海里只是存个“目录”,看了这些报道后,历史在人们的心中生动鲜活了起来。

读了《往事安阳》,可以启迪人的思想,让人通过阅读,感受历史而心胸开阔,明辨是非,充满自信。回顾历史可以让人发现,安阳文化具有一种辐射性,其文化的辐射力和穿透性极强。

唤醒人们的文化感觉

阅读《往事安阳》,读者感觉它唤醒了沉睡的文化记忆和文化感觉。殷商大地的文化太丰厚了,丰厚得让大家浑然不觉,有许多人都不当回事,坐拥文化资源却忽略了这些珍贵的东西的存在,而《往事安阳》唤醒了这部分人,使他们感觉凭着这些家底可以自豪和骄傲。

对于生活在安阳的人和对安阳历史文化有所了解的人来说,《往事安阳》专版让人看出了新意,以前没有了解安阳历史文化的人,则可通过这一扇窗户,领略安阳的历史文化。

一个地方最有特色的东西是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建筑、饮食、风土人情……但通过近两年来《往事安阳》专版的运行,我们深深地感到,永远挖掘不完,历久弥新的文化才是一个城市的精髓与灵魂,才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也是其他城市学之不来的独特之处。而我们作为记者,作为记录时代的人,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独特的、不被人了解、不被人熟知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让那些曾经的辉煌以新闻记者的视角散发出新的魅力,引发更多人的关注与思考。

《往事安阳》发稿80余篇,在全市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而让我们欣慰的是,许多普通的安阳市民开始自觉地留意、探寻身边的安阳往事,并积极踊跃地给我们提供线索。更有许多安阳的读者给我们出主意,建议我们将《往事安阳》的每一篇文章收录成册,可以作为礼品送给外地的朋友。此设想的确很好,若真正能成为现实,也可以说我们新闻工作者为安阳的厚重文化增添了一份礼品。回过头来看,可以说通过我们的努力,一部分安阳人的文化意识、文化感觉已经被唤醒,并开始主动地用自己的力量留下安阳的印记,这应该是我们取得的最大成绩。

将昨天、今天交织在一起,厚重历史,又标新立异――这既是一种历史的文化,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和追求;既是安阳历史文化的灵魂,也是这一专版的神韵。

(作者为安阳日报社专题新闻部主任)

编校:施 宇

上一篇:简论网络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下一篇:英美报刊传播对当代英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