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大众传媒时代的“奴”

时间:2022-04-09 10:12:34

解析大众传媒时代的“奴”

摘要:随着“卡奴”的出现,面临多重压力的人们对“奴”产生了共鸣,几年时间产生了大量的“奴”,大有泛化之势。“奴”出现在名词性、动词性及形容词性成分后面,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功能,有“为某物所累的人”或“从事某一职业的人”的范畴义,具有相对固定的位置。从“能产性”、“定位性”、“意义虚化”等角度来看,“奴”已经异化,正在向词尾演变。

关键词:奴 泛化 异化

“奴”的基本用法

“奴”,《说文解字・女部》解释为:“奴、婢皆古之人也。”《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丧失人身自由,为主人从事无偿劳动的人。”《广韵・模韵》则解释为:“奴,人之下也。”

“奴”在古代汉语里可以独立使用,可以构成双音节词“匈奴”等,可以是女性自称“奴”、“奴家”,也作为人的名字,如鹰击将军赵破奴。另外,“奴”,往往与“奴隶”、“奴役”义紧密联系,经常作为语素构成双音节词,且多处于前位,如奴才、奴隶、奴婢、奴仆、奴性、奴役、奴化等,也有多音节词,如亡国奴、守财奴、奴颜婢膝。

如今,奴隶社会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奴”作为语素反倒活跃起来,在词汇构成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出现了大量“奴”结构。

大众传媒时代“奴”的新面貌

“奴”常紧跟在别的语素后面构成“×奴”结构,其中以跟在单音节名词性语素后面为常见。

大众传媒时代“奴”的出现。随着2007年“卡奴”一词在台湾出现,随之而来的是来势汹涌的“房奴”和继之而来的“车奴”。除了“卡奴”、“房奴”、“车奴”外,“奴”常常紧跟在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性语素后面构成类似的双音节名词,如:

孩奴:然而当不当“房奴”、“车奴”,还有选择余地,“孩奴”却是绝对的“刚性需求”。(新华网,2010.1.18)

墓奴:到了“墓奴”时代,那么,“墓奴”的情况又是咋样的?(四川新闻网,2010.11.3)

坟奴:可悲的不是“坟奴”而是做不起“坟奴”。……难以高攀的殡葬价格又催生了一个网络热词――坟奴。(四川新闻网,2010.11.3)

钱奴:所以只好拼了命写东西挣钱……按照现在时尚的说法,那时候估计也该是个不折不扣的“钱奴”了。(中华会计网,2010.1.20)

“奴”前面的名词性语素是群体所涉及的对象,在此表明人们对其的无奈。除了实实在在的物品外,抽象的名词性语素也可以与“奴”结合,如:

节奴:面对节日巨大的开支,年轻白领叫苦不迭地称自己继“房奴”“卡奴”“孩奴”后,又成为新一代的“节奴”。(《华西都市报》,2010.2.23)

大众传媒时代“奴”的风行。在各种压力汇集的今天,人们调侃自己,凡是面对不愿接受的对象、处境时都可以自称“奴”,从而带来了大量的“奴”。

“奴”字可以出现在动词性语素后面,如考奴、教奴、装奴、团奴;可以出现在形容词后面,如老奴、白奴;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可以紧跟在双音节词后面,如发票奴、租房奴、上班奴。随着运用的普遍,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小说、电视剧、歌曲都有取名为“奴”的,如小说《鸟奴》、《梦奴》、《寝奴》、《秋奴》、《网奴》,电视剧《推奴》,歌曲《情奴》,电影《爱奴》,网站有文奴网,软件有词奴,等等。

“奴”的异化及社会原因分析

“奴”的异化――与“奴隶”之“奴”的异同。奴隶社会的“奴”是受到奴隶主剥削、压迫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他们的劳动成果属于奴隶主。奴隶,是一种身份,指处于阶级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在大众传媒时代,“奴”的身份发生了异化,不再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而是各种事物的“奴”,如“卡奴”、“房奴”、“车奴”。一篇叫《做“卡族”不做“卡奴”》的文章写道:甚至有不良信用记录等问题,从而成为信用卡的“奴隶”。①“卡”、“房”、“车”都不具备社会自觉性,属于人所支配的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下,物不为人所用,反而支配人、限制人,人成为物的奴隶。

“孩奴”的出现使“奴”结构有了新解。“孩奴”不是孩子的奴隶,也不是儿童奴隶,而是为了孩子而有压力的父母。winnie的博文《奴隶的幸福生活》写道:“老奴,至少证明你父母健在。”②此处的“老奴”是“因为老人而有压力的人”,也不能按照惯例理解为“老年奴隶”。

“孩奴”理解为“因为孩子而有压力的人”,“老奴”理解为“因为老人而有压力的人”,那么,其他的“奴”能不能也作如是解?我们先来看“卡奴”。“卡奴”指两种人:一种是每月都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为信用卡还款的人,这类人又称“卡债族”;另一种是指钱包里全是卡,生活被卡控制的人,这类人又称为“城市定向运动者”。这样看来,“卡的奴隶”实际上是“生活被卡影响的人”;“房的奴隶”、“车的奴隶”本质上也是因为房、因为车而处于窘境的人。以至于“情奴”、“节奴”、“礼奴”也可以这样理解。“奴”前面的成分是这一群体关照的具体对象,框定了群体的范围和身份。特别是“奴”可以出现在动词性成分后面,动词性成分不可能成为独立的个体,没有所属权,如果把“考奴”看做“考试的奴隶”,这一定中结构不能理解为领属关系,不如理解为“生活因考试所累的人”;“上班奴”不能说是“上班的奴隶”,只能理解为“因上班而影响身心的人”;“教奴”、“装奴”、“团奴”、“发票奴”、“租房奴”也一样,“奴”应该理解为“为某物所累的人”。这些“奴”不受奴隶主役使,享受劳动成果的也正是他们自己,此“奴”与历史上的“奴隶”已经发生了本质区别,“奴”已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存在状态。

“奴”的社会原因分析。大众传媒时代,人们面对多重压力,有就业方面的、工作方面的,也有生活方面的。收入悬殊、物价飞涨、诚信缺失、信仰危机,工作关系微妙、人际关系淡漠、安全感缺乏、幸福感降低,一副副沉重的担子,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处于渴求状态。为了生活,不少人不分昼夜地奔波,面对各种责难忍气吞声,就像被困在机器上的玩偶,原本不愿做的、不敢做的都硬着头皮去做,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某些人一掷千金,也有人生活在温饱线下,人们津津乐道的“富二代”和“官二代”,既是讽刺的对象,也是羡慕的偶像,甚至有人出现了仇富心理。人们在自我定位迷茫、自我价值否定、对某些现象无可奈何时,“奴”出现了。“奴”一出现,就迎合了大众心理,在人们心里产生了共鸣,在自嘲的同时有一种宣泄的,短短几年时间,便风靡全国。

“奴”的词尾化

“奴”的泛化。“车奴”、“卡奴”、“白奴”、“上班奴”在压力面前喘不过气来,而随着使用渐趋习惯,“奴”的自由意味增强,被迫意味淡化,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只要是面对不喜欢的,都可以称为“奴”,如:

菜奴:在如今的高菜价面前,“菜奴”应运而生。(《郑州晚报》,2010.11.5)

装奴:“精”装修,学会四大秘笈避免做“装奴”。(《贵阳晚报》,2010.12.3)

不但如此,沉溺在某种嗜好面前,也可以用“奴”,如:

狗奴:看着别人穿着马甲带着眼镜的狗狗神气活现,你养的小狗狗又脏又丑,当然也要去比比了。(中华会计网,2010.1.20)

可以表明从事某种职业:

网奴:网奴是一群在网络界工作,被网络现实环境所奴役的人。(百度知道)

靴奴:他们的工作就是帮人穿靴子,照理靴子……满足穿靴子的人的任何愿望。(百度知道)

《奴隶的幸福生活》中说:“现今产生了N种奴隶,什么房奴、车奴、老奴、孩奴、节奴,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奴,而且这些奴还是集N种身份于一身。虽然奴隶这个词是贬义,但是不怎么觉得被这样称呼的人不幸福或者受虐待,因为大家都在享受着做奴隶。”③“奴”已经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存在状态,面对一种压力是一种“奴”,面对几种压力就汇集几种“奴”于一身,有压力处皆有“奴”,以至于各种“奴”在网络、报纸、杂志上迅速蔓延,充斥在大街小巷,敲打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奴”的迅速传播,与大众传媒时代的信息化高度发达有关,网络文化的自由与快捷再一次得到体现。我们发现,“奴”的使用主要在网络上和报刊上,这些载体都在最新最快地传递着“奴”的信息。

“奴”正在词尾化

从今天语言学界对词尾的划定标准看,是否具有能产性、定位性、意义虚化等是“奴”是否具有词尾作用的相应的条件。

能产性:从“卡奴”出现后大量的“奴”紧随其后,我们有理由认为,“奴”的能产性很高。从“奴”的现有发展可见,只要人们需要,大量的“奴”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定位性:不管与名词性、动词性还是形容词性成分或者是双音节成分结合,“奴”的位置都是处于后面,结构序列是“NP+奴”、“VP+奴”、“ADJ+奴”,出现的位置是固定的。

意义半虚化:“奴”在此有范畴义,在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及形容词性成分后面,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表示属于“为某物所累的人”或“从事某一职业的人”这一类型,具有一种较为泛化的类推意义。“奴”构成的结构与“‘所’字结构”、“‘者’字结构”、“‘的’字结构”的语法功能相类似,我们是否可以称之为“‘奴’字结构”。“奴”的语义已经开始虚化,与“奴隶”的“奴”不同,特别是小说、电影、电视剧、歌曲、网站、软件、博客等都可以称为“奴”,“奴”的实词义正在消失。

有人把“奴”与“族”、“者”并提,卡奴,也称为“卡债族”,或“城市定向运动者”,《做“卡族” 不做“卡奴”》(金羊网2010.11.30)、《“菜奴族”借定投赚补贴》(《第一财经日报》2010.12.6)。

以上几个例子,或“奴”与“族”并提,在人们肯定两者之间差异的同时,我们也看见了它们的共性;或者两者连用,说明在此阶段“奴”的实词性比“族”的更强;这正是“奴”词缀化过程中的表现,文子在博客中预言,将来还会有“衣奴”、“家电奴”④。“奴”在将来还会更高频地出现,随着现代汉语的蓬勃发展,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可能会增加一个词尾。

注 释:

①2010年11月30日金羊网刊登了标题为《做“卡族”不做“卡奴”》的文章提到:甚至不良信用记录等问题,从而成为信用卡的“奴隶”。

②③Winnie在2010年5月12日写下博文《奴隶的幸福生活》。

④文子的博客在2010年12月5日写到:房奴、车奴、菜奴这些还只是开始,不知道再发展我们会不会成为“衣奴”、“家电奴”什么的。

参考文献:

1.曾立英:《现代汉语类词缀的定量与定性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8(4)。

2.吕叔湘:《汉语语法发现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董秀芳:《汉语词缀的性质与汉语词法特点》,《汉语学习》,2005(6)。

5.赵元任著,吕叔湘翻译:《汉语口语语法(1968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作者为西南大学文献所在读博士生,贵州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师,副教授)

编校:赵 亮

上一篇:另眼相看收视率 下一篇:隐私权和新闻自由的冲突与协调